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4197
我们无愧于医生的天职——一名战斗在非典型肺炎第一线医生的手记
http://www.100md.com 2003年4月24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6期
     编者按 看了陈曲海大夫的这篇亲历手记,我们不能不为之动容。这是一群抗击SARS的狙击手,他们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和他的战友们用热血和生命为和平年代的我们,共筑了一道抵御SARS的长城。

    今天,如果让我们来评论:谁是最可爱的人?我想,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战斗在与SARS殊死搏斗前沿的全国的医务工作者!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最可爱的人!相信读者也会有同感。

    “退伍兵”的诞生 早上八时,全科医务人员正准备换上隔离衣开始工作,赵子文主任对大家说:“今天谢宏新书记和医务科王建琴主任要来我科开早会,大家先集中一下。”话音刚落,谢书记和王主任就到了,慰问大家后,王主任说:“昨天下午院领导开会,基于目前非典型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减少,我院收治的病例基本好转,大部分患者已康复出院,现在临时病区只有15例病人,而且大部分都在康复中,无危重病人,工作量明显减少,护士已有部分撤回原病区,现决定撤离部分医生。今天我就不征求大家的意见了,因为我知道如果再征求意见的话,这次撤离部分医生的决定就不能执行了。这些撤离人员的名单都是院领导经讨论研究后决定的,而且原科室也急需他们回去,现在我宣布名单:黄侃、陈曲海、詹琪。”“先让女士们回去把!”黄侃马上说。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并征求赵子文主任意见,最后撤离人员是:郭群英、陈曲海、詹琪,呼吸内科医生黄侃留下来。王主任最后说:“其实留下来和要走的医务人员均是为了病人,如果以后临时病区再需要人员的话,我保证让你们回来。”临时病区成立一个月以来,王主任每天都来科室,院领导、各科领导也都到科室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王主任曾问我:“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吗?”“要是有,就把‘临时病区’改为‘长期病区’吧。”我说。王主任会心地笑了。是啊,在临时病区工作的一个月,使我更体会到医务人员的价值,看到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体会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今天,当我即将离开这个战斗的集体时,才有时间回忆这些往事:
, 百拇医药
    2月19日下午,邓卫兵主任对我说:“临时病区需要一名外科医生,现在科部决定调你到临时病区,你有什么意见和困难吗?”“行!”我说。“就明天早上8点就去临时病区报到吧。”

    第二天我到临时病区后才知道,由于病人不断增多,除了我以外,医院还调来了詹琪和何力敏。而詹琪刚知道祖母去世,本要请假回河南奔丧,接到通知后二话没说就加入到这个战斗集体。何医生也正在外地休假,接到电话通知后就匆匆忙忙地赶了回来。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有许多护士,像张积慧、康青,她们均是下班后在家休息,接到电话通知后就马上赶回医院了。

    “心理医生”——起了大作用

    赵子文主任在元月9日就抽调到市传染病医院去支援治疗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了,2月15日他又被调回本院成立临时病区,全面负责该病区的治疗工作。在最初繁重的治疗中,每时每刻都在病房,最长不超过一小时就巡视病人一次。由于我院是负责收治被感染的医务人员的,他们不仅肉体受疾病的折磨,更是倍受心灵上孤独的煎熬。赵子文主任不仅以精湛的医术,让他们尽快康复,也从心理上给他们以安慰。赵主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了欢声笑语,他们说:“有老赵,我们就放心了!”赵主任不仅关心患病的医务人员,对我们也一样。
, 百拇医药
    当我们向赵主任反映大家身心都很疲惫时,他即请来了心理科的尹平医生给我们上心理辅导课,尹医生为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休息,自己饿着肚子,让我们边吃饭边听课,事后证明心理辅导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总住院医生——钟维农

    钟医生作为最高年资的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自临时病区成立时,即自动请缨担任住院总,二十四小时在临时病区值班,哪里有危重病人,哪里就有他的身影。重症监护病房是最易被传染的地方,也是他和赵主任停留最多的地方。一位康复的医务人员曾对我们说,钟医生是最具男子汉的英雄,以后就要嫁象钟医生一样的男子汉。在赵主任和王主任的督促下,他才想起已有两周没回家了。当回到家时已是晚上十点多了,还没来得及上床休息,电话就响起来,原来有一名患者病情恶化,需要他回去抢救,钟医生披星戴月地匆匆赶回了医院。当病人从死亡边缘被‘拉’回来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两点多钟,他才疲惫地回到了休息室。

