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59721
南通农民:小病不出村 大病有保险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03月18日第四版
     2001年以来,江苏南通市如皋、如东、通州等县(市)对乡镇卫生院产权制度率先进行大胆改革。统计,截至2002年年底,全市六县(市)已有190家乡镇卫生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占全市乡镇卫生院总数86%以上。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在全省引起震动。与此同时,各地卫生部门在健全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立新型的合作医疗制度方面也努力探索。南通市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险”已成为现实。

    长期以来,乡镇卫生院被视为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的“枢纽”,它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医疗机构,而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及管理多项职能于一体,既承担着农村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的服务功能,同时还肩负管理村卫生室的政府职责。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县乡财政开始“分灶吃饭”,乡镇卫生院经费由县财政改由乡政府拨付。近年来,乡财政捉襟见肘,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严重不足。人才匮乏、设备简陋、效益低下,乡镇卫生院每况愈下。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既是医疗机构又具行政职能”的乡镇卫生院终于遭遇“寒冬”。
, 百拇医药
    形势逼人。南通市各县(市)先后自发开始了乡镇卫生院的产权制度改革。

    在各地如火如荼的乡镇卫生院改革探索中,“如皋模式”脱颖而出。

    作为改革的关键之举,镇卫生院首先全部改制为医院,医疗服务推向市场,实行多元化办医。与此同时,每个乡镇重组一个卫生所,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管理等工作。乡镇卫生所所长实行聘用制,工作人员公开竞争上岗。卫生所实行“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其人员与工作经费由县(市)列入财政预算。

    2001年7月1日,如皋全市23个乡镇卫生所成功组建,全面对外办公。在乡镇卫生所的格局初步确定后,如皋市卫生局对村级医疗网点进行资源重组,在原来村卫生室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

    在如皋,笔者走访了10多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看到的是一幅幅规范有序的情景:昔日狭小简陋、一室多用的村卫生室,如今成为诊断、治疗、药房和输液四室分开的宽敞明亮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昔日放下锄头就看病的“赤脚医生”,经过严格的统一考核选拔,如今成了身穿白大褂,胸戴上岗证,日夜候诊的专职医生;昔日农民看病难见处方,如今门诊登记、处方、收费单据样样俱全。
, 百拇医药
    目前,如皋已有近40%的行政村顺利建成社区卫生服务站。除了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外,社区卫生服务站还肩负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的多项综合业务,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小病不出村、保健进家庭”的服务。

    针对农村因病致贫的突出现象,在积极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南通各地普遍实行了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在海门,一提起大病医疗保险,农民无不竖起拇指,啧啧称好。身为海门大病医疗保险办公室主任的陈孝平是这一医疗保险制度的积极推动者,而此前,他的身份是海门市卫生局局长。

    由于实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农民只要交2元钱就可以领到一张被称为绿色生命卡的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卡。

    海门三厂镇泰乐村薛宗芳患胰腺炎住院开刀。由于参加了大病医疗保险,她凭着这张“绿色生命卡”,从当地农村大病保险办公室“报销”了1.6万元医疗费。如今,在海门已经有90%近80万农民参加了大病医疗保险。

    陈孝平介绍,在具体实施中,海门引入保险机制,建立以个人投入为主、政府支持引导、集体扶持的筹资机制。农民每人每年只要交纳2元钱,全市筹集150万元左右,市乡两级财政再补贴200万元,共同构成农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农民如果发生严重疾病,费用超过4000元的部分,可以在规定范围内按比例报支,使农民大病医疗费用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在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海门的大病医疗保险只是南通的一个缩影。在通州、如东、启东等县(市),根据当地不同情况,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农民医疗保险制度。启东的医保模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陈永进 苗蓓),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