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外 科 > 创伤及骨科学
编号:10164695
骨包虫病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概述】

    骨包虫病是指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骨骼中,所产生的临床症状。人进食有虫卵污染的食物后,在小肠放出六钩蚴,穿过肠壁,由门静脉入肝脏,约有75%的六钩蚴停留在肝脏,其余的再通过右心入肺,又有15%左右在肺内停留。所以仅有很少一部分的六钩蚴进入全身循环,在骨、脑以及其他部位产生病灶。实际上,病人做了犬绦虫的中间宿主。

    【病因】

    在畜牧区发病较多,直接与狗或羊等接触是传染本病的主要方式。由于交通的发达,本病在非牧区亦可发现。骨包虫病的发病率占全部包囊虫病的1~2%。由于包囊虫在骨内生长缓慢,大约要10~20年后才产生症状。所以很多病人在儿童期受感染,要到30~50岁才发病。据统计骨的发病率:骨盆36%、脊柱29%、股骨17%、肱骨10%、胫骨9%。

    【临床表现】

    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病理骨折,偶有截瘫。除非有继发感染,无窦道形成。骨折后连接困难。

    X线表现:为溶骨性病变。先表现为受累骨呈虫蛀样不规则的吸收,骨质稀疏。继而出现囊状透光区,如"葡萄状",在囊泡之间的骨纹理比较粗乱,有时可蔓延及整个骨干。病骨周围无骨膜反应及新骨形成为其特征。在晚期可发生病理骨折,亦可穿破皮肤而侵犯软组织。脊柱包囊虫病在早期只显示溶骨性破坏。常见于椎体前部而无椎间盘受累。晚期则亦可产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包囊虫病很容易合并继发感染,这时囊壁会产生白垩状退行性变或钙化。

    化验检查:①包囊皮内试验(Casoni)正确率可达90%以上,不但有诊断价值,还可以作为治疗效果的参考,但在牧区工作的人亦可以为阳性。②补体结合试验(Weinbeng)。③嗜酸性细胞计数增高等。

    【病理说明】

    病变常为原发性。棘球蚴由血流带至骨骼。病变自松质骨或骨髓腔开始,在长骨则病变大多由于骺端开始。由于骨质坚硬,骨内的空隙又狭小,因此包囊虫不可能像在肝、肺部那样发展成圆形的大囊,而只能沿髓腔或骨质薄弱部位,发展蔓延而成多房性包囊。其外围没有附加的纤维包膜,内面也没有典型的生发层,囊肿逐渐增大。骨皮质受压而萎缩,髓腔变宽,最后可穿破皮质,形成软组织包囊。亦可发生继发性感染及病理骨折,在脊柱则可产生截瘫。

    【诊断说明】

    诊断依据为:①流行区生活史,特别是与犬羊等经常接触者。②临床表现及X光显示骨多囊状膨胀性破坏,而无骨膜增生。③化验检查阳性。但由于本病少见,漏诊率高。在鉴别诊断方面应与骨巨细胞瘤,纤维性囊性骨炎及软骨肉瘤等区别。脊柱病变应与结核作区别。

    【治疗说明】

    彻底切除病骨是治疗的原则,但可能性很少。刮除植骨术是较常用的方法,但要注意子囊的扩散及术后继发感染的可能性甚大,有时只能考虑截肢。脊柱及骨盆的病变的治疗更难。Fontann介绍在刮除囊壁后用20%的石炭酸甘油涂擦囊腔,10分钟后再用90%酒精冲洗,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后第4天开始,每日经引流管注入20~30%高渗氯化钠溶液,效果甚好。原用福尔马林涂擦,有中毒的危险。

    预防是最重要的。本病的预后,决定于受累的部位及病变的程度,骨盆及脊柱的病变,预后较差。,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