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4546
基础与临床研究齐头并进 提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救治水平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7期
     本报讯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加强医疗科(ICU)主任陈德昌教授等,基础与临床研究齐头并进,提高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救治水平,使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从66%下降至44%。这项研究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陈教授介绍,近20年来,严重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增高。20世纪80年代以前,因严重感染引发MODS的死亡率极高。90年代以来,国际上采用抗炎症介质治疗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也相继失败。自1982年起,陈教授等开始采取一系列临床措施,并密切结合临床开展了一系列基础研究,使理论认识与临床救治水平得到层层推进。他们先后探讨了细胞因子、肝脏枯否细胞等在感染诱发多器官损伤中的作用、细胞因子IL-1家族基因多态性与全身感染的关系等重要基础课题,得出不少对临床有直接或间接指导意义的结论。

    该科自1982-1999年共收治MODS患者800余例,由严重感染诱发者占57%。陈德昌等从1982年起,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进行床边血流动力学动态监测;1987年把氧输送与氧耗等参数列入血流动力学监测项目;1988年应用胃张力计监测胃黏膜pH pHi),反映组织氧合状态,形成了一整套在血流动力学、氧输送、pHi等参数指导下的输液复苏方案,明显提高了治疗水平。他们的经验提示,感染性休克治疗的成败,关键是能否早期纠正低血容量,提高氧输送,并有效控制或清除感染灶。采取这些措施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从66%下降至44%。

    他们还对1991-1996年收治的216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直接死于顽固性低氧血症者仅占12.7%,而多数则死于感染性休克或其他肺外脏器功能衰竭。经综合治疗,ARDS病死率从最初的55%~60%下降至40%左右。, http://www.100md.com(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