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海外教学
编号:10335025
骨牌效应调气法理论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7日 清阳客栈
     调气法与临床应用的研究,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方法,随着科学的发展,重新提出讨论,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因调气法,蕴涵着多层的边缘科学,例如,物理科学、化学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并且从中取得了与现代医学结合的媒介。

    调气法与临床应用的研究,首先要研究气的生成、气的变化、气的作用。

    一、气的生成

    对于调气的研究,首先应了解气的生成。

    传统医学在两千年前,就已提出“血为气母”、“气为血帅”之论点。但是,如何理解?从物质科学的理论中,有物质与反物质的问题。反物质是因物质的运动及发生变化时形成的,换言之,反物质是物质的能量。那么,依现今科学的解释:血是物质,血的变化是生气之原,气是血的反物质,是能量,因此气有推动水谷精微生化为血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动力。而血又如何生成气?是消化,是细胞的吞吐功能。由此看来,传统文化所说的“气”,与现代医学的细胞学,有着密切的关联。
, 百拇医药
    现代医学早已确认了细胞的吞吐功能,只是没有对吞吐功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细胞的吞吐功能,是物质转化为能量及生成气的根本,“吞”是吸收细胞周围的能量,“吐”则是把细胞内的精微物质幅射、释放到细胞外,是增加了细胞周围的能量,因此,我们认识到:⑴细胞周围是空间。⑵细胞内物质吐出,是物质的精微物质生成,是能量,传统文化称为气。⑶能量是游离在人体的空间中,因此,气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细胞的吞吐功能,正是传统中医气为血帅的生成理论。人体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又是生成气的主要根本。故在中医理论中,有各种气的名称,例如元气、胃气、脾气、肝气、宗气等等之气。

    二、气的变化

    气在无形中,故气无形无象且威力无穷。《内经》言:“气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又言:“气为血帅”。气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气速行为风,气缓生粒;气热散之,气寒凝之;气形物生,气聚物死;物之变为气,气之动则变物。由此看来,气性不仅是多变的,也可以通过方法来改变其气性。
, 百拇医药
    三、气的作用

    研究调气法的应用,必须明了气的作用。人体是一个动力的整体,动力的来源是气。从整体动力学来看,原动力在会阴区,传统医学称为元气,修练者有丹田气之称,是任督二脉运行之原,也是中医整体治疗理论的基础。尤其是治疗久病与一些顽固疑难疾病,皆需借用元气的力量,来推动气血的运行。治疗是如何应用元气的作用呢?

    治疗一般性的疾病,要有三股力量,即是中医基础理论所谈的助我、我行与我生的问题。助我即是五行中的生我,我行是自动,我生是五行中的生化,换言之,助我、我行与我生就是应用推、动、散三股不同的力量,来恢复细胞的运行。《伤寒论》之太阳篇,就是应用了推、动、散来击活各处细胞为主要的方法,传统方剂中,也有许多是应用了推、动、散的作用。例如,清·王清仁的黄耆五物汤,是借助了补元化郁的作用,补中益气汤是借助了补元增气的作用,大、小柴胡汤都是应用了推、动、散的作用等等。

    四、调气法是改变其气性
, 百拇医药
    气是多变性的,调气时必知其然,知其然者乃为上功。

    调气法便是要改变其气性,例如,气缓者,加速气行;气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凉者,热之,然后再以推、动、散的力量助之。问题是,推,要有来源,动,要有力量,散,要有出路,如何解决之?诚如上述所言,人体的原动力在会阴区,也是传统医学所称的元气,元气是维持各种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无不赖元气的蒸动资助。因为,“元气”来源于肾中的精气、脾胃所吸收的水谷之气,以及由肺吸入之气相合而成。换言之,是先天与后天的相互滋助、相互促进,加上肺生理功能的相互作用,在彼此的刺激推动下,所展现出来的一种“精微物质”,也是人体赖以维持功能活动的一种能量。因此,“元气”的盛衰,不仅关系着人体生命活动的气机枢纽,也是调气治病时的动力来源。既然人体的原动力在会阴区,因此,调气治病法,可以应用会阴区的原动力,以借力使力的方法来刺激、推动脾、肺、肾生理功能的连锁反应,有如骨牌效应般的加速气机的运行,唯有气机流动正常时,可改变原有的气性,气缓者,可加速之;气聚、气结者,可散之;气虚、气陷者,可补之。
, 百拇医药
    五、脾、肺、肾的相互关系

