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其他病症
编号:10161153
药物依赖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药物依赖原名药瘾系指长期或反复服用某种药物,从而产生个体在精神上和躯体上对该药的依赖性。为了获得服药后精神上的快感,或避免断药后产生的痛苦,虽无医疗上的需要,而"被迫"持续或周期性地强烈要求再用此药。

    【特征】

    可能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很多,主要包括镇静催眠药、镇痛药、麻醉药、兴奋药及拟精神病性药物等。各种药物依赖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精神依赖性 病人不顾药物的作用和后果,在精神上依赖于药物,要求持续用药。

    (二)躯体依赖性 病人在断药时产生躯体症状(即戒断症状),其表现恰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为此而强制性地要求用药。

    (三)药物的耐受性 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效应逐渐下降,若要取得满意而足够的药理效应,必须增加剂量。药量越用越大,可高达常用量的数倍或数十倍。
, 百拇医药
    (四)对个人及社会的不良影响 长期用药可导致营养不良、代谢障碍、慢性中毒和机体抵抗力的削弱以及人格改变,如失去进取心、缺乏责任感、道德败坏,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病因】

    造成药物依赖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和医源性因素。染上药瘾的患者,常有个性或素质上的缺陷,一旦成瘾,便不能自拔。医生滥开处方,长期连续服药,药品管理欠妥,也易促成药物依赖的发生。此外,药物依赖的产生与药物本身药理特点有关。多数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具有中枢神经的药理作用,有产生情绪欣快的效应,解除紧张焦虑的作用,也有能改变人们的意识、感知和思维,产生某些奇突的或飘飘欲仙的体验。为了追求以上这些目的而经常用药,便形成药物依赖。由于这些药物多数具有神经递质的阻断或兴奋作用,大量或长期服用后,可产生化学性去神经或超敏感作用,如继续使用原剂量的药物,便不足以产生相等作用;停用药物,则由于递质的阻断或兴奋作用的突然消除,而产生戒断症状。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目前我国所见的药物依赖以镇静催眠药较多,也偶见镇痛药物依赖。

    (一)镇静催眠药依赖 我国早期使用的这类药物包括巴比妥类和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其中以安眠酮、导眠能、安宁、速可眠等最易产生依赖性,现已基本上被淘汰,很少处方。目前广泛应用的各种苯二氮卓类药物,仍有潜在的药物依赖危险,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警惕。交叉耐受性较常见,有不少患者可同时存在多种药物依赖。镇静催眠药依赖的戒断症状大致相似。精神症状包括焦虑、不宁、抑郁、失眠、注意涣散、乏力倦怠等,重者可产生幻觉妄想或谵妄状态。躯体方面可出现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疼痛、发热、震颤、癫痫发作。这类症状在停药后1~3天内发生,7~14天后逐渐消退。少数特别严重者可发生心律失常、心血管性虚脱及类似脑病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二)镇痛药物依赖 本类药物包括吗啡、鸦片、海洛因、度冷丁、可待因、美沙酮(methadone)、镇痛新(pentocine)等。本组药物的精神及躯体依赖性和耐受性均极易产生,常用剂量连续使用二周即可成瘾,其中以海洛因的依赖作用最强,美沙酮的依赖作用最弱。戒断症状在停药4~16小时出现,第二、三天达高峰,可持续一周左右,少数可迁延数月。主要表现为失眠或嗜睡、食欲不振、焦虑、抑郁、打呵欠、流泪流涕、出汗、战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肌肉抽动和皮肤感觉异常。严重者可产生意识障碍、兴奋躁动、癫痫发作、循环或心力衰竭等。常用镇痛药APC依赖亦有报告。

    【治疗说明】

    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治疗包括三个方面:戒断药物、处理戒断症状和治疗可能存在的慢性中毒和躯体并发症。戒断可采取剂量递减法。镇静催眠药依赖也可用既不易成瘾,又具催眠镇静作用的氯丙嗪作替代药物;镇痛药依赖在国外应用美沙酮替代疗法,此法虽为病人易于接受,但美沙酮本身可致依赖性。为了预防药物依赖的形成,医生处方时应注意药物成瘾的可能性。本组药物均不宜长期应用,必要时可间歇轮替用药。在临床上更不应该把镇静药物当作安慰剂使用。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可有助于减少或减轻戒断症状。药物戒断后,仍应对患者进行教育,肯定成绩,树立信心,坚持停药,防止再染。,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