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各科病症 > 疾病 > 儿科
编号:10165110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http://www.100md.com 大众医药网
     【病因】

    本病的遗传方式不一,也可根据此点分型。杜氏肌营养不良(Duchennemuscular dystrophy,DMD)是男性中最常见的X连锁致死性遗传病之一,临床上较轻型的BMD(Becker muscular dystrophy)为其等位基因型。DMD和BMD的发病率分别为30/10万和3/10万。三分之一的新生男婴患者是由于基因新生突变所引起。Mabry变易型(以发病特晚及残废较多为其特点)及Emery-Dreifuss变易型(以缺乏腓肠肌肥大及早出现挛缩和累及心肌为其特征)也均属此种遗传方式。此外,尚有肢带型(limbgirdle tyne,发病从肩带或骨盆带开始,仅在少数病例中出现腓肠肌肥大),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颜面、肩胛、上臂型(fasioscapulohumeral tyre)则多呈显性遗传。男孩比女孩多见,女孩发病较轻。尚有眼肌麻痹等少见型。

    【发病机制】

    近年来多数学者提出细胞膜学说,认为本病是由于遗传性肌细胞的某种代谢缺陷,致使细胞膜(肌纤维膜)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工作,证明,细胞膜Na+、K+及ATP酶活性均有下降。红细胞膜电子自旋共振研究提示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加,因而导致肌肉组织蛋白变性萎缩。生物化学研究证实,由于肌肉细胞膜通透性异常,酶从肌组织逸出,致使血清中出现大量原先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酶,如肌酸磷酸肌酶等。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表现】

    本病可分为如下数型。但病型混合不易区别的病例亦屡可见到。故病型的鉴别,只可作为参考。本章主要叙述杜氏肌营养不良。

    1.假性肥大型(又称Duchenne型又称杜氏型)此系最多见的病型,发病缓慢。自婴儿时期起病者甚少,一般在5~6岁以前开始发病(图36-3)。疾病初期,出现某些肌群的假性肥大,大都见于腓肠肌、冈下肌、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等。肌肥大的同时,往往其他部位肌肉出现萎缩现象。最后,假性肥大的肌群亦显萎缩。肌萎缩为进行性,病儿不断衰弱,能活至青春期以后者不多见。多数病儿死于心力衰竭或肺部感染。

    初发病时,通常渐觉下肢无力,步行摇摆(鸭形步态),容易倾跌。上楼梯困难为本病早期症候之一。由于大腿伸肌力弱,无力支撑躯干,必须一手扶楼梯的栏杆,另一手按压大腿,以助膝髋关节伸直。又病儿自仰卧位至直立位的动作甚为典型(图36-4),先翻身成俯卧位,次屈曲膝关节及髋关节,并用手支起躯干成俯跪位,然后以双手及双腿共同支持躯干,再用手按压膝部以辅助股四头肌力量的不足,如是身体呈深鞠躬位。以后将支持膝部的两手,逐渐沿大腿前方上移,以助伸直躯干,最后达于直立位置。上述动作称为Gower征,极少见于他病,几为本病的特殊征象,有时在多发性肌炎病例中亦可见到。但此种动作仅在本病的半程中见之,太轻或太重的病例不能见到。
, 百拇医药
    病儿在初期尚能平地步行。随后因跟腱挛缩,使两足下垂,故有平地步行困难。同时因大腿及骨盆部伸肌的日益力弱,直立时,腰椎明显前突。与下肢病变同时或较晚出现肩、臂肌群的力弱,若前锯肌、斜方肌与菱形肌虚弱无力,则举臂时肩胛骨内侧远离胸壁,宛如鸟翼,称翼状肩胛;若波及背阔肌,医护人员自其两腋下抬起病儿时,则病儿的两臂向上滑脱,使肩峰接近耳垂。少数病例初期先呈胸大肌萎缩,而易误诊为先天性胸大肌缺如。本病侵犯前膊肌、颜面肌者罕见。疾病晚期,下肢、躯干、髋、肩肌肉均萎缩,同时膝及前臂多因肌挛缩而发生屈曲畸形。此外,本病一些患儿可有智能低下。

    疾病初期腱反射存在,以后减弱,终至消失。无肌纤维性颤动,全身知觉及括约肌正常。肌肉兴奋性渐次衰减,但不呈变性反应。

    病情逐渐进行,于5~10年内日趋严重。并发肺炎等感染时更属危险。

    Becker型(BMD)少见,1957年首先由Becker报告,多在5~25岁缓慢起病,病情进展慢,智力多正常,心肌受累少,存活期较长。
, 百拇医药
    2.颜面、肩胛、上臂型 大都在幼儿期开始,有的在2岁以前发病。病态先见于颜面肌,特别是口轮匝肌及眼轮匝肌。颜面无表情,闭眼、举眉、皱额诸动作均有困难。肌萎缩顺序由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开始,向三角肌、冈下肌、冈上肌发展,最后侵犯骨盆及下肢肌群。

