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扶正祛邪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是许多慢性肝脏病的晚期阶段,是肝脏慢性、弥漫性、进行性的病变。其发病缓慢,症状隐匿,潜伏期数年至数十年。代偿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不少病例在健康检查或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有肝硬化,部分患者在出现腹水后才被确诊。其特征表现为肝脏广泛的纤维化与肝内实质再生结节,在此基础上出现肝功能减退、门静脉高压为主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的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以其“扶正祛邪”的战略优势见长,具有调整机体免疫机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肝功能恢复等多方面作用;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尽管其退腹水的效果较缓,但有整体治疗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现代医学之未备或与西医治疗方法并用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重在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湿热疫毒伏于血分不解,血瘀阻络、气阴两虚的邪实正虚是乙型肝炎慢性化、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病机。情志忧怒及劳倦,既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病诱因之一,也是促进病情发展及演变的一个病理因素;正气亏虚则是发病的内在条件。血瘀正虚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本病机。笔者以虫草菌丝、桃仁、丹参及七叶胆等组成扶正化瘀方,制成胶囊,每次5粒(含生药8.6g),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40例,并与常规对症治疗的40例患者作对照,表明该方:①显著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含量;②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异常;③显著地降低患者增高的血清LM和HA含量;④提高CD3+、CD4+数目与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及补体C3含量,同时能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异常变化。显示出中药在肝纤维化、肝硬化治疗中有较好的综合优势。
, 百拇医药
肝硬化的形成是一较长的过程,抓住肝纤维化期、肝功能代偿期这一阶段,坚持长期、持续治疗用药是取效的重要条件,是阻止、逆转病情发展的关键。临证首先要分清有无炎症活动,活动型肝硬化病情进展往往发展较快,治疗难以取效;非活动性则进展较慢,易治;中青年患者病情易变,老年患者则相对进展较慢。其次注意肝脏的大小,正常或偏大者疗效较好,缩小者预后欠佳。其三是门脉高压的轻重,轻者病情易于控制,重者则阻止其发展较难。其四是看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否易于并发感染,易于并发感染者预后差,反之则较易控制。
肝纤维化、非活动型肝硬化的基本治法是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可选用桃仁、丹参、姜黄、泽兰、泽泻、白芍、黄芪、白术、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生牡蛎等。长期合理用药往往可使患者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
活动型肝硬化临证应详审其病机,重在辨湿热、血热的轻重。湿热为主,症见舌苔黄腻,身体困重,伴见血清ALT、AST活性异常增高,或伴有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增高,药用茵陈、制大黄、栀子、黄芩、连翘、田基黄、金钱草、虎杖、碧玉散等。血热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肝掌、蜘蛛痣或面部扩张显露毛细血管的色鲜红,龈衄显著且血色鲜红,脉弦细数,药用水牛角、羚羊角粉、生地、丹皮、黄芩、胡黄连、连翘、青黛、败酱草,同时加用养阴药如女贞子、旱莲草、白芍、鳖甲等。肝硬化黄疸,尤其是黄疸长期不退,而其血清ALT活性始终正常者,其辨证论治与急、慢性肝炎的黄疸有别。应辨明阳黄阴黄,更要注意瘀热和血瘀。《诸病源候论》:“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发黄”。可辨证选加茵陈、金钱草、碧玉散或黛矾散,化瘀药郁金、制大黄、丹参、炮山甲等,其中茵陈用量可由轻到重(15~60g,煎煮时间不宜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用量不宜大),碧玉散30g包煎(对龈衄也有良好疗效)。若能守方应用,可收到一定的临床效果。
