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74590
医师兼职应进一步明确概念 —— 一位心内科医师的思虑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8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17期
     最近读报获知医师兼职即将合法化,我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确。

    当前各大城市具有教学医院功能的“三甲”医院中的某些知名专家,利用自己享有的法定假日到外地医院会诊或手术,确实给当地患者及医院带来了效益,而自己也在当地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少许收入。但是他们并不兼职对该医院的医、教、研及培训干部负责。这一现象目前应属于良性现象。另外,一些身体好,临床经验丰富的退休医师在其他单位出门诊坐堂或每周查1-2次病房等活动也是正常现象。大医院对一些基层医院的技术输出历来就有,但并不属兼职。兼职,顾名思义是要有一定的行政职位,而且是要负责某一专业学科的全面工作。所以将上述医疗活动统称为兼职显然不妥。

    对受聘于大医院并担任学科发展的科室主作教授应明确职责。应坚持传统的、重要的医疗制度,如规范的查房制度,定期的疑难病历、死亡病历讨论,教学查房等,值班医师职责、住院医师及总住院医师等各种职责应加以保留。目前,浮躁现象已经像细菌孳生一样渗透到各行各业。在医院,实习医师、进修医师找不到上级医师,研究生找不到导师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培养合格的住院医师及一批批医学院毕业生必须是系统的、严格的。当前大多数“知名”主任成才虽然有其自身奋力拼搏的因素,但也不能否认老一辈专家对他们谆谆教诲和辛勤培养所起的作用。专家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周围的年轻医师。如果年轻医师不能经常得到科主任、专家教授指导,中国医疗事业发展将受到影响。我认为,目前一些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学术地位是几代人共同付出艰辛的结果,要保住这个地位,还需要培养大批的后备人才,不能因为一些局部或个人的利益,放弃自己的重任。

    有人说国外医师都可以兼职,这是不确切的。在美国,一些开业医师和非教学医院的医师可以将病人带到有一定设备的盈利医院去治疗,这些医师收入很高;但一些正规教学医院的医师是不能兼职的,他们的收入虽然不如前者高,但其学术地位和权威性要较前者高,即所谓或有名,或有利,二者兼得只是个别专家才能达到的。

    导致医师外出的根本原因是医院分配不公。医院在工资收入分配方面仍存在“大锅饭”现象。如专家门诊挂号费的收入只有50%归个人,其余50%就归入了“大锅饭”。医院的发展离不开专家,如何留住专家是关键。一味强调奉献精神也是不现实的。医师付出多,收入分配上却未能体现,这不仅是利益分配的不公,更是对专家本身学术水平和自身价值的漠视。因此,要解决好知名医师的兼职问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应进行管理体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http://www.100md.com(北京友谊医院心内科教授 顾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