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溶栓后仍需抗凝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鄂紫娟主持的《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及血栓活性指标变化临床研究》课题,提出将脑动脉溶栓过程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变化作为观察疗效、预后及后续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课题组选取该院收治的128名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动静脉溶栓临床对照观察,并结合血栓活性物指标α-颗粒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组(6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采用导管技术先行脑血管造影,找到闭塞血管后,用注射泵经导管在血栓近心端注入尿激酶,而对照组(64例)则经上肢静脉点滴尿激酶。
结果显示,动脉溶栓组在干预后24小时凝血纤溶指标显著高于静脉组,15天后两组差异逐渐缩小。D-二聚体于溶栓后30分钟升高,8~24小时达高峰,3~7天仍高于溶栓前,而α-颗粒膜糖蛋白溶栓后则升高,24小时恢复至干预前水平。个别D-二聚体21天仍为增高者,多为闭塞血管未开通或未完全开通者,或易患再发梗塞者。因此,对发病后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行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之后的2~3周内,应继续给以予抗凝降纤药物治疗。, 百拇医药
课题组选取该院收治的128名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动静脉溶栓临床对照观察,并结合血栓活性物指标α-颗粒膜糖蛋白和D-二聚体的变化进行研究。实验组(64例)经皮股动脉穿刺,采用导管技术先行脑血管造影,找到闭塞血管后,用注射泵经导管在血栓近心端注入尿激酶,而对照组(64例)则经上肢静脉点滴尿激酶。
结果显示,动脉溶栓组在干预后24小时凝血纤溶指标显著高于静脉组,15天后两组差异逐渐缩小。D-二聚体于溶栓后30分钟升高,8~24小时达高峰,3~7天仍高于溶栓前,而α-颗粒膜糖蛋白溶栓后则升高,24小时恢复至干预前水平。个别D-二聚体21天仍为增高者,多为闭塞血管未开通或未完全开通者,或易患再发梗塞者。因此,对发病后6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行脑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之后的2~3周内,应继续给以予抗凝降纤药物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