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59751
“无方圆没规矩”的启示———记一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之二)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7日 中国医药报
     一天,我和妻子去学校接儿子,他还没有放学,我们就在儿童画展室里等他。妻子望着墙上的画说:“你能认出儿子的画吗?”我往墙上一看,一眼就认出来了。儿子画的画像模像样的,在那些“无方圆没规矩”的画中,很显眼。

    一股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可随即又隐隐地产生一丝莫名的不安。

    因为,我想起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我们:“画得像不像?”

    我们也总是以“像”或“不像”来回答他。其实,到底儿子想要问的“像”指的是什么?而我们回答的“像”或“不像”又指的是什么?没有人去深究。

    当我们接触了很多美国孩子后,我发现:美国孩子在画完画后,是从来不问“像不像”的话,而只是问“好不好”?并且还是在他们认为画得好的时候,才问“好不好”?如果连他们自己都认为不好的画,画完就一扔了之。

    儿子为什么画完画后总要问“像不像”呢?我觉得,就像当初儿子画那幅疏密有致的竹子国画时,那时他才3岁,对现实生活中“竹子”的概念是不清楚的,或者是很模糊的。因此,他对“竹子”的概念就只能是黑板上老师挂着的那幅画。也因此,他就会问“像不像”,指的就是像不像老师那幅画。

    既然有“像不像”的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

    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地以“像不像”样板来要求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像不像”的问题可能也会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年龄,“像不像”的问题,就可能含有“像不像”生活中的竹子的疑问,而不仅仅是“像不像”那幅画了。

    但是,由于这种训练往往培养的是一种比照式的逻辑思维或线性思维,很多人又会从现实生活中的竹子回到现存的许多优秀的“样板”般的竹子国画中去。

    用理论性的术语说,就是动力定式导致的定向思维。

    当孩子们以“像不像”来发问时,我们做家长或老师的也往往以“像不像”来回答孩子。

    总之,要回答“像不像”的问题,一定有一个依据。不然就不可能有逻辑性地回答“像不像”的问题。

    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和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地“构图”。因此,才会有迈阿密大学绘画班那群美国孩子的五花八门的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的“糊涂”画。

    也因此,美国孩子画完画后,只问老师“好不好”,而不问老师“像不像”的问题。

    回答“像不像”的问题,更多的是逻辑思维。

    回答“好不好”的问题,则完全可以是形象思维。, 百拇医药(黄全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