    3.青年性肌萎缩型(Mabry变易型)本型不多见,大都在青年期开始发病,以肩胛肌萎缩无力为主征,颜面肌不受害。病儿肩胛骨呈翼状位置,上肢不易举至头部以上。病程缓慢,往往于数年中不见显著的进展。

    4.单纯性遗传性挛缩型(Emery-Dreifuss变易型)本型稍多见,其遗传性质明显。发病年龄及被侵肌群均与假性肥大型相同,惟假性肌肥大缺如或不明显。

    5.肌营养不良眼肌麻痹型 本型属于常染色体显性或单纯隐性遗传,男女均可受累。发病年龄是从婴儿至60岁不等。眼睑下垂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随病情的进展,眼外肌可受累。晚期影响全部眼外肌,甚至出现眼球固定。多数病儿双侧受累,有复视者不多见。若为一侧受累则可伴复视。一些病人也可见面肌、眼轮匝肌、咀嚼肌和肩胛肌力弱和萎缩。病情进展缓慢,并可在不同阶段停止发展。
, 百拇医药
    6.肌营养不良强直型 本病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受累。疾病早期,面、颌、眼、颈及肢体远端肌肉出现无力和萎缩。受累肌肉可见肌强直。进而肢体和躯干受累。肌强直的特点是肌肉在自主活动或受电刺激后,肌肉不能立刻松弛而呈持续性收缩,临床上可用握拳后伸指迟缓加以证实,寒冷也可使肌强直加重,作重复动作可使肌强直程度有所减轻。尚可见白内障、前额脱发和睾丸萎缩等变性。智力低下也常见,心电图显示有各种传导障碍,说明有心脏受累。

    7.肌营养不良婴儿型 本型少见,病儿生后不久即可发病。由于迅速和进行性肌无力,病儿可在生后2~6岁死亡。

    8.肌营养不良远端型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均可发病。病儿最初表现肢体远端肌肉受累,2岁时可见对称性足下垂。如手的小肌肉受累,可表现为手无力和萎缩。18岁后疾病可静止。
, http://www.100md.com
    【病理变化】

    各型的病理变化大致相同,可见结缔组织增生,肌纤维萎缩或消失。肌纤维横断面失去原有的多角形,或呈膨大,或呈有的缩小,形态极不一致。许多肌纤维呈嗜酸性染色,内部结构不清,或有透明变性。临床症状尚不明显的早期病例,其肌肉的病理变化已相当显著。

    【诊断说明】

    临床诊断此症须注意下列数点:①病肌先累及四肢近端肌群,两侧对称;②有假性肌肥大;③皮肤知觉正常,腱反射不亢进,无肌纤维性颤动;④病情持续进行,但甚缓慢;⑤家族中有相同患者;⑥肌电图可用以区别肌肉疾患和神经疾患,但不能鉴别本病的不同型别。

    1.血清酶检查 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在病程早期即可增高,可高达正常的10~15倍,此点有助于早期诊断。随着病情进展,至病程晚期,CPK逐渐减低,甚至正常。此外,血清中醛缩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等活性均升高,但并非肌病的特异性改变,亦不很敏感。取血作酶检查时,须在肌活检取样之前,因取活组织时可使酶释放而增加其血中含量。反之,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法可使血清酶值减少。
, http://www.100md.com
    2.肌电图检查 具有典型肌原性受损的肌电图表现,用针电极检查股四头肌、三角肌,静止时可见纤颤波及正锐波,小力收缩时可见时限缩短,波幅减低,多相波增多,大力收缩时可见干扰相或病理干扰相。

