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0125239
赵学敏与《凤仙谱》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888期
     赵学敏(约1719~1805),字恕轩,号依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医药学家。他身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是一位得享高寿的医家。一生博览群书,勤于著述,更是一位高产作家。

    乾隆三十五年(1770),赵学敏取其家“利济堂”之名,汇选所撰医书12种,为《利济十二种》。内收《医林集腋》16倦、《养素园传信方》6卷、《祝由录验》4卷、《囊露集》4卷、《串雅》8卷、《摄生闲览》4卷、《药性玄解》4卷、《升降秘要》2卷、《本话草》32卷、《花名小录》4卷、《本草纲目拾遗》10卷、《奇药备考》6卷。这些著作,涉及方剂、本草、摄生、祝由、眼科、花卉诸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可惜多数已经佚失,现仅存《本草纲目拾遗》、《串雅》内外编两书。当然,仅是这两部书,也足以使赵学敏在国内外赢得很高声誉。赵学敏还曾精选《灵枢》、《素问》、《伤寒论》等书之论,为《利济后集》十种,亦皆未见传世。几乎所有关于赵学敏的工具书,如各种医学人名辞典及《医学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的相关词条,均持此说。
, http://www.100md.com
    据笔者所知,除《本草纲目拾遗》和《串雅》之外,赵学敏还有一部著作存于天壤之间,书名《凤仙谱》,这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园艺兼及医药内容的著作。

    赵氏撰写《凤仙谱》的缘起,系因其少时,与何子蕙交游,子蕙性喜花草,学敏曾宿其清景轩中,子蕙为其“极论凤仙之雅,指类备法,有老花师所未及知者”。后赵氏赴东瓯,又获交马继纯兄弟,皆善种凤仙,所论与何子蕙之言“无不吻合”。赵学敏晚年,其友人汪子于与族子赵容斋亦雅爱凤仙,学敏曾索取种子,于1783年种于临安,“不数日,茁颖如箭”,入秋,则“繁艳盈眸,目不暇给”,令人兴趣盎然。而此前花卉中除兰、菊之外,皆无专谱,即使《全芳备祖》、《群芳谱》二书素称详瞻,而于凤仙亦甚简略,且多讹误。于是,学敏追忆少时闻于何、马三人之言,摄其精要,合以平昔见闻所得,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秋,耗十日之功,撰成《凤仙谱》。可知这是一部记述亲友和自身种植凤仙花经验的专著。

    《凤仙谱》全书两卷。卷首为“谱例”,申明编写主旨在于“品类必详,莳溉必备,旁及医法以全调护之爱,药饵以普利用之仁”。卷上为名义、品类两门,博引历代文献,考述凤仙花的命名;详分为大红、桃红、淡红、紫、青莲、藕合、白、绿黄、杂色、五色凡11类,列述青梗大红、碧桃球、霞红、大紫、青莲球、翠罗球、大白、倒挂么凤、黄玉球、桂红、七合等约180种凤仙花的形色性状。收罗之全,分类之细,描摹之精,命名之雅,令人叹为观止。卷下为种艺、灌溉、收采、医花、除虫、备药、总论、杂说8门。全书共3万余言。
, 百拇医药
    备药门是专门讲述凤仙花的性味、功能及主治的,包括凤仙之花、叶、子、汁、全株等。赵氏引述《本草纲目》、《仁和县志》、《集简方》、《摘元方》、《集效方》、《扶寿精方》、《集验方》、《得效方》、《通变要法》、《卫生易简方》、《文堂集验方》、《经验广集》等多种文献,其内容已远超过《本草纲目》凤仙花条,足补各种本草著作之未备。

    尤其令人嘱目的是,据《凤仙谱》赵学敏自序,我们了解到赵氏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著述。据云,赵学敏于序前二十年原撰有《灌园杂志》书稿,由于“年有衣食奔走,藏稿箧中,未遑缮录成帙”。后于“客岁归自里门,检阅旧作,半为鼠蠹耗尽”。书稿系丛书、“鼠蠹”之余,仅存《蔬菜志》、《丝桃杂编》、《七七秘传》数种。此外还有《秋花志》、《盆玩志》诸志,则“已无剩叶”。凡此种种,如今皆已片叶无存,令人思之惘然。, http://www.100md.com(伊广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