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其它 >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编号:10168634
第三节 Merkel细胞
http://www.100md.com 《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一、免疫细胞化学在Merkel细胞起源和功能认识中的作用

Merkel细胞系1975年Merkel在真皮交界处发现的一种比周围基底细胞淡染的细胞,此种细胞与神经髓鞘接触,认为是触觉细胞,并发现其能促进所有特化的感觉功能所接受和传导,这种功能不需触觉小体或环状小体介导。后来在电镜下观察到Merkel细胞内含神经内分泌颗粒,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到其含有与神经组织有关的酶如特异性乙酰胆硷酯酶三磷酸核苷酶、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出已将此种细胞归类于APUD细胞,但其它应具备的APUD细胞生物学特征Merkel细胞似乎还不具备,许多试图证明单胺代谢的努力均未获结果。

对Merkel细胞的起源,曾疑为源于神经嵴,认为系胚胎发生期伴随神经的伸展而移至皮肤。近年的研究发现,Merkel细胞能表达多种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如CAM5.2、CK5、AN3等及上皮膜抗原。发生时间上,胚胎等12周表皮开始出现单个CAM5.2、CK5、EKH5等低分子角蛋白阳性的细胞(表皮细胞不表达这些低分子量角蛋白),到15至23周,真皮浅层亦出现散在的低分子角蛋白阳性细胞,这些细胞NSE也呈阳性,以神经纤维蛋白标记显示,胚胎等第12周时,皮肤中的神经束位于真皮中部,第16周时向表皮延伸,第20周达表皮下并延至表皮[2]。这些研究及另外的工作表明,Merkel细胞系由角朊细胞分化而来,发生于小汗腺嵴。

对Merkel细胞的功能,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给人们提出了新的思考:表皮Merkel细胞为什么要进入真皮?进入真皮后为什么又要数周内即消失?研究表明,真皮内的Merkel细胞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强于表皮Merkel细胞,角蛋白的表达也有差异;Merkel细胞进入真皮的时间与皮肤的末梢神经形成的时间正好吻合,真皮内Merkel细胞减少消失的时间正好是真皮浅表神经未梢与表皮Merkel细胞形成接触的时间,提示真皮Merkel细胞起着引导形成末梢神经网的作用,当完成引导神经定位的功能后即逐渐消失,这一功能可能是先靠其表达的大量NGF-R完成的。小汗腺嵴中的Merkel细胞可能起着引导形成导管周分泌神经丛的作用,成人汗腺中不含Merkel细胞,可能是在完成神经丛的定位后消失。此外,立毛肌中的肾上腺能神经可能也是由毛盘外的Merkel细胞引导的。皮脂腺无神经支配,可能与皮脂腺胚芽中未出现过Merkel细胞有联系。

二、Merkel细胞癌的免疫细胞化学诊断

Merkel细胞癌的组织病理诊断较困难,虽然电镜下所见的神经内分泌颗粒对诊断颇有价值,但需事先留取标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则可于HE切片鉴别有困难后再切片染色。低分子角蛋白如CAM5.2、CK5等及上皮膜抗原呈阳性,NSE、Synaphysin Chromogranin A等阳性表明系神经内分泌肿瘤。通常以CAM5.2及NSE两种抗体一起应用,阳性即可作出诊断。与其它大多数APUD肿瘤相同,S-100蛋白呈阴性。

(高天文 刘荣卿)

,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