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内 科 > 感染与传染病学
编号:10161498
阿米巴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阿米巴病(Amoebiasis)是由溶组织阿米 巴原虫所引起的疾病。在人体内最常侵犯的部位是结肠粘膜,原虫在该处形成溃疡而引起阿米巴痢疾。易迁延为慢性,有复发倾向。肠外侵犯以肝脏为多。

    【病因】

    病原体是溶组织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可分滋养体和包囊两期。

    滋养体 直径为20~40μm,形态不规则,其细胞浆分内外层,外浆层透明;内浆层呈颗粒状,有细胞核和吞食的红细胞。由外浆层伸出伪足,内浆随即涌进,而使足体向前,新鲜状态下活动甚剧。可于病人稀便及肠组织中查见。

    包囊期 如果滋养体不能侵入肠组织,则在肠腔内形成包囊,由粪便排出,大小约3.5~20μm,含有1~4个核,核的构造同滋养体。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一般温度中能生存2~4周。
, http://www.100md.com
    生活史 寄生在人体结肠腔内,不须转换宿主。成熟的四核包囊具有感染性,通过污染的食物、饮水进入人的消化道,不受胃液影响,直至小肠下段由于胰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囊壁变薄,虫体开始活动而脱囊变成一个含有四核的小阿米巴。继续分裂繁殖,侵犯组织形成包囊排出。随被污染的饮食重新进入新宿主,继续其人体内发育。因此其生活史基本形式是包囊→小滋养体→包囊(图23-30)。

    【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很广,我国各地均有,感染率因地区而不同。小儿随年龄渐长而感染率渐增,发病高峰在10~14岁,可高达12.2%,但新生儿也有患先天性感染者。带囊者和慢性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发病机制】

    一般情况下,溶组织阿米巴在肠腔中呈共栖状态,90%是结肠感染溶组织内阿米巴的带虫者,并不侵犯肠壁组织,当宿主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减退,有继发肠道细菌感染或存在其他增强虫体致病力因素时,溶组织内阿米巴则显示明显的侵袭性,导致临床发病。原虫侵入部位主要在大肠,有时可侵犯回肠,而以粪便停留较久的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与直肠为多。病变轻者在粘膜有充血、水肿,或浅溃疡。重者可见多数底大、口小如烧瓶样的溃疡。在溃疡内容易找到阿米巴原虫。溃疡之间的粘膜多正常。病变部位易有血栓形成、瘀点性出血以及坏死,乃由于小血管的破坏,故排出物中含红细胞或可引起大量肠出血。严重病变可穿破浆膜层,而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慢性期其特点为肠粘膜上皮增生,溃疡底出现肉芽组织,周围有纤维增生,使肠壁增厚、狭窄。结缔组织反应过强易发生粘连,或形成阿米巴瘤。如原虫进入门静脉至肝脏可引起肝炎或肝脓肿。当肝脓肿破裂时可导致脓胸,膈下脓肿或其它并发症。
, 百拇医药
    【临床表现】

    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取决于阿米巴原虫所侵犯的组织和器官。肠道是最常见的初发病变部位,迁徙性感染可遍及全身各个部位。大致分肠道内和肠道外。原虫侵入大肠后引起以痢疾为主的症状。潜伏期一周至数月不等。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只有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一般发病轻缓,先诉腹痛,继而排便,表面带有少量粘液及血液,典型者如猪肝酱样,里急后重不显著,每天大便5~6次。如病变以回盲部为主,则可便秘,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程迁延较久。偶有急性者,发热、便带血,甚似细菌性痢疾,每天便数10次以上,体温高达39℃左右,下腹部有压痛,数天后急性症状渐缓和,10~20天后自行痊愈,亦有发展成慢性病变,随时可转成急性发作,迁延多年致结肠壁增厚。白细胞总数略有增高,无嗜酸细胞增多,新生儿往往表现为脓毒血型,在许多内脏中形成多发小脓肿。

