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眼科保健 > 眼镜 > OK镜
编号:10129125
“Ok镜”西安事件:一女学生将医院推上法庭索赔三万元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3日
     本报讯(记者吴蔚)西安一名中学生因近视求医,戴上了“OK镜”后,没想到双眼干涩以致不能正常生活,该学生将医院推上法庭索赔3万元。昨日,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1999年2月,初一学生兰兰因患近视到西京医院求医,医生给她介绍了“OK镜”(是一种放入眼睛内部的医疗器械,学名叫角膜塑形镜,通过使角膜变形达到矫正近视目的)。咨

    询了详细情况后,兰兰接受检查并花7800元买回了一副“OK镜”。可在数月的稳定期内,兰兰总感觉镜片偏来偏去,不像宣传的那么好。当年7月,兰兰父母陪女儿去医院询问,医生说,医院做的“眼睛角膜地形图”缺少数据,宝鸡有台更新的设备,建议她去宝鸡重新取数据。兰兰又在宝鸡做了检查。同年9月,兰兰戴上了第二副“OK镜”,但镜片还是偏来偏去。两个月后,兰兰感觉眼睛又干又涩,看书没多久就支持不住了,她就停止配戴镜片。当年12月,医院给兰兰办理了退款手续。“在戴镜片过程中,孩子眼睛不舒服,被诊断为角膜炎。角膜炎治好后,视疲劳越来越严重。女儿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担任着班干部,并多次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可现在孩子几次考试都没能参加,老师特别照顾她不做作业,可今后怎么办?我曾劝她退学,可孩子一听就哭……”父亲哽咽地在法庭上陈述着。

    被告方指出,“OK镜”是他们医院引进美国的近视矫正技术。医院将患者“眼睛角膜地形图”数据汇到美国的公司,再将定做好的镜片交给患者。医院也听说“OK镜”出现问题的事,但他们医院的镜片所使用的材料与有争议的镜片来源不同。但被告方承认,他们医院最初的“OK镜”业务缺乏相应手续。

    在昨日的庭审中,因被告方认为患者应出示医疗鉴定结果,原告也表示将做法医鉴定,审判长宣布择日开庭。本报也将继续关注此案的进展。,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