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自己愁断肠———概说情绪与肠的关系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可见到以“热肠”、“肠断”等词来形容强烈或深沉的情绪反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苏东坡在《江城子》中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戏曲唱词中也常有“肝肠寸断”、“古道热肠”、“断肠人”等词语。
情绪及应激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相当密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消化道门诊的病人中70%以上有精神因素影响,很多病人的躯体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在“功能性腹部症状”发生的前后,有持久的心理社会应激源。战争期间,士兵中有“战地腹泻”,现代心身医学将消化道的应激性功能分为“胃激惹综合征”(IGS)及“肠道激惹综合征”(IBS)两类。不管是胃部还是结肠,其功能紊乱都涉及小肠的功能,肠道功能紊乱时表现的疼痛、腹泻等均与肠的运动有关。
从神经生物学看,情绪包括两条通路:一条为情感通路,涉及皮质系统,用以察觉引起情感(愉快或不愉快)过程的环境因素;另一条为动作通路,涉及皮质下的神经系统,主要是整合情感被激活后的生理活动(自主性内脏活动)和行为反应,内脏活动变化是情绪状态变化的明显特征。
, http://www.100md.com
小肠上接胃的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在消化食物时,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及蠕动。在消化间期或禁食期,小肠呈现周期性变化,即从十二指肠开始向下端移行,每一周期持续大约一个半小时。而精神紧张可改变肠道的这一运动规律。
此现象的具体机制不明,已知迷走神经兴奋可使周期缩短,肠黏膜中释放的胃动素也可诱发此种运动。
临床观察发现,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空肠的“离散的成簇收缩波”和回肠的“延长的推进性收缩波”增多与痉挛性疼痛相一致。另外,回肠下端有巨大移行性收缩波时,正常人有17%可发生腹痛,而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发生腹痛的比例高达61%。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肠道的痛阈低于正常人,故敏感度增加,这种异常加上“离散的成簇收缩波”就会产生痉挛性疼痛,而精神压力、焦虑可使其加重。
在心理应激或有情绪变化时,并非人人都会“痛断肠”,而那些肠道本身已处在异常的边缘(用当前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当意外事件、家庭矛盾等应激情境或情绪紧张引起小肠和结肠的动力学改变时,他们就会发生疼痛。因此,通过认知疗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知识、解除精神负担),并针对患者的症状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
至于情绪会导致肠道动力学变化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从生理学来看,肠管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壁内神经丛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壁内神经丛有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副交感神经能加强肠运动,交感神经则抑制肠运动,但这种效果还要视肠道平滑肌当时的机能状态而定,如肠肌紧张性高,则交感、副交感神经都引起抑制,而当肠紧张性低时,则交感、副交感神经都会引起运动增强。此外,壁内神经丛也有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元,小肠内还有许多内分泌细胞通过释放十余种肽类激素调节肠的分泌和运动。
因此,当你感觉肠道不舒服时,一定要看一下自己的情绪是否出了问题,而如果要保持胃肠道的健康,首先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百拇医药(苏州大学教授徐斌)
情绪及应激与消化系统的关系相当密切,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消化道门诊的病人中70%以上有精神因素影响,很多病人的躯体症状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在“功能性腹部症状”发生的前后,有持久的心理社会应激源。战争期间,士兵中有“战地腹泻”,现代心身医学将消化道的应激性功能分为“胃激惹综合征”(IGS)及“肠道激惹综合征”(IBS)两类。不管是胃部还是结肠,其功能紊乱都涉及小肠的功能,肠道功能紊乱时表现的疼痛、腹泻等均与肠的运动有关。
从神经生物学看,情绪包括两条通路:一条为情感通路,涉及皮质系统,用以察觉引起情感(愉快或不愉快)过程的环境因素;另一条为动作通路,涉及皮质下的神经系统,主要是整合情感被激活后的生理活动(自主性内脏活动)和行为反应,内脏活动变化是情绪状态变化的明显特征。
, http://www.100md.com
小肠上接胃的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在消化食物时,小肠的运动形式有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及蠕动。在消化间期或禁食期,小肠呈现周期性变化,即从十二指肠开始向下端移行,每一周期持续大约一个半小时。而精神紧张可改变肠道的这一运动规律。
此现象的具体机制不明,已知迷走神经兴奋可使周期缩短,肠黏膜中释放的胃动素也可诱发此种运动。
临床观察发现,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空肠的“离散的成簇收缩波”和回肠的“延长的推进性收缩波”增多与痉挛性疼痛相一致。另外,回肠下端有巨大移行性收缩波时,正常人有17%可发生腹痛,而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发生腹痛的比例高达61%。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激惹综合征患者肠道的痛阈低于正常人,故敏感度增加,这种异常加上“离散的成簇收缩波”就会产生痉挛性疼痛,而精神压力、焦虑可使其加重。
在心理应激或有情绪变化时,并非人人都会“痛断肠”,而那些肠道本身已处在异常的边缘(用当前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处在“亚健康”状态)的人,当意外事件、家庭矛盾等应激情境或情绪紧张引起小肠和结肠的动力学改变时,他们就会发生疼痛。因此,通过认知疗法(向病人介绍有关知识、解除精神负担),并针对患者的症状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疼痛。
至于情绪会导致肠道动力学变化的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从生理学来看,肠管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及壁内神经丛的影响,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壁内神经丛有调节作用。一般情况下,副交感神经能加强肠运动,交感神经则抑制肠运动,但这种效果还要视肠道平滑肌当时的机能状态而定,如肠肌紧张性高,则交感、副交感神经都引起抑制,而当肠紧张性低时,则交感、副交感神经都会引起运动增强。此外,壁内神经丛也有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元,小肠内还有许多内分泌细胞通过释放十余种肽类激素调节肠的分泌和运动。
因此,当你感觉肠道不舒服时,一定要看一下自己的情绪是否出了问题,而如果要保持胃肠道的健康,首先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百拇医药(苏州大学教授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