, 百拇医药
提高血清白蛋白,重在扶正补虚。治以益气养阴为主,药用黄芪、白术、白芍、女贞子、楮实子、五味子等,以及乌鸡白凤丸、鳖甲煎丸等。
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利尿剂应用相结合。中药退腹水作用较为缓和,对于初次出现或少量甚至中等量的腹水,可单独应用;中等量以上或大量腹水需合理配伍应用利尿剂,持续服用中药。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中医基本治法是益气化湿,活血利水。常用黄芪、白术、茯苓、厚朴、旋覆梗、白芍、丹参、泽兰、瞿麦、猪苓、泽泻、汉防己、茵陈、大枣。气虚甚,重用黄芪、白术;兼阴虚,重用白芍,加女贞子、楮实子;阳虚者,加附子、干姜;苔黄腻,腹胀甚者,重用茵陈,加半边莲、半枝莲、黄连;并发腹腔感染,加黄连、黄芩、败酱、苡仁、藿香等清热解毒或化湿解毒药。
失代偿期肝硬化由于正气虚弱,抵抗力显著降低,易并发感染,而并发感染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尤为常见的是腹腔感染。合并感染者,应尽早配合抗生素治疗。
, 百拇医药
肝硬化的预后通常取决于病因和相关并发症,如果导致肝硬化的病因被去除,早期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征象不显著的病人存活年限与相应年龄人群相同。但若出现腹水,特别是用利尿剂无效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预后较差。
肝硬化为一难治性疾病,早期、长期用药是取效、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患者的生活调摄相当重要,应注意畅情志,调饮食(禁酒),防外邪,免过劳。
畅情志:中医学认为,情志忧怒既是肝硬化的发病诱因之一,也是促进病情发展及演变的一个病理因素;绝不能一听到被诊断为肝硬化,就悲观失望,必须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要重视而不要恐慌,情志抑郁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肝硬化患者往往情绪又易于波动,要学会暗示自己,控制自己,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激动或应激反应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过分激动或动怒会加重门脉高压,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调饮食:合理的饮食对控制肝硬化发展与恢复有重要影响。酒精是肝硬化的重要致病原因,肝硬化患者必须严禁饮酒。肝硬化患者营养吸收不良,既要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宜以“新鲜、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又不可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更忌暴饮暴食。早期患者可采取高蛋白饮食(瘦肉、鱼类、禽蛋蛋白)结构;失代偿期患者应少食多餐,可在晚上临睡前适当加餐,如喝些牛奶,可减少肌肉因释放氨基酸而过度消耗;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0.75~1g/kg,约35~60g/d,伴有腹水的患者需75g/d,用量不宜过度,尤其是晚期患者,不可一次摄入过量的蛋白,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易诱发肝性脑病(肝昏迷),血氨高的患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锌元素,对肝脏恢复有效。肝硬化患者胃肠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必须严格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腹泻,腹泻可诱发腹水的产生。如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不宜食用粗燥、煎炸、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倾向的患者,要适当控制盐的摄入,以免加重水钠潴留等等。
, 百拇医药
防外邪: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易于感冒,感冒、发热及后续的细菌感染是加重肝硬化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导致腹水的出现,必须注意预防及早期用药,将其阻止在萌芽状态。