    骨牌效应调气法如何有效的推动脾、肺、肾的连锁反应?首先,先来了解脾、肺、肾的因果关系,以及连锁刺激时与推、动、散之间的关联。

    脾、肺、肾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互为因果。

    中国传统医学称胃为“后天之本”,因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的消化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养全身。换言之,胃的职责是盛受饮食而腐熟之,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出生之后,机体生命活动的延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又因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曰“脾主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也就是说,脾气上升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所以说“脾宜升则健”。除此之外,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是相对而言的,藏象学说中,常以脾升胃降来概括整个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脾能升清,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若脾不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则可出现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泻等症。所以元·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皆由脾胃先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说明脾不升清,会导致“上气不足”头目失于气血充养的病症;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指出了脾不升清,水谷精微与糟粕浊物混杂下注,导致完谷不化的飧泄病症。另外,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亦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脾胃升降为人体气机之枢纽,脾气主升,对维持腹腔的内脏位置有重要作用,如果脾气不能升举,中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病症。那么,脾胃与先天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 http://www.100md.com
    脾胃为“后天之本”,肾则为“先天之本”。

    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借助于肾阳的推动,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补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因此,脾与肾在生理上是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它们是相互滋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肾阳不足,导致脾阳虚亏,则可见腹部冷痛,下痢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症;若脾阳久虚,进而损伤肾阳,而成脾肾阳虚之病症。总言之,脾与肾之间的关系,可形象性的比拟为“金鼎气腾”,把腹腔想像为一个金鼎,鼎里有水,鼎下有火在燃烧,鼎内的水不断的在沸腾时,沸腾的蒸气往上走,当火候调大时,鼎内的水则沸腾的快。“金鼎气腾”就是补脾气、升清阳的方法,把脾胃形象性的比喻为鼎,鼎内腾然的水是指水谷精微,金鼎下燃烧的火则是肾阳。如果加大金鼎下的火力,能加强催动和蒸腾脾胃的部位,对胃有推托的作用,胃只有在这股推托力的作用下,才能对食物进行正常的消化运动。如此一来,便明了有许多消化性的疾病,是因肾阳不足,降低了向上(脾胃)的刺激、推托力所致。
, http://www.100md.com
    水谷精微在肾阳的刺激推动下,是向上运动的,当上升过肺部时,与肺所吸入的清气相合,至此,能量的运动途径有三:⑴向上转输散精于头目,滋养头目;⑵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⑶又因肺有宣发肃降和调通水道的生理功能,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的转输津液,散精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这就是五行学说中的“土生金”。肺部有了水谷精微的滋助,加上肾阳不断的向上催动加压,继续推动肺部能量向上运动,但是,这是否与“肺气以下降为顺”的理论相矛盾?其实不然,这正是“金生水”的奥妙所在。以“清气上升”的理论来看,可以推论出,肺气是通过两肩胛骨、背部,从足太阳膀胱经下行之,最后补充到两肾,这就是“金生水”。只有肾区的能量充足了,身体才会健康。也唯有肾区的能量充足了,向上辐射、推动力才会大,物质才能顺利的往下运行,使消化功能正常。因此,“元气”的形成是脾肺肾生理功能活动相互刺激推动产生的“精微物质”,并且,水谷精微也是在它共同作用下,才能补充到达两肾。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⑴人体是在一种压力刺激下,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即是在肾阳的向上刺激、推动下产生的压力在体内造成骨牌效应,促使气血、能量在体内生生化化循环不已。⑵太阳经既是人体之表,又是五脏六腑之根,更是人体能量转化、异化与混化的通道。由此便知,张仲景对太阳经如此重视,并把太阳篇编在《伤寒论》巨首之原因了。
, 百拇医药
    六、骨牌效应调气法理论

