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下丘脑-垂体疾病 > 骨质疏松症
编号:10179472
补钙,从哺乳期开始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43期
     据资料显示,正常人骨骼含钙量为64.3%左右。然而骨质疏松症正在“席卷”全球,据统计,我国此病的发病率55岁年龄组为59.6%,60岁年龄组为70%,可见它对老年人健康危害之大,特别是对老年妇女。为什么女性较男性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呢?

    其实并非如此。男性同样会发生骨质疏松,只是出现较晚。据资料显示,男性因骨质疏松而发生的典型骨折(如:Colles氏骨折、脊椎骨折、髋关节骨折)晚于女性。

    人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骨钙一直在不断分解和补充。这种生理过程在男性发展得较慢而且相对稳定,也就是说男性骨钙丢失后补充基本持平或少量缺失。但对妇女来说,由于其生理上的特殊性,从生育哺乳期到骨钙的生成就相当缓慢了;到了中年,随着内外科治疗等原因促进骨骼重构导致骨转化增加,其本身造成骨总量及网状骨(骨小梁)丢失,而且,随着雌激素减少,骨骼重吸收超过成骨,进一步导致骨总量持续减少,骨骼的微结构受损;及至绝经期,骨组织内的钙质迅速减少,以每年丢失2%~4%的速度递减。因此,中老年期的妇女的骨质就变得形如多孔海绵,质地松脆。医学上称为骨质疏松症。

    虽然骨质疏松症患者不会因此病而主观感觉到什么痛苦,但当跌倒磕碰时,就容易发生骨折,而且久治难愈。据报道,我国至少有9000万中老年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可见此病危害之严重性。

    除了生理原因,引起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一个原因是疾病与服药。长期卧床性疾病、卵巢疾病、神经性厌食、甲亢、肾病、关节炎等妇女常见病,可造成体内钙质代谢失常。因病经常服用抗生素、激素、泻下的药物,会影响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由于妇女骨钙丢失出现得早且严重,所以女性应十分关注补钙,而且要早补、补足。专家们认为,妇女补钙应从生育哺乳期开始,每日摄钙量应不低于1.5g,一直延续到绝经期;绝经期后妇女每日摄钙量应不少于2.0g,一直延续到老年期;到了老年期,补钙量还应有所增加,才能维持其骨组织对钙的特殊需求,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补钙既然是妇女的当务之急,那么如何科学补钙就成了关键。营养学家认为,原则上应从食物中补钙。一般说来,调整饮食结构,拓宽食谱,使富含钙质的食物如韭菜、莴苣、蘑菇、动物肝脑、鱼类和动物骨汤、牛奶等经常走上餐桌并非难事,关键在于女性自己要有补钙的意识。在食物补钙的同时,还要多晒太阳。因为,日光照射能够促使人体内转化生成维生素D3,维生素D3有促进骨基质钙化的作用。体质较胖又懒于外出的妇女,尤应注意这一问题。另外,使用治疗性药物时,别忘记请教医生,以防药物对体内钙质代谢的干扰。

    补钙的一种捷径是直接服用钙制剂。以往常用的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和碳酸钙等,因含钙元素量极低,已不被专家看好。经卫生部批准的一批补钙药品(或保健食品),有的每片含钙量高达0.6g,且含有维生素D,既高效又方便,可以放心服用。, 百拇医药(张 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