, 百拇医药     永不退伍的兵——黄侃医生

    黄侃医生2月9日就和赵主任一起抽调去支援市传染病院,2月15日又调回我院临时病区,没休息过一天。2月17日传染病院转来了一例危重病人,每天都得进行支纤镜吸痰,黄医生就这样和病人近距离地接触,病人的飞沫喷到了眼镜、口罩上,他也来不及擦去,这样一干就是十多天。呼吸内科已没有医生可派而医院需派一名呼吸内科医生去执行另外任务时,王主任考虑到黄医生在临时病区太累,决定抽他去,黄医生说:“让何医生去吧,我已干了两周了。说不定已有了抗体。”到了3月19日要撤离部分医务人员时,院领导再次决定让他撤离,但他再次坚决要求留下来了。

    “什么事都不干”的梁瑞梅护士长

    至今我院病区没有一位工作人员感染,没有一位探访者被感染,没有一位疑似病例被感染,全院没有一人被感染,这不仅是因为我们的临时病区有健全的消毒隔离制度,而且是因为有了梁护士长的监督。梁护士长每天都在四楼督促我们做好个人的消毒隔离,监督病区和日常生活的消毒,严格控制探访者,每个进入病区的人员,包括我们的王院长、谢书记进入病区也需要向梁护士长“请示”。赵主任、钟医生、黄医生在抢救危重病人后,梁护士长就把预防用药送到他们手中,备好水,看着他们把药吃了才放心。为了提高我们的免疫力,还把家里的西洋参拿来煲水让我们喝。每天最早上班,晚上十点多才回家。省卫生厅领导也知道我们有一位专职做消毒隔离的护士长,说她是“什么事都不干,只管消毒隔离”。我们就戏称她是“什么事都不干的梅姨”。
, 百拇医药
    临时病区的秘书长——医务部主任王建琴

    在临时病区筹建中,王主任就主动承担起对外的一切工作。医务部是一个工作繁重的部门,王主任仍每天到临时病区了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问寒问暖,深入病区了解疫情,当疫情受到控制时他又提醒我们仍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能掉以轻心。她负责协调临时病区和院内各部门以及各兄弟医院的工作。她的手机号码就是临时病区的专线,我们给她封了个官:“临时病区的秘书长”。

    不知疲倦的“普通”护士——护理部主任冯秀兰

    冯主任不顾自己近三年来接受过二次大手术的身体状况,在筹建临时病区时和年轻护士一起干活,当护士们可以坐下来休息的时侯,她还得去护理部处理原本可以交给下属的工作,还要为临时病区制订各种建全的制度。为了减少进入临时病区的护理人员和不影响各临床病区的正常运作,每逢周末她还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护士到临时病区做护理工作,并督促护士们休息,可她自己却时常深夜伏案工作。她以铿锵的书法写了“给护士们说几句心里话”和护士们共勉。
, 百拇医药
    临时病区的后勤部——全院职工

    2月17日,临时病区开始收治病员,院领导、各科室送来了慰问信、慰问金以及慰问品,全院职工均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一位危重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请脑内科会诊,潘小平主任没按常规派出会诊医生,而是自已亲自来会诊,行腰穿术。另一位有纵隔气肿的患者,邓卫兵主任接到会诊通知书后也是亲自来会诊,并为其做了纵隔气肿切开排气术……象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总之,只要是临时病区的需要,就是医院的命令,全院没有一个职工退缩,有的只是行动,默默地无私奉献。今天,我院在治疗非典型肺炎上取得了如此好的效果,军功章也有他们的一半!

    无名英雄——助理护士

    在这次救治非典型肺炎患者过程中,由于采取严格的隔离制度,患者家属不能陪护,助理护士就担负起了家属陪护责任。医生查房后还能离开病房到办公室开医嘱,即离开污染区到半污染区去,护士也有到护理站拿药、过医嘱等离开污染区的机会(尽管离开污染区的时间很短暂),但是助理护士们一上班就在病房这污染区中,喂病人吃饭,端大小便,给病人擦洗,她们真的是和病人共“呼吸”,她们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有的是默默的奉献。

    在抗非典型肺炎的这一个月里,我们认识到,做好消毒隔离完全可以预防“非典”。消毒隔离制度的作用不可忽视,消毒隔离首先要保持病房有良好的通风,其次穿好隔离衣,戴好口罩,接触病人后要用流动的水反复洗手,硼酸水漱口,氯霉素水滴眼、滴鼻、滴耳,再用流动的水洗澡,更换衣服。非典型肺炎也是完全可以治疗的,这一个月中我院共收治了60多例病人,已康复出院40多例,现存的10多例也正在康复中。, 百拇医药(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 陈曲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