    虽然气的病证很多,临床上常见的可概括为气虚、气陷、气结、气滞、气逆等五种证候。在证候的表现上,无论是外感或内伤导致的病变,都不尽全然相同,但可以说,都是因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所致,当“气机”升降出入失调时,体内物资化生及转化,如饮食在体内消化、吸收、输送;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相互间的转化;代谢废物的产生和排泄;津液之化汗、化溺、化涕、化唾、化泪等,将受影响。而引起气机升降出入失调的主因之一是元气不足,元气不足又是因为肾阳向上催动、蒸发的动力降低了,于是造成能量流通的速度减缓,影响气机的升降出入。当人体的能量流通速度减缓时,对人体有以下的影响:⑴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及气血津液的生化,因而造成身体机能活动低下,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是气虚的表现;如果人体长期处于气虚无力升举的情况下时,会进一步发展成气陷。⑵当人体的能量、气机流通速度减缓,或运行不畅时,体内容易形成气滞、气结的情形,能量瘀滞在那里就造成该部位的不适,如果瘀滞部位长期没有获得改善,届时将产生病证。⑶气逆也是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引起的证候。甚至有许多的疾病,如体质虚弱、长期卧病及老年人,都是因向上催动、蒸发的动力降低了,造成能量流通的速度减缓,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可试着轻轻触摸尾椎及两肾,两手可以感觉触摸部位是微凉的。
, 百拇医药
    “元气”它不隶属于那个脏器所有,却是五脏六腑在实现生理功能活动中,形成的“精微物质”,相对地,“精微物质”又提供了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总而言之,人体的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是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骨牌效应调气法,就是依此原理,加大元气的压力,促进肾阳的向上刺激推动力,以产生骨牌效应的连锁刺激来推动、加速气机的流畅。俗话说:“百病生于气”,只要气机升降出入正常,人体自然百病除。

    七、骨牌效应的治疗方法与原则

    骨牌效应的治疗原则,是加大肾阳向上刺激的压力,从而推动水谷精微及土生金,金生水的骨牌效应。气虚、气陷者,加大肾阳向上刺激的压力,进而推动水谷精微,相当于补脾益气法,有助于“元气”的提升;气结、气滞、气逆者,降低中、上焦的压力,有助于肾阳向上催动刺激的压力,加速气机的流畅。

    加大肾阳向上刺激的压力,就是用药时,下焦宜用厚重补益药,中焦宜用升清阳、理气药,上焦宜用清热药。例如,气虚、气陷者,加大肾阳的浓度及压力,然后再以补脾、升清阳的方法,带动肾阳的动力往上刺激推动脾肺肾的连锁效应。气结、气滞、气逆者,是因气流受阻,肾阳的能量无法向上推动,导致气机流动减缓,甚至于气逆,因此,应先降低中、上焦的压力及浓度,消除气流受阻的障碍后,再以升清、补脾助之,以利肾阳向上的推动力。总言之,骨牌效应调气法治疗的主要原则,是加强肾阳向上刺激的压力,能量运动的途径是由下向上升,因此,下焦的压力及浓度要高于中、上焦,并且能量运动时,必然是浓度高者往浓度低的部分移动,压力高的往压力低的地方辐射。
, 百拇医药
    举例(一) 气虚、气陷

    常见症状:泄泻、腰肌无力、胸闷、舌淡苔白。

    治疗原则:增加下焦压力,补脾益气,有助于下焦向上推动的力量。

    治疗方药:浙贝10克、桔梗7克、黄芪15克、香附3克、生麦芽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20克、川断20克

    如果气陷严重,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者,可加参,并加重黄芪及山药剂量。

    举例(二)气结、气滞、气逆

    常见症状:心下痞满、腹胀满、呃逆、大便不通、舌苔黄腻。

    治疗原则:清肠胃积热,降低中上焦压力,再以补脾理气法,引导下焦向上的推动力。
, http://www.100md.com
    治疗方药:白头翁15克、槟榔20克、川军12克、山药20克、生麦芽15克、桔梗10克、浙贝12克

    如果感冒咳喘,可加百部15克、枇杷叶12克。

    八、结论

    调气法,在现代科学,应用于空间科学、能量科学。能量科学有浓度问题,有压力问题,因此也牵涉到物理科学的应用,符合物理学中流体力学的规律。因此,调气法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气流量、气流阻力和气的压力(或浓度)。

    骨牌效应调气法巧妙的应用了推、动、散三股力量。动,是借助元气的力量;推,是推动脾肺肾的连锁刺激效应;散,是精、气、血、津液的输布,经络的运行,促进气机升降开合正常。因是顺应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规律,以借力使力的方法,则不仅有事半功倍的疗效,更重要的是,破除了气病再辨证及治疗上的框框,以整体观来调节气的运行。, http://www.100md.com(本院台湾学生 谢繡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