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4581
窦性心律失常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是一种正常的代偿性反应,出现在发热、哭闹、运动或情绪紧张时。婴儿每分钟心率在140次以上,1~6岁每分钟120次以上,6岁以上每分钟在100次以上,P波为窦性,为窦性心动过速(图26-73(1))。若发生在睡眠时,则应详细检查其原因,如贫血、慢性传染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风湿热、心力衰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应用肾上腺素或阿托品等。婴儿在烦躁、哭闹时,窦性心动过速可达每分钟220次,心电图可出现T波与P波重叠或融合,须与阵发性心动过速相鉴别。但窦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为逐渐增快的,P-P间隔略有不匀齐,刺激迷走神经、压迫颈动脉窦可使心率稍减慢,而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的特点,P-P间隔十分匀齐,压迫颈动脉窦则终止发作或无效。如能见到发作时的房性过早搏动,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可资鉴别。可根据病因治疗或加用镇静剂。对心力衰竭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毛地黄类药物可控制心力衰竭而减慢心率,而对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则无效。心得安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心动过速效果较好。

    窦性心动过缓

    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sinusbradycardia)。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小儿,运动员,也可见于伤寒、阻塞性黄疸病等。在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如脑出血、脑肿瘤及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应用毛地黄、利血平时,心率也可缓慢(图26-73(2))。持久性心动过缓可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之早期症状,应密切观察。详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性心律不齐及游走心律

    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指脉搏在吸气时加速而在呼气时减慢,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生理现象。早产儿多见。此现象在心动过缓时较多见,但在发热、运动或服阿托品之后,就会消失。少数病例心律不齐较明显,可疑为第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或过早搏动,应做心电图以鉴别(见图26-73(2))。游走心律在儿科多见,为窦房结起搏点在窦房结内或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游走不定,P波形态及P-R间期呈周期性改变,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其临床意义同窦性心律不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