    【诊断说明】

    根据临床症状,肠阿米巴病仍以粪便中找到阿米巴原虫为最可靠依据。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比其他肠阿米巴的活动快,且其原浆内含被吞噬的红细胞。送检的粪便标本务必要新鲜,挑选含有粘液、脓血部分,至少送检4~6次,反复检查才能找到滋养体。成形便先用生理盐水涂片,再覆盖小玻片,从小片边缘滴入碘液(配制方法:碘4g,碘化钾6g蒸馏水100ml)染色包囊,便于鉴别细胞核的特征和数目。可见包囊呈黄色、圆形,内含有1~4个透明的细胞核,核中央有小核仁。结肠阿米巴的包囊则有8个核,易于鉴别。如结果阴性,可行直肠指检,稍加用力,拭取粘液作镜检,阳性率可提高。粪检前勿服抗生素、抗原虫药、矿物油、制酸剂、止泻剂等以免影响检出率。同样钡灌肠及钡餐X线造影,最好在反复检查大便后再施行。
, http://www.100md.com
    粪便检查屡为阴性而临床不能排除本病时,可作阿米巴培养。或用乙状结肠镜直接观查粘膜溃疡,必要时可采取标本作镜检。

    对肠外阿米巴病诊断有困难时,可用超声波检查,并可采用免疫学诊断法,如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沉淀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肝脓肿阳性率90%~100%,阿米巴痢疾为80%~95%。还有酶联诊断阿米巴病,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阿米巴病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鉴别诊断】

    细菌性痢疾 起病急,全身症状重,大便次数多、量少、脓多、血少,里急后重明显,便培养可得痢疾杆菌。

    其他疾病 肠外阿米巴病小儿较少见,因此易漏诊。肝阿米巴病应与胆道蛔虫症、胆囊炎、细菌性肝脓肿及膈下脓肿等鉴别。

    【治疗说明】
, 百拇医药
    七十年代以前,主要用吐根素和卡巴砷,即时疗效达98.34%。七十年代以后以灭滴灵为主。

    一般治疗 给容易消化的饮食,并供给足量的营养和维生素。

    各型阿米巴病的治疗用药原则

    1.阿米巴痢疾的治疗

    (1)急性期病例:原则上采用作用于肠道和肠壁的药物,同时加用抗组织中阿米巴药物。

    ①甲硝哒唑(灭滴灵)(metronidazol,flagyly):为首选药,儿童剂量为每天35~50mg/kg,每天最大量为2250mg,分3次口服,连服5~7天为一疗程。大剂量可致畸、致癌变等。

    ②重型阿米巴痢疾,不能服药者,可用吐根碱,以迅速控制急性发作,同时并用抗生素,以抑制肠道内细菌。吐根碱剂量为:2~5岁每次5~20mg,5~10岁30~45mg,每天1次,常作深层皮下注射。也可按1mg/kg计算,分1~2次注射,若无不良反应可继用8~10天。年幼或兼患其他重病者,或并发营养不良,贫血者,开始量宜小,以后逐渐加大。每次用药前测血压和脉搏。经吐根碱治疗急性症状消失后,可口服喹碘仿或其他碘剂,以肃清感染。
, http://www.100md.com
    ③中药鸦胆子:总量为每公斤体重鸦胆子仁三枚,分6~10天服完,每天剂量分3次,在饭后吞服。对急慢性阿米巴痢疾都有效。药源广,价廉,副作用小。在治疗期间同时能驱寄生在肠道的圆虫和绦虫。

    ④巴龙霉素:剂量每日2.5万~5万单位/kg,分3~4次服,以5~10天为一疗程,需2~3疗程,可与吐根碱同时应用。通过抑制肠道细菌而影响原虫的生长繁殖,故对肠道外阿米巴均不发生作用。

    (2)慢性期或复发病例的治疗:常用有机碘制剂。对复发病例可重复疗程,但重复疗程前须休息1周以上。

    ①喹碘仿(Chiniofon,药特灵):可口服也可灌肠。口服剂量每次为20~25mg/kg,每天3次,连服8~10天。灌肠剂量为1~2g,溶于100~200ml生理盐水内,作保留灌肠,每天1次,连用8~10天。口服和灌肠可间日交替,共治8~10天。

