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乙型肝炎(I)
http://www.100md.com
医药中国
一、对几项诊断指标临床意义的说明
关于慢性肝炎的诊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作了明确规定,本文仅就笔者临床上遇到的某些问题,略加说明。
(一)病程
我们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的攻关专题时,所治病例全部经肝活检(病理)诊断,其中51例病程均不超过3周,临床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但病理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轻度11例、中度38例、重度2例。为此我认为乙肝病人被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被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一旦因劳累、酗酒、身患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失调则会急性发作。因此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宜结合HBVM、生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而不能拘泥于病程。
急性乙肝属于自限性疾病,过渡为慢性肝炎的概率很低,例如希腊1942年乙肝大流行,50 000余名士兵随访结果,最后成为慢性乙肝者仅0.26%。因此,我们认为,急性乙肝病人仅有很少一部分面临慢性化的危险。可是,慢性乙肝的治疗和预后同急性乙肝完全不同,只有通过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可康复,所以在诊断上要慎之又慎。
, 百拇医药
(二)乙肝病毒指标(HBVM)
HBVM分为三种:感染标志(如HBsAg、抗-HBcIgG)、病毒复制指标(如HBeAg、HBVDNA)、保护性抗体(抗-HBs)。每项指标的临床都要视病人情况而异,这里仅就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及抗-HBs指标谈点笔者的实际体会。
1.小三阳:小三阳中抗-Hbe由HBeAg转变而来,有人认为抗-HBe阳性系乙型肝炎较为稳定的标志,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小三阳有三种情况:其一是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其二是肝功能反复波动,HBVDNA阳性;其三是肝功明显不正常,HBVDNA阴性。第一种情况,要定期查肝功能,若连续1年以上保持正常,确属稳定状态,不需治疗;第二种情况,必须抗病毒治疗(服用拉米夫定),同时服用中药恢复肝功能;第三种情况,必须定期查甲胎蛋白(AFP)和作B超等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者(母婴传播),发生癌变机率较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小三阳的一些慢性乙肝病人中发现不能合成HBeAg,这是因为在前核心基因中存在一终止密码子,是一种突变株,虽然这些病人血清中HBeAg不再出现,乃至抗-HBe持续阳性,但是仍可查出HBVDNA。这种变异,虽然临床上有的显示轻度病情,但有的病人不仅与慢性乙肝病情发展有关,还与发展成肝硬化乃至慢性重型肝炎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小三阳病人,千万不可忽视,必须查DNA,以免误诊误治。
2. 抗-HBs阳性:出现抗-HBs阳性有三种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感染过HBV和患过乙肝。这三种情况出现抗-HBs阳性,证明病人(或健康人)免疫功能正常,产生了抗体。但如果发现有下述情况要高度重视: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这种矛盾组合(paradoxical combination)现象,即提示有不同的亚型HBsAg与抗-HBs并存。亚型不同,是在同一病人体内同时出现HBsAg与抗-HBs阳性的重要原因,这类病人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是不完全的,要查HBVDNA,以证实HBV的复制状况。
, 百拇医药
要着重说明的是抗-HBs阳性而又反复出现肝功能不正常者,要慎重对待。抗-HBs与HBsAg形成复合物造成肝损害,临床上见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重症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二是转氨酶反复升高。HBsAg/IgM不仅可引起肝损害,而且还可损伤肾脏,发生血尿。
抗-HBs阳性病人的血清检查,有三种情况:HBsAg/IgM阳性,抗-HBs阳性,抗-HBs及HBsAg同时阳性。对我们收治的病人进行血清检测,仅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能检出HBsAg/IgM阳性,这可能与其发病期间,这种复合物已大量沉积于肝脏中有关,所以血清中难以检测出来。
