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血管发育不良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肠道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AD)又称动静脉畸形或血管扩张症,以下消化道慢性失血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
AD病因未明。Boley等认为属获得性,且是老年退行性病变。大多数病人在70~90岁才被诊断。其粘膜病变基础是粘膜下静脉进入肌层时,受肌肉收缩的影响,使静脉血流呈间断性阻断,于是扩张、迂曲、逐渐发展至粘膜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功能丧失,造成小动静脉直接沟通。由于盲、升结肠的肠腔直径最大,肠壁张力最强,所以大多数病变(54%~100%)位于盲、升结肠,但也可位于其他部位,有报道,横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的孤立病变分别高达21%,24%和34%,而且40%~75%病人有多发病灶,大约有11%患者同时存在小肠病变。有1/3上消化道AD患者同时伴有结肠病变。本病也可发生在年轻人,Richardson报道年龄最小者仅3岁,提示AD也可能是先天性的。
Moore将本病分为3型。I型: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as),好发于老年人,位于右半结肠。常看不到和触不到,系退行性改变。Ⅱ型: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好发于年青人,可见于肠道任何部位,病变较大,可看到和触到,可能系先天性。Ⅲ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Weber-Rendu综合征),位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病变呈点状血管瘤样损害。Dennis提出了第Ⅳ型,是继发于肠道其它病变,尤其是炎症性肠病,可能是由于炎症纤维化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所致。
AD的临床特点是反复黑便和贫血,出血呈间歇性、自限性。出血量多少不一。如结肠AD可表现为血便、黑粪、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缺铁性贫血。
AD的诊断困难,延误诊断的时间平均为8~40月。对慢性失血性贫血或有间断的出血而常规检查和手术未能作出诊断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钡剂检查常不能作出诊断,剖腹探查也易漏诊。血管造影和内镜检查有诊断价值。对大量出血病人,血管造影为首选,其表现有:①肠壁内静脉扩张、扭曲、排空延迟,示粘膜下静脉扩张;②动脉分支末端造影剂聚集成簇丛状,表明粘膜层小静脉、毛细血管受累;③动静脉沟通时,则静脉早期充盈、扩大,其动脉也显影,呈现"双轨征"。动脉造影虽能检出血管病变,但要确定它是出血的原因则需在肠腔内看到外溢的造影剂。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60%。内镜可见病变平坦或稍高出粘膜,红色,一般为2~10mm,圆形、星状或有明显的蕨样边缘,可有显著的供血血管。术中小肠镜对病变的检出率为75%~100%。内镜检出病变而且有活动性出血或有粘附的血块才是AD引起出血的依据。
AD患者常有反复出血伴慢性贫血,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有用雌激素治疗AD使出血减少或停止的报道,但疗效不肯定。经内镜电凝、注射硬化剂、及激光等有很好的疗效。, 百拇医药
肠道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AD)又称动静脉畸形或血管扩张症,以下消化道慢性失血和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
AD病因未明。Boley等认为属获得性,且是老年退行性病变。大多数病人在70~90岁才被诊断。其粘膜病变基础是粘膜下静脉进入肌层时,受肌肉收缩的影响,使静脉血流呈间断性阻断,于是扩张、迂曲、逐渐发展至粘膜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功能丧失,造成小动静脉直接沟通。由于盲、升结肠的肠腔直径最大,肠壁张力最强,所以大多数病变(54%~100%)位于盲、升结肠,但也可位于其他部位,有报道,横结肠、左半结肠和直肠的孤立病变分别高达21%,24%和34%,而且40%~75%病人有多发病灶,大约有11%患者同时存在小肠病变。有1/3上消化道AD患者同时伴有结肠病变。本病也可发生在年轻人,Richardson报道年龄最小者仅3岁,提示AD也可能是先天性的。
Moore将本病分为3型。I型:血管扩张(telangiectasias),好发于老年人,位于右半结肠。常看不到和触不到,系退行性改变。Ⅱ型: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好发于年青人,可见于肠道任何部位,病变较大,可看到和触到,可能系先天性。Ⅲ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Osler-Weber-Rendu综合征),位于胃肠道任何部位,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病变呈点状血管瘤样损害。Dennis提出了第Ⅳ型,是继发于肠道其它病变,尤其是炎症性肠病,可能是由于炎症纤维化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所致。
AD的临床特点是反复黑便和贫血,出血呈间歇性、自限性。出血量多少不一。如结肠AD可表现为血便、黑粪、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和缺铁性贫血。
AD的诊断困难,延误诊断的时间平均为8~40月。对慢性失血性贫血或有间断的出血而常规检查和手术未能作出诊断者应高度怀疑本病。钡剂检查常不能作出诊断,剖腹探查也易漏诊。血管造影和内镜检查有诊断价值。对大量出血病人,血管造影为首选,其表现有:①肠壁内静脉扩张、扭曲、排空延迟,示粘膜下静脉扩张;②动脉分支末端造影剂聚集成簇丛状,表明粘膜层小静脉、毛细血管受累;③动静脉沟通时,则静脉早期充盈、扩大,其动脉也显影,呈现"双轨征"。动脉造影虽能检出血管病变,但要确定它是出血的原因则需在肠腔内看到外溢的造影剂。内镜检查的阳性率为60%。内镜可见病变平坦或稍高出粘膜,红色,一般为2~10mm,圆形、星状或有明显的蕨样边缘,可有显著的供血血管。术中小肠镜对病变的检出率为75%~100%。内镜检出病变而且有活动性出血或有粘附的血块才是AD引起出血的依据。
AD患者常有反复出血伴慢性贫血,一旦确诊应手术治疗。有用雌激素治疗AD使出血减少或停止的报道,但疗效不肯定。经内镜电凝、注射硬化剂、及激光等有很好的疗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