    ②氯碘喹(vioform):口服剂量每次10~20mg/kg,每天3~4次,连服10天。
, http://www.100md.com
    ③双碘酒(diodoquin):口服剂量为每次10~15mg/kg,每天2~3次,连服15~20天。

    以上碘制剂对阿米巴活动型及包囊均有效,但对肠道外感染无效。对慢性病人宜同时加用抗生素以控制继发性肠道细菌感染。

    2.阿米巴肝脓肿的治疗 以杀灭组织内原虫药物为主,辅以杀肠腔内原虫的药物以期根治。

    (1)甲硝哒唑(mefronidazole,flagyl灭滴灵):为首选。剂量35~50mg/kg·d,分3次口服,10天为一疗程。

    (2)磷酸氯喹(chloroquinephosphate):剂量为每次10mg/kg,每天2次,连服2天,以后每天减为1次,连服2周或更久。如氯喹无效,可用吐根碱。其他肠道外阿米巴病也多用氯喹或吐根碱,剂量均如上述。

, http://www.100md.com     以上两者可轮换应用,如有细菌性混合感染,可同时给予适当的抗生素。如有较大脓肿时,可同时在局部穿刺抽脓,加速病情的恢复,一般每3~5天穿刺1次,至脓液转稀、体温下降可停止。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

    3.胸、腹部阿米巴病的治疗 从痰液或局部脓液往往不易找到原虫,因此宜及早以特效药作试验治疗。一般可用吐根碱3天,或同时兼用灭滴灵或氯喹,如3天内热度下降,症状见轻,即可给予全程治疗。

    4.阿米巴包囊携带者的治疗 选用一种作用于肠腔阿米巴药物已足够,如灭滴灵、喹碘仿、氯碘喹或双碘喹。用法见上述。

    5.并发症的治疗 肠内外并发症均由阿米巴滋养体所造成,应选用速效、高效的药物如灭滴灵或氯喹、吐根碱,同时与一种肠腔内杀阿米巴药物联用。必须手术治疗者,应在抗阿米巴药物治疗下进行。同时给予抗生素及必要的对症处理。

    【并发症】
, 百拇医药
    1.肝脓肿及肝炎 出现弛张型高热,肝脏肿大,以右叶为多,右上腹压痛,白细胞增高。胸部透视可见右膈肌运动受限,甚至发生胸膜炎。从压痛最明显处穿刺能抽出牛奶咖啡样脓液,并能从脓汁中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脓肿破入胸腔可致脓胸、肺脓肿、右支气管肝瘘,亦可形成膈下脓肿及腹膜炎,病变蔓延到阑尾可致阑尾炎,症状与细菌性阑尾炎相似。

    2.肺脓肿及脑脓肿 偶见于血行播散的病儿,多在病程的终末期或见于幼婴自母亲传染者,病程迅速恶化。因此凡有家庭接触史的幼婴、新生儿,应及早检查粪便,以免延误诊断失去早期治疗机会,引起严重后果。

    3.腹膜炎 阿米巴性腹膜炎比较少见,其症状往往为阿米巴痢疾或阿米巴肝脓肿所掩盖,常易漏诊。必要时作诊断性腹腔穿刺,取得咖啡色粘稠脓液,可检出阿米巴原虫。

    【预后说明】

    阿米巴感染的总死亡率为2.2%,其中由于肝脓肿、肺、脑、胸腔、心包并发症者占多数。由于肠道阿米巴病而致肠穿孔或肠坏死者,仅属少数。估计每100个肠病中有1个并发肝脓肿,其病死率为10%。

    【预防说明】

    应与其他肠道感染的预防工作共同进行,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适当处理粪便;②食前洗手;③水果和生吃的蔬菜要洗净;④有阿米巴包囊者必须治疗,特别是与患儿同居者更应积极治疗,以肃清病原;⑤在流行地区对群众应加强卫生宣教,消灭苍蝇和蟑螂的孳生地,加强水源的管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