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正文
编号:10159644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7日 临床药学杂志
     不久前,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与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在京共同举办了“第四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3月4日,本版刊登了本报记者就这次会议所采写的专题文章的上半部分。本版现将这一专题文章的下半部分刊出,以飨读者。———编者

    北京协和医院陈民钧教授在本次学术会议中,以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载有vanA基因)菌株出现的实例提醒大家:“关注耐药性的危险信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陈教授说,四十年来,人们一直在注视着耐万古霉素的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的到来。十年前Tenover教授发现,医院病人大便中的肠球菌中,有20%携带vanA基因。同时,其血培养阳性标本中,有50%存在MRSA菌株。因此他预言,MRSA迟早会获得vanA基因。终于,在2002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世界上首次确认并公布,从一名患糖尿病并发周围脉管炎和慢性肾衰患者血透穿刺部位的感染灶中,分离出VRSA,并在其脚溃疡处同时分离出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SA及产酸克雷伯菌。他们同时发现,该例VRSA对氯霉素、利奈唑烷、链阳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敏感。

    陈教授指出,从上述病人的感染处分离出的VRSA是基因转移的结果,即在病人感染部位,VRE株和MRSA株相伴生存,而VRE的vanA基因转移到了MRSA株的DNA上。那么,为何vanA基因会发生转移?原因是,该病人患糖尿病,又并发肾衰和脉管炎,并接受血透治疗,这一环境再加上其脉管炎伤口和血透穿刺部位感染灶中的VRE与MRSA相遇,使MRSA菌有更多的基因接受能力。

    谈到其临床意义,陈教授认为有两点:其一,这有可能是偶发现象,即这一现象的发生几率很小,或者基因结合可以发生,但不容易生存、繁殖和保存,不容易被环境的压力选出,此后几年内不一定会再有这种现象发生;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这可能是一个耐药的危险信号———很多的VRE和MRSA突然聚集在一起,然后出现VRSA,它对绝大部分的抗菌药耐药,并在医院内传播和爆发流行,也可能传播到其它国家和地区。如果这一情况发生,VRSA成为主要的流行株,革兰氏阳性菌的感染将成为严重的医疗问题。

    当前,VRE的发生率在美国很高,而在其它国家很低。但VRE发生率低的国家也不能对其掉以轻心,要警惕这一危险信号。陈教授提醒,今后除了继续开发新型的对付VRE和VRSA的抗生素外,还要在治疗中合理选用抗生素。如该例VRSA尚对氯霉素、利奈唑烷、链阳霉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敏感,因此,对患者的治疗即选用了复方磺胺。其次,要对其开展抗生素以外的治疗,如疫苗、噬菌体等治疗。此外,医院要大力开展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当前,许多医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性不强,且经费严重缺乏。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对待VRSA株的感染就如同对待霍乱、伤寒、痢疾一样,要杜绝其感染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