来我院求治或者我们被邀请到国内传染病院(科)去会诊,对抗-HBs阳性而肝功能异常者几乎均未作出明确诊断,有的病人已发展到病情危重状况,有的已演变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有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900μmol/L,给治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为此,真诚地希望同行对抗-HBs阳性者,予以高度重视,以免延误治疗,而影响病人的预后。①B16.3
, 百拇医药
二、中医辨证
传统的中医辨证强调以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司外揣内”,进行理论思维和辨证,以“探微求索”、“防微杜渐”为宗旨,追求辨证的精确入微。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若能坚持和正确运用这种辨证思路方法,是提高慢性肝炎临床疗效的关键性环节。
(一)主证:虽然都是慢性肝炎,但证型不尽雷同,在我们收治并经肝活检确诊的病例中,经临床认真辨证,中、重度CAH以血瘀为主证者占91.7%,包括血瘀血热,兼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兼脾肾阳虚;其他证型占8.26%。轻度CHH中气虚占46.83%,肝郁脾虚占26.19%;阴虚占15.87%,气阴两虚占1.59%。由此看出血瘀是中、重度CAH的主证;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是轻度CAH的主证。
明确了轻、中、重度CHA的主证,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值得说明的是,临床医师不便于对每例病人,尤其是门诊病人都实行肝活栓而分别诊断为CAH的轻、中、重度,但是《方案》中对慢性肝炎根据临床症状、肝功、B超而分为轻、中、重的根据作了详细说明,只要认真了解病人病情,以《方案》为依据,则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二)特殊证型:以上的辨证分型系对多数或大多数病人而言,但有部分病人可能不包括在内,例如寒凝肝脉等。我们见到比较多的,而未被人注意的是“饮停心下证”,占慢肝的60%以上,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脘胀满,疲乏无力,口粘口苦,喜温热饮或不欲饮,大便偏稀,胃脘有振水声,舌苔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心下停饮,《金匮要略》中归为痰饮病。其病机为脾虚不能散精,上归为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因此水饮多在肺、脾、肾所虚之外,停留为患,故患者常有背痛。《金匮要略》中云“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心俞穴出于背,冷如巴掌大,腰沉冷痛。关于本证的治疗《金匮要略》中又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为病痰饮为阳不化阴,本虚标实之证,若久用湿补,则滞腻难去;若久用燥热,则结而不散;久用寒凉,则饮凝越多;久用泻下,水饮虽可暂去,而脏腑俱虚,导致饮去复聚,故其重要治疗大法,是当以温药和之。因此《金匮要略》中明示“心下有痰饮……苓桂术甘汤主之”,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方中桂枝温阳,化气行水;白术健脾运湿;甘草和中益气;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 百拇医药
关于慢性肝炎的诊断,《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作了明确规定,本文仅就笔者临床上遇到的某些问题,略加说明。
(一)病程
我们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的攻关专题时,所治病例全部经肝活检(病理)诊断,其中51例病程均不超过3周,临床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但病理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轻度11例、中度38例、重度2例。为此我认为乙肝病人被感染乙肝病毒(HBV)的具体时间难以确定,被感染后不一定立即发病,一旦因劳累、酗酒、身患其他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或失调则会急性发作。因此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宜结合HBVM、生化、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而不能拘泥于病程。
急性乙肝属于自限性疾病,过渡为慢性肝炎的概率很低,例如希腊1942年乙肝大流行,50 000余名士兵随访结果,最后成为慢性乙肝者仅0.26%。因此,我们认为,急性乙肝病人仅有很少一部分面临慢性化的危险。可是,慢性乙肝的治疗和预后同急性乙肝完全不同,只有通过系统规范的治疗方可康复,所以在诊断上要慎之又慎。
, 百拇医药
(二)乙肝病毒指标(HBVM)
HBVM分为三种:感染标志(如HBsAg、抗-HBcIgG)、病毒复制指标(如HBeAg、HBVDNA)、保护性抗体(抗-HBs)。每项指标的临床都要视病人情况而异,这里仅就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及抗-HBs指标谈点笔者的实际体会。
