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专业教学与科研的几点看法
中药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有中药鉴定、植物、化学、药剂、炮制、药理等课程。随着科技的发达,中药教育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一些学校增设了中药营销、计算机、英语等技能课程。根据这些年来亲身体会,笔者现对中药专业教学、科研工作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讨论。
中药药理论与知识不应成为教条
中药毕业生一部分流向了医院,从事中药鉴定、调剂、仓储等工作。在校学的中药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等已牢记在心,各种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特征,如“麻黄表散,易伤肺气”、“芒硝泻下、大败元气”、“水蛭破血逐瘀为猛药,用多伤正”等,在理论上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与古人相比已有很大变化,如吹空调、以车代步、脑力劳动多、嗜食生冷、吃大量西药等,这些都要求医生在诊断时要以人的生理病理规律为准,辨证施治,处方上要灵活变通,不能墨守陈规。例如在与病情相符的情况下,麻黄用10~15g,水蛭20~30g,芒硝30~40g,乌附与半夏配伍等,是行得通的。但这种情况若以现行的中药调剂规范为衡量标准,则会被视为不合格处方而不予以调配。而医生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研究来临床辨证用药的,于是,医生与调剂人员就构成了矛盾。解决方式大致分两种:一是医生的威信、责任战胜了教条主义,调剂人员服从医生;二是教条主义成为一道壁垒,众志成城,连医生自认为学的中药理论都是如此,其临床创新性则刚萌芽就会遭到扼制。久之,中医师宁愿稳妥求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遵守那些僵化的所学知识。其实中药调剂是在继承古人的经验上得来的,我们继承的只是结果。“十八反”、“十九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什么样的疾病,什么样的体质特征不能用“十八反”,“麻黄不过钱”是在什么样的体质下使用产生的结论等,都需要我们在中医整体观、天人观的指导下作深一步的研究,才能阐明中药配伍、用量及配伍禁忌的实质,这样才不会死搬硬套,将灵活变通的中药理论变成教条主义。
, http://www.100md.com
药用植物学的学习缺乏功能和疗效知识
目前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源鉴定能力。面对一株陌生的植物,学生要根据在校学的植物学知识,分辨出该植物的花、茎、叶等器官的特征,再结合中药工具书,就能知道是哪一科哪一种植物。这种能力对中药资源普查及在同属中寻找新的替代品很有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生药学服务的。然而,作为中药专业人员不能淡化中药的功能疗效问题,因此与功效密切相关的、植物的自然属性的学习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可是,药用植物学仅将自然属性作为一种附带补充。植物的分类是人为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法:《神农本草经》依据疗效,特别是从养生角度将植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根据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将草部分为山草、水草、蔓草、湿草、石草等,将木部分为香木、乔木、灌木、苞木等;《中华药海》根据功效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利水类、活血类等。不仅如此,在自然界中,同一种植物也会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性味差异。植物的这些自然属性都应作为重点来学习研究,只有这样,生药学的研究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中药药理研究应以病人作为对象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余毒”是我们祖先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中药的典范。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生降沉浮都是以人为实验对象、几千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如五味中的辛、甘、酸、苦、咸是由人的嗅觉、味觉感知的;四气中的寒、热、温、凉,归经理论是靠人的触觉、温度觉、某些直觉及人内心的体验得来的。而西药的研究也一直没有脱离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一些国家就将战俘当实验对象,从而带来西药的迅猛发展。只是中、西药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完全可以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以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如慢性胃炎,目前西医认为发病机理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密切,治疗以铋剂、痢特灵、庆大霉素为主。