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骨及钙、磷代谢有哪些改变?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骨组织构成人体的支架,具有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实施人体运动等功能,同时骨组织也是人体内的钙磷贮库。在人的一生中,骨组织也经历着生长、发育、衰老的过程。
骨骼一般被称为惰性组织,但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方面在不断被破坏、溶解、吸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新骨形成(骨的重建)。骨组织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后者又包括无机质和有机质两大部分。其无机成分主要是钙和磷。全身中99%的钙和85%的磷贮存于骨骼中。在骨生成过程中,血中钙磷沉积于骨组织中构成骨盐,骨质吸收时,骨中的钙磷又释放入血。骨钙和血钙处于不断的交换之中。
骨的有机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约占基质总量的90%)和少量的糖蛋白等。
在人的一生中,骨不断地生成、吸收和重建。骨的形成、吸收和重建过程与钙磷代谢有着密切关系。据估计,在破骨细胞作用下,每天大约有500mg的钙被从老骨中吸收入血,而这些老骨又自然地在成骨细胞作用下被等量的新骨所代替,从而达到平衡。新骨的形成过程需有一定的钙和磷从血中沉积至骨。
, 百拇医药
骨的生成和吸收速度随年龄而不同,在生长发育期,骨的形成率和吸收率均高,表明骨的更新代谢活跃;成年以后吸收和形成都明显减少,骨的结构和成分处于稳定状态;25~30岁以后,骨的吸收过程开始超过骨的形成过程,再以后,无论男女,骨质含量都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骨质丢失的个体差异很大,与性别、种族、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关系。其中身材高大者骨质丢失较慢,女性骨质丢失比男性发生的早,进展也快,特别是绝经后由于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负钙平衡持续进展,以致发生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此外,在人的不同生命阶段,随着机体内环境和细胞功能的改变,骨骼的组成也在不断地变化。幼年时骨组织中有机质含量较多,骨质较软,弹性较大;老年时则相反,骨中无机盐比例较多,骨质较脆,容易发生骨折。
食物中的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被吸收。维生素D的作用和身体对钙的需要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磷主要也是在小肠上段吸收。成人每日需钙约1g,磷1.2g。
正常成人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随年龄增长,此值略有降低;至80岁时,2.5mmol/L水平已算是略有增高了。血磷的正常浓度为0.97~1.61mmol/L。钙和磷在骨组织中的沉积主要是受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调节。三者密切配合,影响着钙磷的吸收与排泄,以及骨组织和体液之间的钙磷动态平衡。
, 百拇医药
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等都随年龄增加而有所改变。一般说来,随着增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有所下降,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在更年期,人体血钙和血磷变化一般不大,但空腹尿钙排出量可稍有增加。但这种貌似稳定的状态并不表明人体没有负钙平衡和钙磷丢失。更年期后尤其是妇女,钙的丢失已明显增加,但测定24小时尿钙并不能反映出问题,因尿钙往往随饮食中钙的多少而变化,此时测定空腹尿钙却有增高。排出体外的钙主要来自骨骼的溶解。破骨细胞分泌的水解酶使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溶解,其产物是羟脯氨酸,更年期尿羟脯氨酸增加,这也表明了钙排泄量增多是由于骨的消溶所致。
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阻止骨盐溶解,使骨质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浓度下降。而雌激素可增加降钙素的分泌,对抑制溶骨有重要的作用。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锐减,从而使降钙素的分泌相应减少,骨质溶解增加。
中老年人的运动量往往比青年人少。在维持骨代谢平衡的各种因素中,适当的运动,即生理限度内的张力和压力,对骨细胞的活动和骨的生成是一必要的刺激因素。中老年人此种刺激减少了,骨的生成也就减弱了。