免过劳:中医认为“肝者,罴极之本”,即肝脏病易于疲劳,不耐疲劳,劳累是加重肝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肝硬化活动期需绝对休息,但是恢复期和稳定期则宜加强适度的锻炼活动,以防长期卧床引起乏力、情绪抑郁或运动过少,加重机体的衰弱。一般的锻炼可选择气功(以静功为主)、太极拳、散步等;饭后一般不宜运动;入浴时间不宜过长,更要避免桑那浴。稳定或代偿期的病人可参加适当的工作,但决不可过劳。此外,肝硬化患者均应节制性生活,因性生活时血压上升、体力消耗等可使肝脏缺血缺氧,这不仅会干扰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会引起肝病的复发或加重。
作者简介
刘平 医学博士,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研究室主任。197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年。目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 http://www.100md.com
目前西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的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肝硬化,以其“扶正祛邪”的战略优势见长,具有调整机体免疫机能、抗肝纤维化、促进肝功能恢复等多方面作用;中医治疗肝硬化腹水,尽管其退腹水的效果较缓,但有整体治疗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现代医学之未备或与西医治疗方法并用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肝硬化的中医药治疗重在分析病机进行辨证施治。湿热疫毒伏于血分不解,血瘀阻络、气阴两虚的邪实正虚是乙型肝炎慢性化、肝纤维化,进而发展为肝硬化的主要病机。情志忧怒及劳倦,既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病诱因之一,也是促进病情发展及演变的一个病理因素;正气亏虚则是发病的内在条件。血瘀正虚是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基本病机。笔者以虫草菌丝、桃仁、丹参及七叶胆等组成扶正化瘀方,制成胶囊,每次5粒(含生药8.6g),一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失代偿期肝炎后肝硬化40例,并与常规对症治疗的40例患者作对照,表明该方:①显著提高患者血清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含量;②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异常;③显著地降低患者增高的血清LM和HA含量;④提高CD3+、CD4+数目与CD4+/CD8+比值,NK细胞活性及补体C3含量,同时能调节内分泌激素的异常变化。显示出中药在肝纤维化、肝硬化治疗中有较好的综合优势。
, 百拇医药
肝硬化的形成是一较长的过程,抓住肝纤维化期、肝功能代偿期这一阶段,坚持长期、持续治疗用药是取效的重要条件,是阻止、逆转病情发展的关键。临证首先要分清有无炎症活动,活动型肝硬化病情进展往往发展较快,治疗难以取效;非活动性则进展较慢,易治;中青年患者病情易变,老年患者则相对进展较慢。其次注意肝脏的大小,正常或偏大者疗效较好,缩小者预后欠佳。其三是门脉高压的轻重,轻者病情易于控制,重者则阻止其发展较难。其四是看失代偿期肝硬化是否易于并发感染,易于并发感染者预后差,反之则较易控制。
肝纤维化、非活动型肝硬化的基本治法是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可选用桃仁、丹参、姜黄、泽兰、泽泻、白芍、黄芪、白术、茯苓、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生牡蛎等。长期合理用药往往可使患者维持一个良好的生活状态。
活动型肝硬化临证应详审其病机,重在辨湿热、血热的轻重。湿热为主,症见舌苔黄腻,身体困重,伴见血清ALT、AST活性异常增高,或伴有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增高,药用茵陈、制大黄、栀子、黄芩、连翘、田基黄、金钱草、虎杖、碧玉散等。血热主要表现为舌质红绛、舌苔薄黄,肝掌、蜘蛛痣或面部扩张显露毛细血管的色鲜红,龈衄显著且血色鲜红,脉弦细数,药用水牛角、羚羊角粉、生地、丹皮、黄芩、胡黄连、连翘、青黛、败酱草,同时加用养阴药如女贞子、旱莲草、白芍、鳖甲等。肝硬化黄疸,尤其是黄疸长期不退,而其血清ALT活性始终正常者,其辨证论治与急、慢性肝炎的黄疸有别。应辨明阳黄阴黄,更要注意瘀热和血瘀。《诸病源候论》:“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发黄”。可辨证选加茵陈、金钱草、碧玉散或黛矾散,化瘀药郁金、制大黄、丹参、炮山甲等,其中茵陈用量可由轻到重(15~60g,煎煮时间不宜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者用量不宜大),碧玉散30g包煎(对龈衄也有良好疗效)。若能守方应用,可收到一定的临床效果。
, 百拇医药
提高血清白蛋白,重在扶正补虚。治以益气养阴为主,药用黄芪、白术、白芍、女贞子、楮实子、五味子等,以及乌鸡白凤丸、鳖甲煎丸等。