    3. 肌肉活体组织检查 组织学改变主要为肌纤维肿胀,细胞核增大及数目增多,肌

    维相继有透明变性,萎缩或消失以至肌纤维减少,大小不等。肌纤维之间有脂肪沉积和结缔组织。

    4.其他 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部X线检查等,能早期发现本病患儿心脏受累。良基因缺失已获得满意结果。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遗传病的基因诊断。国内马生林等人报道,首先应用5对引物的多重PCR技术筛查51例DMD患者,结果发现21例有基因缺失,缺失检出率为41.2%。然后对用5对引物的多重PCR未能检出缺失的样品再进行4对引物的多重PCR检测,又发现4例缺失,其缺失检出率为7.8%。总缺失检出率为49%(25/51),占用cDNA探针检出缺失型的81.7%,与Chamberlain等文献检测结果一致,表明中国人DMD患者的缺失分布特点与白种人相似。因此,多重PCR与Southern印迹杂交法相比,省时、省力,且所需的样品量很少,更适合于产前诊断。易临床推广应用。
, 百拇医药
    5.基因携带者的检出 首先根据患儿家系的调查,区分肯定携带者。拟诊携带者及可疑携带者。做为携带者的诊断依据,除病史中有近端肌无力,甚至腓肠肌肥大外,当前较实用和可行的检测法是血清酶的测定,如肌酸磷酸肌酶,但其值可受年龄、活动、妊娠等因素影响,所以要用其平均值来决定。此外,尚可结合肌电图和/或肌活检分析。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脊髓性进行性肌萎缩婴儿型 大都表现为家族性,间或散发存在。通常在生后第1年以内,特别在第1年的后半期开始发病。发病常先自骨盆肌及躯干肌开始,两侧对称。其次波及肩胛、颈、上臂、大腿部的肌群,以后侵及小腿肌及前臂肌。手、足被侵犯者较少。面肌无恙。重症可见全身肌肉萎缩与衰弱无力,甚至完全不能运动。有时病变波及延髓,可致呼吸肌麻痹。病变的肌肉有时呈纤维性颤动,深部反射减退或消失。对于电流刺激的兴奋性减退,或呈部分的变性反应。皮肤感觉一般无障碍。智力正常。发病后病情不断恶化,一般无停止或缓解期(详见神经疾病篇遗传性疾病章)。
, http://www.100md.com
    2.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 有明显的家族史。真正原因尚未明了。病变部位不定,可在末梢神经,亦可在脊髓内。所谓进行性神经性肌萎缩并非指狭义的末梢神经病变而言。

    发病通常在6岁以后,徐徐自四肢特别是下肢末端(膝部以下)肌肉发病,(足母)长伸肌,趾长伸肌、胫前肌常首先萎缩,次及腓骨肌群。上述肌肉的无力,致两足不能背伸而呈下垂畸形,以致妨碍步行。为了代偿这种困难,病儿步行时必须高抬脚,形成所谓"上楼梯"的步态。除上述症状外,患儿往往有不同的足部畸形,如马蹄内翻足、弓形足、爪形足等。手及前臂肌的萎缩也常见。少数病例只见手的肌萎缩而不侵及下肢。大腿、躯干、肩部、上臂诸肌常发育良好。腱反射初起减退,以后消失。本症无假性肌肥大,肌纤维颤动或有或无。皮肤知觉正常或减退,或有异常感觉,如放射性疼痛等。偶有血管运动神经障碍,括约肌力正常。病变肌群对于电流刺激反应减退或呈变性反应。

    本病病程极慢,不危及生命,直接因本病而死亡者不多见。步行困难的病例需矫形外科治疗。
, http://www.100md.com
    3.多发性肌炎 是一表现为慢性或亚急性进行性病变;主要影响肢带、颈与咽部肌肉的非遗传性疾病。根据起病缓慢,以肌无力与进行性肌僵硬伴肌痛为主;而无皮肤症状,血沉增快,血清酶增高等,可初步诊断本病。必要时进行肌电图检查与肌肉活检以助诊断。

    【治疗说明】

    1.一般疗法 为保持肌肉功能及预防挛缩,进行适度运动甚为重要,不宜久卧床上。对症治疗包括肌肉、关节的被动运动和按摩并防止并发症。按摩可保持并增进肌力,有的晚期病例则需矫形外科治疗。甘氨酸、谷氨酸、维生素E及激素等均无肯定效果。

    2.中医疗法 在祖国医书中的痿证与本病相似,是指肢体肌肉弛缓、手足痿软无力而言,一般无疼痛的自觉症状,治以补益肝肾、强状筋骨法,常用鹿角胶丸方加减。

    【预后说明】

    假性肥大型预后极差,除个别病例外,12岁以后多发展为不同程度的残疾,需用拐杖或轮椅才能行动。良性(Becker型)者则起病较晚,平均发病年龄为11岁(3~25岁),进展较慢,在15岁时仍可在扶助下缓慢上楼,步行困难多发生在16岁以后;寿命亦较假性肥大型患儿长,绝大多数能活到20岁以上,而假性肥大型仅少数超过20岁,往往因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谒而死亡。Mabry和Emery-Dreifuss型皆发展缓慢,可长期存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