更年期人体对钙的需求也有一定变化。美国梅奥(Mayo)医院里格斯(Riggs)认为,青年人和成年人所需的钙,比他们实际获得的要多,饮食中却常常不足。而中老年人的胃肠吸收钙的能力较年轻者已见减弱,胃酸分泌也见下降,维生素D吸收不足已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钙的摄入不足。以上均说明了人至中年之后体内总的趋势是处于骨和钙的负平衡状态。因此,注意钙的补充,改善钙的负平衡,防止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生活中应予注意的问题。, 百拇医药
骨骼一般被称为惰性组织,但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一方面在不断被破坏、溶解、吸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有新骨形成(骨的重建)。骨组织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后者又包括无机质和有机质两大部分。其无机成分主要是钙和磷。全身中99%的钙和85%的磷贮存于骨骼中。在骨生成过程中,血中钙磷沉积于骨组织中构成骨盐,骨质吸收时,骨中的钙磷又释放入血。骨钙和血钙处于不断的交换之中。
骨的有机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约占基质总量的90%)和少量的糖蛋白等。
在人的一生中,骨不断地生成、吸收和重建。骨的形成、吸收和重建过程与钙磷代谢有着密切关系。据估计,在破骨细胞作用下,每天大约有500mg的钙被从老骨中吸收入血,而这些老骨又自然地在成骨细胞作用下被等量的新骨所代替,从而达到平衡。新骨的形成过程需有一定的钙和磷从血中沉积至骨。
, 百拇医药
骨的生成和吸收速度随年龄而不同,在生长发育期,骨的形成率和吸收率均高,表明骨的更新代谢活跃;成年以后吸收和形成都明显减少,骨的结构和成分处于稳定状态;25~30岁以后,骨的吸收过程开始超过骨的形成过程,再以后,无论男女,骨质含量都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但骨质丢失的个体差异很大,与性别、种族、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关系。其中身材高大者骨质丢失较慢,女性骨质丢失比男性发生的早,进展也快,特别是绝经后由于性激素水平迅速下降,负钙平衡持续进展,以致发生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此外,在人的不同生命阶段,随着机体内环境和细胞功能的改变,骨骼的组成也在不断地变化。幼年时骨组织中有机质含量较多,骨质较软,弹性较大;老年时则相反,骨中无机盐比例较多,骨质较脆,容易发生骨折。
食物中的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小肠上段被吸收。维生素D的作用和身体对钙的需要是促进钙吸收的主要因素。磷主要也是在小肠上段吸收。成人每日需钙约1g,磷1.2g。
正常成人血钙浓度为2.25~2.75mmol/L,随年龄增长,此值略有降低;至80岁时,2.5mmol/L水平已算是略有增高了。血磷的正常浓度为0.97~1.61mmol/L。钙和磷在骨组织中的沉积主要是受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的调节。三者密切配合,影响着钙磷的吸收与排泄,以及骨组织和体液之间的钙磷动态平衡。
, 百拇医药
甲状旁腺激素、血钙水平等都随年龄增加而有所改变。一般说来,随着增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有所下降,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
在更年期,人体血钙和血磷变化一般不大,但空腹尿钙排出量可稍有增加。但这种貌似稳定的状态并不表明人体没有负钙平衡和钙磷丢失。更年期后尤其是妇女,钙的丢失已明显增加,但测定24小时尿钙并不能反映出问题,因尿钙往往随饮食中钙的多少而变化,此时测定空腹尿钙却有增高。排出体外的钙主要来自骨骼的溶解。破骨细胞分泌的水解酶使骨基质中胶原纤维溶解,其产物是羟脯氨酸,更年期尿羟脯氨酸增加,这也表明了钙排泄量增多是由于骨的消溶所致。
降钙素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阻止骨盐溶解,使骨质吸收减少,血钙血磷浓度下降。而雌激素可增加降钙素的分泌,对抑制溶骨有重要的作用。更年期雌激素分泌锐减,从而使降钙素的分泌相应减少,骨质溶解增加。
中老年人的运动量往往比青年人少。在维持骨代谢平衡的各种因素中,适当的运动,即生理限度内的张力和压力,对骨细胞的活动和骨的生成是一必要的刺激因素。中老年人此种刺激减少了,骨的生成也就减弱了。
更年期人体对钙的需求也有一定变化。美国梅奥(Mayo)医院里格斯(Riggs)认为,青年人和成年人所需的钙,比他们实际获得的要多,饮食中却常常不足。而中老年人的胃肠吸收钙的能力较年轻者已见减弱,胃酸分泌也见下降,维生素D吸收不足已见端倪,这些因素都会导致钙的摄入不足。以上均说明了人至中年之后体内总的趋势是处于骨和钙的负平衡状态。因此,注意钙的补充,改善钙的负平衡,防止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生活中应予注意的问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