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的外科治疗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2月26日
肺气肿是慢性气管炎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一种,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肺气肿的治疗方法有限,支气管扩张剂虽可缓解部分可逆性、功能性阻塞,但由于弥漫性肺气肿肺实质呈现不可逆性改变,所以这种治疗的效果较差,其他的治疗方法是控制呼吸道感染和进行呼吸运动锻炼来稳定肺实质的可逆性改变状态,如果出现呼吸衰竭,则需持续吸氧治疗。对终末期肺气肿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施行肺移植手术,但潜在的不利因素(免疫抑制、感染、排异反应和闭塞性支气管炎等)、手术禁忌证(年龄大于60岁,严重心、肝、肾、脑疾病等)和供体缺乏等使很多患者得不到治疗。1995年Cooper等[1]报道肺减容手术(LungVolumeReductionSurgery,LVRS)治疗终末期肺气肿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后,引起极大关注。
1历史回顾
单发性和局限性肺大泡肺气肿,行大泡切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早为大家所熟悉[2],而外科治疗弥漫性肺气肿则是在1957年由Brantigan等[3]首先报道,他们根据该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认为严重的COPD使肺过度膨张,正常作用于小气管周围的向外的牵引力消失,引起呼气期小气管萎陷,气道阻塞,造成呼气性呼吸困难,提出通过多处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折叠术使肺的总容量减少,从而恢复小气管周围向外的弹性拉力和减少呼气时气道的阻塞,并且观察到术后75%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这一改善在有些患者可持续5年[4],但是,由于早期病死率高达16%和客观证明资料很少,这一方法没有得到推广。直到1995年Cooper等[1]报道应用胸骨正中切口双侧肺减容手术治疗COPD取得良好效果后,LVRS才在欧、美多家外科中心被应用,随后很快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个热点。
, http://www.100md.com
1历史回顾
单发性和局限性肺大泡肺气肿,行大泡切除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早为大家所熟悉[2],而外科治疗弥漫性肺气肿则是在1957年由Brantigan等[3]首先报道,他们根据该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认为严重的COPD使肺过度膨张,正常作用于小气管周围的向外的牵引力消失,引起呼气期小气管萎陷,气道阻塞,造成呼气性呼吸困难,提出通过多处肺楔形切除术或肺折叠术使肺的总容量减少,从而恢复小气管周围向外的弹性拉力和减少呼气时气道的阻塞,并且观察到术后75%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这一改善在有些患者可持续5年[4],但是,由于早期病死率高达16%和客观证明资料很少,这一方法没有得到推广。直到1995年Cooper等[1]报道应用胸骨正中切口双侧肺减容手术治疗COPD取得良好效果后,LVRS才在欧、美多家外科中心被应用,随后很快成为胸外科领域的一个热点。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