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0008
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3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3期
     食管栅状血管末端为食管胃结合部

    Barrett食管检出率差别较大,主要与其定义不统一有关

    肠化生不是诊断BE的必需条件

    放大电子内镜将Barrett食管黏膜归纳成5种类型

    Barrett食管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胃黏膜从食管远端连续向食管近端口侧发展,以柱状上皮取代鳞状上皮。

    分类:日本食管疾患研究会1997年将BE分为三类:①未达全周性; ②全周性不足3 cm; ③全周性超过3 cm;

    2000年修订标准(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表1

    日本食管疾患研究会2000年修订标准


    1.

    Barrett黏膜:柱状上皮从胃至食管连续存在

    注:Barrett黏膜等同于食管柱状上皮化(columner-lined

    esophagus,CLE)

    2.

    Barrett黏膜的内镜诊断:

    内镜确定食管胃结合部(食管下部栅状血管的末端部位);

    证明有Barrett黏膜的存在
, 百拇医药
    注1:若栅状血管透见不清,参照以下所见:

    a.黏膜表面之差别黏膜纹理的界限

    b.胃黏膜皱襞的口侧端

    注2:Barrett黏膜的长度记录从食管胃结合部开始,测量Barrett黏膜的最长及最短距离,并记录。

    3.

    Barrett黏膜的分类:

    (1)Barrett黏膜呈全周性,>3

    cm者为BE,即长段BE (LSBE)

    (2)除(1)以外的Barrett黏膜全部称短段BE

, http://www.100md.com     (SSBE)

    以食管栅状血管末瑞为食管胃结合部的理论基础

    1965年Carvakh报告,在食管下部可见纵行栅状血管,后者在解剖学齿状线(SCJ)呈现从胃黏膜下向食管黏膜固有层移行成栅状,长约2.5 cm,然后向食管黏膜下层移行,栅状血管消失(见图1)。日本星原芳雄认为,食管裂孔、SCJ与食管下端栅状血管的关系如下:(1)栅状血管未越过食管裂孔;(2)栅状血管在食管裂孔的口侧,相当SCJ的口侧位置,80%的病例两者一致,因此可以认为栅状血管下端即为食管胃结合部。若食管裂孔口侧存在柱状上皮,且其下可见栅状血管即为Barrett黏膜,若不能透见则为食管裂孔疝,由此可在内镜下明确鉴别两者(见图2)。
, 百拇医药
    图1

    食管下部栅状血管移行模式图

    图2

    食管下端栅状血管鉴别食管裂孔疝模式图

    A.正常 B.BE C.食管裂孔疝

    D.食管裂孔疝伴BE

    关于食管胃结合部诊断方法学,当栅状血管下端与SCJ有轻微不一致,是否也称其为Barrett黏膜,尚有不同意见。这是定义的问题,而不能认为是本质上的问题。有人提出其是否为超短段BE(uktra 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但对其临床意义及发生机制尚不清楚。

    Barrett食管的检出率
, http://www.100md.com
    有反流症状者的BE内镜检出率为6%~12%,其中LSBE伴肠化生者检出率为5%,一般普查为1%;台湾Yeh报告,464例患者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BE检出率为2%;西安张军等采用内镜检查2754例患者,BE检出率为2.21%;日本星原对9018例患者进行内镜检查,SSBE检出率为30%,LSBE为1%。以上检出率之所以差别较大,主要与BE的定义不统一有关。

    Barrett食管的病理组织学诊断

    常用的是Paukk1976年的3种上皮分类标准。

    (1)特殊型:有黏液细胞及杯状细胞,黏膜表面有绒毛状构造,成人病例大部分属于此型。正常食管胃结合部见不到此变化,活检若有此改变应考虑为BE。

    (2)结合部型junctionak type:可见到类似贲门腺的黏液细胞。
, http://www.100md.com
    (3)胃底型gastric fundic type:似胃底腺黏膜,其深部可见有壁细胞、主细胞。

    实际上很少有呈单一型者,多呈两种类型以上的上皮。

    日本食管疾患研究会2000年则认为,只要内镜下怀疑是BE处所取的组织为柱状上皮即可诊断。日本与欧美之间的区别是,诊断BE不一定必须有肠上皮化生,因活检时并不能100%取到肠化生处,若以有无肠化生为准,则内镜难以诊断。2002年10月日本内镜总会BE专题讨论会上,日本学者与欧洲Tytgat教授已取得共识,即肠化生不是诊断BE的必需条件。

    神津照雄等提到的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为:1柱状上皮的黏膜下有食管腺;2柱状上皮中有岛状鳞状上皮残留;3黏膜肌层结构有复层分层现象强炎症时也可见;4胃底腺、贲门腺样的口侧有肠化生改变。这些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关键在于,是否采用同一标准进行内镜取材,否则难以统一。
, http://www.100md.com
    放大电子内镜

    远藤在BE黏膜上共观察了70个点的放大影像,可归纳成5种类型(图3),A为小点状型;B为长直线型;C轻度弯曲的长椭圆型; D为树枝状或脑回样管型; E为具有指状突起的绒毛状。喷洒美蓝后A、B、C不染色,而D、E染色阳性。各型染色率顺序为0%(0/21)、0%(0/8)、23%(6/26)、64%(7/11)、50%(2/4)。A、B组染色率与其它组有统计学差异,D、E组上皮癌变率较高。

    图3

    放大内镜下的BE小凹形态

    治疗
, 百拇医药
    药物治疗:长期抑酸是目前治疗反流的主要措施,抑酸药中,质子泵抑制剂(PPI)优于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不但控制症状效果好,而且有报告,PPI具有缩小BE的作用,这方面尚有待更多的研究。目前尚无专用的食管黏膜保护剂,而胃黏膜保护剂疗效不确定。

    内镜治疗:近年来,有人使用氩等离子凝固术(APC)热消融的方法。

    相关链接

    1950年,Barrett首先报告了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食管下部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病例,1953年Akkison及Johnstone也报告了同样病例。人们最初认为,其发病原因可能为先天性短食管所致。1957年有人提出,此种变化系RE的修复过程所致。此后研究者将该病称为Barrett食管(BE),发生溃疡者称Barrett溃疡, Barrett食管发生腺癌者称Barrett腺癌。

    日本报告,轻至重RE病例中BE发生率为1.6%~16.6%,典型者极少。欧美报告,RE并发溃疡发生率为2%~7%,出血为1.2%,穿孔为0.2%,狭窄为4%~20%,BE为10%~15%。1974-1976年,Barrett腺癌发病率为0.7/10万人,1994-2001年为3.2~3.0/10万人,发病率增加近5倍,因此BE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欧美学者提倡,BE内镜随访时间分别为:无异型增生者2~3年一次;低度异型增生者半年一次;高度异型增生者若不行切除应3个月一次。目前遗留的问题是,对短段BE与长段BE是否要同样对待。, http://www.100md.com(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于中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