肝硬化腹水中医辨证论治与西药利尿剂应用相结合。中药退腹水作用较为缓和,对于初次出现或少量甚至中等量的腹水,可单独应用;中等量以上或大量腹水需合理配伍应用利尿剂,持续服用中药。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中医基本治法是益气化湿,活血利水。常用黄芪、白术、茯苓、厚朴、旋覆梗、白芍、丹参、泽兰、瞿麦、猪苓、泽泻、汉防己、茵陈、大枣。气虚甚,重用黄芪、白术;兼阴虚,重用白芍,加女贞子、楮实子;阳虚者,加附子、干姜;苔黄腻,腹胀甚者,重用茵陈,加半边莲、半枝莲、黄连;并发腹腔感染,加黄连、黄芩、败酱、苡仁、藿香等清热解毒或化湿解毒药。
失代偿期肝硬化由于正气虚弱,抵抗力显著降低,易并发感染,而并发感染是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尤为常见的是腹腔感染。合并感染者,应尽早配合抗生素治疗。
, 百拇医药
肝硬化的预后通常取决于病因和相关并发症,如果导致肝硬化的病因被去除,早期肝硬化和门脉高压征象不显著的病人存活年限与相应年龄人群相同。但若出现腹水,特别是用利尿剂无效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预后较差。
肝硬化为一难治性疾病,早期、长期用药是取效、阻止病情发展的关键。患者的生活调摄相当重要,应注意畅情志,调饮食(禁酒),防外邪,免过劳。
畅情志:中医学认为,情志忧怒既是肝硬化的发病诱因之一,也是促进病情发展及演变的一个病理因素;绝不能一听到被诊断为肝硬化,就悲观失望,必须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要重视而不要恐慌,情志抑郁则会加重病情的发展。肝硬化患者往往情绪又易于波动,要学会暗示自己,控制自己,避免情绪激动,因为情绪激动或应激反应均可加重病情的发展,过分激动或动怒会加重门脉高压,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调饮食:合理的饮食对控制肝硬化发展与恢复有重要影响。酒精是肝硬化的重要致病原因,肝硬化患者必须严禁饮酒。肝硬化患者营养吸收不良,既要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宜以“新鲜、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又不可过饱,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更忌暴饮暴食。早期患者可采取高蛋白饮食(瘦肉、鱼类、禽蛋蛋白)结构;失代偿期患者应少食多餐,可在晚上临睡前适当加餐,如喝些牛奶,可减少肌肉因释放氨基酸而过度消耗;蛋白质的摄入量每日0.75~1g/kg,约35~60g/d,伴有腹水的患者需75g/d,用量不宜过度,尤其是晚期患者,不可一次摄入过量的蛋白,蛋白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分解为氨,易诱发肝性脑病(肝昏迷),血氨高的患者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此外,适当补充维生素及锌元素,对肝脏恢复有效。肝硬化患者胃肠道免疫功能显著降低,必须严格注意饮食卫生,忌食生冷及刺激性强的食物,防止腹泻,腹泻可诱发腹水的产生。如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者,不宜食用粗燥、煎炸、坚硬的食物,以免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有腹水倾向的患者,要适当控制盐的摄入,以免加重水钠潴留等等。
, 百拇医药
防外邪:肝硬化患者机体免疫机能显著下降,易于感冒,感冒、发热及后续的细菌感染是加重肝硬化病情发展的重要因素,往往会导致腹水的出现,必须注意预防及早期用药,将其阻止在萌芽状态。
免过劳:中医认为“肝者,罴极之本”,即肝脏病易于疲劳,不耐疲劳,劳累是加重肝硬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肝硬化活动期需绝对休息,但是恢复期和稳定期则宜加强适度的锻炼活动,以防长期卧床引起乏力、情绪抑郁或运动过少,加重机体的衰弱。一般的锻炼可选择气功(以静功为主)、太极拳、散步等;饭后一般不宜运动;入浴时间不宜过长,更要避免桑那浴。稳定或代偿期的病人可参加适当的工作,但决不可过劳。此外,肝硬化患者均应节制性生活,因性生活时血压上升、体力消耗等可使肝脏缺血缺氧,这不仅会干扰疾病的康复,而且还会引起肝病的复发或加重。
作者简介
刘平 医学博士,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病重点研究室主任。1979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医疗系,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中医药治疗肝硬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20年。目前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专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中华肝脏病杂志副总编。,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