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防治春季流行病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病毒、细菌同时活跃起来,一些传染病也在悄悄地开始传播。春季最常见的传染病有:风疹、手足口综合征、猩红热、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等。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妊娠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患病期间可应用清热祛风中药治疗,同时多饮开水,也可用鲜芦根、金银花煎汤代茶饮。
手足口综合征是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主要特点为口腔内、手心、足心出现斑丘疹,疱疹伴有疼感,也有臀部出现皮疹者。具有上感的症状,伴有发烧,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患儿主要因口腔内疱疹破后形成溃疡,十分痛苦,影响进食。中医治疗以清热解表化湿毒疗法。应注意看护儿童避免搔抓后引起局部感染。该病病情较轻,一般愈后良好。
, 百拇医药
猩红热是由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传播,发热伴发全身猩红色皮疹为特点。临床典型的病例已很罕见,在开始时常见发烧及化脓性扁桃体发炎,1~2天后全身皮肤潮红且见猩红色密集疹点,口周因无皮疹形成苍白圈,3~4天后舌苔呈剥脱,舌面光红有刺称为杨梅舌,皮疹消退后出现皮肤脱屑。患儿血象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患病后应注意查尿常规,观察肾脏情况。治疗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西药注射青霉素,中医常用辛凉宣透,清热解毒疗法,患病期间最好卧床休息。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0岁以内的小儿多发,但任何年龄均可受传染,临床以发烧多见,皮肤可同时见到丘疹、疱疹、结痂三期皮损为特征,伴有上感症状。患者出现上感症状,一天左右可出现丘疱疹,疹色红,疱浆清,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结痂脱落后不留痕。中医治疗一般用疏表清热解毒疗法,对合并有感染者可外用黄连膏涂于患处。一般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病毒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其以腮部的肿大为特点又称为“痄腮”、“大头瘟”。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症状。通常在发病当天或次日先由一侧腮腺漫肿,然后波及对侧,也有的始终局限于单侧发病。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肿胀疼痛,边缘不清,皮肤微热,有压痛。口腔内的腮腺开口常常红肿,整个病程大约1~2周。该病有少数病例可合并睾丸炎、腮腺炎、脑炎。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潜伏期7~21天,发病前一周至腮肿消退时都有传染性。患病期间禁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刺激腺体分泌加重腮肿及疼痛,还会由于腺液增加阻塞淋巴肿胀的腮腺开口造成合并症。腮肿可外敷芙蓉膏或用鲜马齿苋适量捣烂后外敷,消肿止疼效果都很好。中医治疗一般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法。
病毒性肝炎春季主要是预防甲型肝炎,因该病是由消化道传播,潜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发热、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的症状。不典型病例则刚发病时的症状与上感很相近,应注意观察。需及时隔离,及早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百拇医药
风疹由风疹病毒引起,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它与麻疹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体温在38℃左右,一般发烧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疹形细小,且分布稀疏,经过3天左右自然消失。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特征。如果孕妇在早期妊娠感染本病,可导致胎儿畸形。患病期间可应用清热祛风中药治疗,同时多饮开水,也可用鲜芦根、金银花煎汤代茶饮。
手足口综合征是病毒引起的儿童急性传染病,主要特点为口腔内、手心、足心出现斑丘疹,疱疹伴有疼感,也有臀部出现皮疹者。具有上感的症状,伴有发烧,病程一般在一周左右。患儿主要因口腔内疱疹破后形成溃疡,十分痛苦,影响进食。中医治疗以清热解表化湿毒疗法。应注意看护儿童避免搔抓后引起局部感染。该病病情较轻,一般愈后良好。
, 百拇医药
猩红热是由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以空气飞沫传播,发热伴发全身猩红色皮疹为特点。临床典型的病例已很罕见,在开始时常见发烧及化脓性扁桃体发炎,1~2天后全身皮肤潮红且见猩红色密集疹点,口周因无皮疹形成苍白圈,3~4天后舌苔呈剥脱,舌面光红有刺称为杨梅舌,皮疹消退后出现皮肤脱屑。患儿血象高,分类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患病后应注意查尿常规,观察肾脏情况。治疗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西药注射青霉素,中医常用辛凉宣透,清热解毒疗法,患病期间最好卧床休息。
水痘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10岁以内的小儿多发,但任何年龄均可受传染,临床以发烧多见,皮肤可同时见到丘疹、疱疹、结痂三期皮损为特征,伴有上感症状。患者出现上感症状,一天左右可出现丘疱疹,疹色红,疱浆清,此起彼伏以躯干为多,结痂脱落后不留痕。中医治疗一般用疏表清热解毒疗法,对合并有感染者可外用黄连膏涂于患处。一般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即可。
流行性腮腺炎由腮腺病毒引起,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其以腮部的肿大为特点又称为“痄腮”、“大头瘟”。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主要症状。通常在发病当天或次日先由一侧腮腺漫肿,然后波及对侧,也有的始终局限于单侧发病。以耳垂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肿胀疼痛,边缘不清,皮肤微热,有压痛。口腔内的腮腺开口常常红肿,整个病程大约1~2周。该病有少数病例可合并睾丸炎、腮腺炎、脑炎。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潜伏期7~21天,发病前一周至腮肿消退时都有传染性。患病期间禁食刺激性食物,尤其是酸性食物,酸性食物刺激腺体分泌加重腮肿及疼痛,还会由于腺液增加阻塞淋巴肿胀的腮腺开口造成合并症。腮肿可外敷芙蓉膏或用鲜马齿苋适量捣烂后外敷,消肿止疼效果都很好。中医治疗一般采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法。
病毒性肝炎春季主要是预防甲型肝炎,因该病是由消化道传播,潜伏期短,一般2~6周,急性起病。多有发热、黄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的症状。不典型病例则刚发病时的症状与上感很相近,应注意观察。需及时隔离,及早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