1.小三阳:小三阳中抗-Hbe由HBeAg转变而来,有人认为抗-HBe阳性系乙型肝炎较为稳定的标志,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小三阳有三种情况:其一是肝功能正常,HBVDNA阴性;其二是肝功能反复波动,HBVDNA阳性;其三是肝功明显不正常,HBVDNA阴性。第一种情况,要定期查肝功能,若连续1年以上保持正常,确属稳定状态,不需治疗;第二种情况,必须抗病毒治疗(服用拉米夫定),同时服用中药恢复肝功能;第三种情况,必须定期查甲胎蛋白(AFP)和作B超等影像学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者(母婴传播),发生癌变机率较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 百拇医药
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小三阳的一些慢性乙肝病人中发现不能合成HBeAg,这是因为在前核心基因中存在一终止密码子,是一种突变株,虽然这些病人血清中HBeAg不再出现,乃至抗-HBe持续阳性,但是仍可查出HBVDNA。这种变异,虽然临床上有的显示轻度病情,但有的病人不仅与慢性乙肝病情发展有关,还与发展成肝硬化乃至慢性重型肝炎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小三阳病人,千万不可忽视,必须查DNA,以免误诊误治。
2. 抗-HBs阳性:出现抗-HBs阳性有三种可能:注射过乙肝疫苗、感染过HBV和患过乙肝。这三种情况出现抗-HBs阳性,证明病人(或健康人)免疫功能正常,产生了抗体。但如果发现有下述情况要高度重视: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这种矛盾组合(paradoxical combination)现象,即提示有不同的亚型HBsAg与抗-HBs并存。亚型不同,是在同一病人体内同时出现HBsAg与抗-HBs阳性的重要原因,这类病人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是不完全的,要查HBVDNA,以证实HBV的复制状况。
, 百拇医药
要着重说明的是抗-HBs阳性而又反复出现肝功能不正常者,要慎重对待。抗-HBs与HBsAg形成复合物造成肝损害,临床上见到的有两种情况:一是重症胆汁淤积,血清总胆红素>171umol/L;二是转氨酶反复升高。HBsAg/IgM不仅可引起肝损害,而且还可损伤肾脏,发生血尿。
抗-HBs阳性病人的血清检查,有三种情况:HBsAg/IgM阳性,抗-HBs阳性,抗-HBs及HBsAg同时阳性。对我们收治的病人进行血清检测,仅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能检出HBsAg/IgM阳性,这可能与其发病期间,这种复合物已大量沉积于肝脏中有关,所以血清中难以检测出来。
来我院求治或者我们被邀请到国内传染病院(科)去会诊,对抗-HBs阳性而肝功能异常者几乎均未作出明确诊断,有的病人已发展到病情危重状况,有的已演变为失代偿性肝硬化,有的病人血清总胆红素超过900μmol/L,给治疗带来相当大的难度,为此,真诚地希望同行对抗-HBs阳性者,予以高度重视,以免延误治疗,而影响病人的预后。①B16.3
, 百拇医药
二、中医辨证
传统的中医辨证强调以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素材,运用中医理论归纳分析,“司外揣内”,进行理论思维和辨证,以“探微求索”、“防微杜渐”为宗旨,追求辨证的精确入微。笔者从实践中体会到,若能坚持和正确运用这种辨证思路方法,是提高慢性肝炎临床疗效的关键性环节。
(一)主证:虽然都是慢性肝炎,但证型不尽雷同,在我们收治并经肝活检确诊的病例中,经临床认真辨证,中、重度CAH以血瘀为主证者占91.7%,包括血瘀血热,兼肝郁脾虚,兼肝肾阴虚,兼脾肾阳虚;其他证型占8.26%。轻度CHH中气虚占46.83%,肝郁脾虚占26.19%;阴虚占15.87%,气阴两虚占1.59%。由此看出血瘀是中、重度CAH的主证;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是轻度CAH的主证。
明确了轻、中、重度CHA的主证,为临床用药组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 百拇医药 值得说明的是,临床医师不便于对每例病人,尤其是门诊病人都实行肝活栓而分别诊断为CAH的轻、中、重度,但是《方案》中对慢性肝炎根据临床症状、肝功、B超而分为轻、中、重的根据作了详细说明,只要认真了解病人病情,以《方案》为依据,则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二)特殊证型:以上的辨证分型系对多数或大多数病人而言,但有部分病人可能不包括在内,例如寒凝肝脉等。我们见到比较多的,而未被人注意的是“饮停心下证”,占慢肝的60%以上,其主要临床表现有:胃脘胀满,疲乏无力,口粘口苦,喜温热饮或不欲饮,大便偏稀,胃脘有振水声,舌苔腻或黄腻,脉滑或弦滑。心下停饮,《金匮要略》中归为痰饮病。其病机为脾虚不能散精,上归为肺;肺虚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因此水饮多在肺、脾、肾所虚之外,停留为患,故患者常有背痛。《金匮要略》中云“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心俞穴出于背,冷如巴掌大,腰沉冷痛。关于本证的治疗《金匮要略》中又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因为病痰饮为阳不化阴,本虚标实之证,若久用湿补,则滞腻难去;若久用燥热,则结而不散;久用寒凉,则饮凝越多;久用泻下,水饮虽可暂去,而脏腑俱虚,导致饮去复聚,故其重要治疗大法,是当以温药和之。因此《金匮要略》中明示“心下有痰饮……苓桂术甘汤主之”,温阳化气,健脾利水。方中桂枝温阳,化气行水;白术健脾运湿;甘草和中益气;茯苓淡渗利水,通调三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