一部分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但不能根治,疾病缠绵难愈,一部分患者服了则根本无效。而中医依据脉象、舌质等辨证施治,将之分为脾胃寒虚型、瘀血停滞型、肝胃郁热型、胃阴虚型,利用中药改变体质,调整阴阳,来个釜底抽薪,临床效果往往较好。笔者依据中医诊断原理观察患者体质后发现,结核杆菌喜欢湿浊重、营养不良的体质;阴道霉菌在肾阳虚、脾湿重的体质中繁殖快;脑膜炎双球菌喜欢肺阳虚、素有头风之体质。中医治病往往就是改变患者体质,体质得到改变,细菌生长就受到抑制,即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师每次治病其实都是在进行着一次医学实验,我们应将中医诊断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在把握中医诊断实质的基础上,利用好仪器和生化检查,以临床病人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中药药理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技能应强化,中医中药应结合
笔者认为,目前中医专业所学的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西医诊断学是中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表现,可列为必学课程,而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设为选学课则可。如今许多年轻中医师忽视中医诊断技术,依赖B超、X光检查结果开处方,治疗上以中药药理作用为指导,在经方的基础上加降压药、抗菌药、止咳药、增强免疫药等。但是黄连用多少克煎汤杀灭葡萄球菌好呢?却没有西药那种严格的定量观念。结果很多中医师形成了中不中、西不西的畸形思维,临床疗效亦不佳,既无中医之精髓,又无西医之实质。如果强化中医诊断技能,在脉诊、舌诊、面诊、手诊、耳诊上加强研究,许多仪器、生化能检查的疾病,如肾结石、高血压、胃溃疡、肠炎、宫颈炎、肝炎等,中医照样能查得出,而且方便、快捷、安全,在治疗用药上也更有针对性。
中医作为一门探讨生命规律、病理规律的科学,应以临床效果作为衡量标准。笔者认为,对于传统以师带徒或确有特长之人,国家应组织专门的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准予合法行医,这样才能形成中医界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中医治病从诊断、辨证、处方到调剂、煎药、服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如今有些年轻中医师不懂药,甚至连药都不识,开处方则背汤头歌诀。但临床疾病千变万化,中药配伍、剂量加减是中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药专业的毕业生若想从事中医医疗工作,国家对他们应放宽政策并予以鼓励。学中药的可弥补中医诊断、辨证施治之不足,学中医的可弥补中药药性、药理之不足。医药集于一身,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医师或中药师,才能在中医药的临床、科研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黄春丽)
中药药理论与知识不应成为教条
中药毕业生一部分流向了医院,从事中药鉴定、调剂、仓储等工作。在校学的中药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用药禁忌”等已牢记在心,各种中药饮片的用法用量特征,如“麻黄表散,易伤肺气”、“芒硝泻下、大败元气”、“水蛭破血逐瘀为猛药,用多伤正”等,在理论上也能讲得头头是道。然而现代人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与古人相比已有很大变化,如吹空调、以车代步、脑力劳动多、嗜食生冷、吃大量西药等,这些都要求医生在诊断时要以人的生理病理规律为准,辨证施治,处方上要灵活变通,不能墨守陈规。例如在与病情相符的情况下,麻黄用10~15g,水蛭20~30g,芒硝30~40g,乌附与半夏配伍等,是行得通的。但这种情况若以现行的中药调剂规范为衡量标准,则会被视为不合格处方而不予以调配。而医生是根据自己对疾病的研究来临床辨证用药的,于是,医生与调剂人员就构成了矛盾。解决方式大致分两种:一是医生的威信、责任战胜了教条主义,调剂人员服从医生;二是教条主义成为一道壁垒,众志成城,连医生自认为学的中药理论都是如此,其临床创新性则刚萌芽就会遭到扼制。久之,中医师宁愿稳妥求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遵守那些僵化的所学知识。其实中药调剂是在继承古人的经验上得来的,我们继承的只是结果。“十八反”、“十九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什么样的疾病,什么样的体质特征不能用“十八反”,“麻黄不过钱”是在什么样的体质下使用产生的结论等,都需要我们在中医整体观、天人观的指导下作深一步的研究,才能阐明中药配伍、用量及配伍禁忌的实质,这样才不会死搬硬套,将灵活变通的中药理论变成教条主义。
, http://www.100md.com
药用植物学的学习缺乏功能和疗效知识
