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常识 > 正文
编号:10477047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19日
     发病原因

    近年来随着病毒,免疫病理学的发展,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已证明,多种病毒均可引起心肌炎。如呼吸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中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其中又以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最常见。其发病机制与病毒直接作用和免疫反应有关。

    症状表现

    1、早期表现:在典型的心脏症状出现前1-3周,患者多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周身不适,咽痛,腹泻等,反映全身病毒感染。少部分患者前驱表现不明显。

    2、心肌受累表现:个体差异很大,轻重程度不一。患者常诉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乏力、恶心、头晕。临床上诊断的心肌炎中,90%左右以心律失常为主诉或首见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可由此而发生昏厥。极少数患者起病后发展迅速.危重病例出现烦躁不安,端坐呼吸,心率增快,满肺湿罗音,肝脏肿大,下肢浮肿等心力衰竭表现,或出现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心源性休克表现。病变迁延不愈,可有心脏增大,心尖区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少部分患者可遗留顽固的心律失常。

    中医辨冶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转归,本病应属于中医学“温病”、“心悸”、“胸痹”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由于素体虚弱,气阴不足,耗伤正气,温热病邪乘虚侵入人体,并循经入里,化热传心,进一步耗伤心之气阴,终致气阴两虚,邪热炽盛的本虚标实证。迁延不愈,渐至阳气虚损,正气不足,而变生他证。

    1、急性期:本病初起皆因外感时邪,由表入里,热伤心肌.故治疗以清热解毒泻火为主,随症加减。同时,又应顾及热毒伤阴一面,纵然无明显伤阴的症状,也每于方中加入适量的滋阴养心之品。基本方:黄连6克,黄芩12克,板蓝根20克,生甘草6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党参12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胸闷不适者,加瓜蒌皮15克,薤白头1O克,郁金12克;心慌不适者,加乌梅12克,灵磁石(先煎)40克。

    2、恢复期:本病进入恢复期,多已无外邪的存在,邪去而正伤。其病变的特点是机体阴阳气血的紊乱和由此产生的痰浊、瘀血等病理变化。治疗以调整阴阳气血为主。方用生脉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10克,淮小麦30克,大枣5枚。镐阴虚者选加生熟地、当归,白芍、黄精等;频发早搏者加苦参,茶树根、桑寄生、虎杖等;偏阳虚者选加黄芪、桂枝、附子。细辛;心动过速者加柏子仁、龙骨、牡蛎、珍珠母等;心动过缓者在选用桂枝、附子、细辛基础上,加桃仁、红花等。

    3、后遗症: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以心律失常为主,如常见的有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早搏及交界性心律等。有的则表现为心肌劳损。后遗症患者有的伴有全身症状,有的没有明显症状,只是遗留较稳定的异常心电图。造成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病情反复发作,精气内夺.心肾亏虚,积虚成损;二是心血亏虚.痰浊瘀血阻其运行之机。心肾亏虚者,方用炙甘草汤为主方辨证加减;痰阻血瘀者,方用涤痰汤加减;瘀阻心脉者,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严世芸(教授)

    上海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