目前药用植物学的学习主要是强化学生的基源鉴定能力。面对一株陌生的植物,学生要根据在校学的植物学知识,分辨出该植物的花、茎、叶等器官的特征,再结合中药工具书,就能知道是哪一科哪一种植物。这种能力对中药资源普查及在同属中寻找新的替代品很有帮助,在很大程度上是为生药学服务的。然而,作为中药专业人员不能淡化中药的功能疗效问题,因此与功效密切相关的、植物的自然属性的学习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可是,药用植物学仅将自然属性作为一种附带补充。植物的分类是人为的,各个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法:《神农本草经》依据疗效,特别是从养生角度将植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本草纲目》根据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将草部分为山草、水草、蔓草、湿草、石草等,将木部分为香木、乔木、灌木、苞木等;《中华药海》根据功效分为解表类、清热类、利水类、活血类等。不仅如此,在自然界中,同一种植物也会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性味差异。植物的这些自然属性都应作为重点来学习研究,只有这样,生药学的研究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中药药理研究应以病人作为对象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余毒”是我们祖先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中药的典范。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生降沉浮都是以人为实验对象、几千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如五味中的辛、甘、酸、苦、咸是由人的嗅觉、味觉感知的;四气中的寒、热、温、凉,归经理论是靠人的触觉、温度觉、某些直觉及人内心的体验得来的。而西药的研究也一直没有脱离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一些国家就将战俘当实验对象,从而带来西药的迅猛发展。只是中、西药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完全可以在继承古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以人作为实验对象进行研究。如慢性胃炎,目前西医认为发病机理与幽门螺旋杆菌关系密切,治疗以铋剂、痢特灵、庆大霉素为主。一部分患者症状能得到缓解,但不能根治,疾病缠绵难愈,一部分患者服了则根本无效。而中医依据脉象、舌质等辨证施治,将之分为脾胃寒虚型、瘀血停滞型、肝胃郁热型、胃阴虚型,利用中药改变体质,调整阴阳,来个釜底抽薪,临床效果往往较好。笔者依据中医诊断原理观察患者体质后发现,结核杆菌喜欢湿浊重、营养不良的体质;阴道霉菌在肾阳虚、脾湿重的体质中繁殖快;脑膜炎双球菌喜欢肺阳虚、素有头风之体质。中医治病往往就是改变患者体质,体质得到改变,细菌生长就受到抑制,即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师每次治病其实都是在进行着一次医学实验,我们应将中医诊断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在把握中医诊断实质的基础上,利用好仪器和生化检查,以临床病人作为实验观察对象,中药药理才能得到真正发展。
, http://www.100md.com
中医技能应强化,中医中药应结合
笔者认为,目前中医专业所学的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西医诊断学是中医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表现,可列为必学课程,而病理学、西医内科学设为选学课则可。如今许多年轻中医师忽视中医诊断技术,依赖B超、X光检查结果开处方,治疗上以中药药理作用为指导,在经方的基础上加降压药、抗菌药、止咳药、增强免疫药等。但是黄连用多少克煎汤杀灭葡萄球菌好呢?却没有西药那种严格的定量观念。结果很多中医师形成了中不中、西不西的畸形思维,临床疗效亦不佳,既无中医之精髓,又无西医之实质。如果强化中医诊断技能,在脉诊、舌诊、面诊、手诊、耳诊上加强研究,许多仪器、生化能检查的疾病,如肾结石、高血压、胃溃疡、肠炎、宫颈炎、肝炎等,中医照样能查得出,而且方便、快捷、安全,在治疗用药上也更有针对性。
中医作为一门探讨生命规律、病理规律的科学,应以临床效果作为衡量标准。笔者认为,对于传统以师带徒或确有特长之人,国家应组织专门的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准予合法行医,这样才能形成中医界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中医治病从诊断、辨证、处方到调剂、煎药、服药,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如今有些年轻中医师不懂药,甚至连药都不识,开处方则背汤头歌诀。但临床疾病千变万化,中药配伍、剂量加减是中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中药专业的毕业生若想从事中医医疗工作,国家对他们应放宽政策并予以鼓励。学中药的可弥补中医诊断、辨证施治之不足,学中医的可弥补中药药性、药理之不足。医药集于一身,才能成为合格的中医师或中药师,才能在中医药的临床、科研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黄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