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现代化 > 正文
编号:10178609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2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吴章金

    白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品种,许多人为之付出过惨重的代价,它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笔者经过长时间观察、分析、思考,总结出1996年至2002年间白芍的四起四落,书于此供药界朋友参考。

    1993~1995年有一些看好白芍的人开始收购囤积,有的从国库中低价买来,1995年产新时,亳州某集团公司所属新建的制药厂尚未正式开始生产,在行家提议下收购囤积了500多吨白芍,成本价8~9元(kg,下同),有力地推动了其价格上扬,1~3级统货升至10元左右,在主产地起到了领头羊作用。笔者在药交会期间获悉,收获季节较正常,9月上旬开始产新不久,干货还很少,地上看到的白芍并不多,据药商和药农介绍前些年价低农民亏本种得少,常年产量在2000吨左右,以后几年的产量都不会大,只有在五年后扩大种植的货长成,产量才会增大,10月时,白芍收购已近尾声,呈抬价抢购态势,这次调查和收购易给人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白芍近几年产不足销,必将有一个供不应求的高价辉煌期。1996年上半年白芍价节节上升,信息界无不看好白芍。浙江的药商同样认为白芍的辉煌期要来了,二季度生晒的不刮皮的小白芍(浙江代赤芍用)从3.5元升至9.6元,被亳州人拉走,售价16元,白芍形势一片大好。这一年的采挖季节提前,六月份就有很多药商跑到次产地去收鲜货,价格高促使芍农把很多在地多年不挖的药材也都挖出来了,亳州起土时间晚,产新前陈库存销售一空,某药厂的货全部卖出(买走囤货者血本无归),获利200余万。但在1996年产新后投资一千多万又收进了600多吨。结果在以后落价后出售亏本上千万!这是任何人都是万万想不到的。这一年亳州白芍不但5周年以上的都挖了,4周年的基本上都挖了,甚至有少部分3周年的也挖了,这一年的产量是常年的3倍以上,本来不用的芦头都切成片混在好片中出售或单独出售给药厂用,这样就增加了1/4以上的产量。切片者将滑石粉掺混在白芍片中增白增重,实际1996年是产大于销的,至少6000吨,大大出乎笔者和广大药商预料。在10月收购就基本结束且价格还涨2元,货大多被亳州药商和上半年卖了白芍赚了钱的人囤积起来了。11月份有所下跌,以后近半年保持平稳,高价收进后多不愿亏本出售。待1997年四月份价格开始下滑,直至产新前的七月跌至1~3级统货9~10元,这是第一次价格涨落,不少人亏本出售了,但还有更多的囤货者没能卖出,亳州在产新前的库存量在2500吨左右,这些货成本高,在以后3~4年内亏本卖出,损失上千万。

    1997年,5周年的白芍已在1%以下,大多起土的是4周年的,还有一部分3周年的,当年的统货收购价在9~10元,这年的产量最少,大约可满足年销量的2/3,由于上年高价收药商大多认为白芍生产周期长,以后还是要涨价的,没有和农民争夺市场,1998年春节后,十九里、大寺白芍价格上扬,3月份已升至13元左右,浙江和亳州的部分药商仍有收进,价升至14元左右,本来二季度价还要上升,但大户陈白芍拉到亳州抛货,价格又很快回落,至产新时跌至7~8元,这是第二次起落。

    1998年亳州遭受罕见的洪涝灾害,很多白芍受淹根腐烂,故一些不足年份的药材也不得不起土,这一年的产量大于1997年。此时存白芍的人在亳州炒白芍闻名中药界,似乎投入了很大资金,其实十几个人投入的资金不足150万元,主要是调动了亳州人的收购积极性,同时鼓舞了囤积白芍的人不愿亏本出售,白芍统货价再次从7~8元升至13~14元。但到了1999年4月浙江白芍(当时陈货市价在12~12.5元)被亳州药商压价至10.8元,明显低于市价,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市场心态开始崩溃,到了二季度药农、小贩和囤货者都急切地要把白芍卖出去,到了6月初就落价2元,本来售10元的货由于被压价抛货,价跌至8元,而后又跌至7元,在库存量少销售最快时反而跌价,三起三落囤货者失望,浙江也有人批货运往亳州,大多在7~7.5元出售,1998年还是产不足销的,消化了2000吨左右库存,亳州的库存已很少。这就是第三次起落。

    1999年6月白芍在地面积大,芍农已大量起土三年生的白芍,将以后要产大于销的白芍预支在前,再也无力拉升价格,注定1999年产新后价格一路下滑,亳州无论是日常经营者或囤货者大多要亏本,亳州农民大量起土1996年下种的已满三周年的白芍,产新前期上市即清,中期价格下滑至5~6元,后期滑落至4元。种芽前期每棵0.1元,中期0.05元,后期部分没有人要。2000年春节后1~3级统货跌至3元左右,某制药厂的货以2.8元拉到十九里抛售,芍农与芍商争市场,陈货与新货争夺市场,使白芍价跌至低谷,陈货(1996年在15~16元收进的)最低跌至1.8元。

    本来白芍不会有第四次起落。2000年上半年严重干旱,但七月亳州又遇洪灾,部分地势低的白芍遭淹,特别是收获期间隔几天就下雨,不利于采挖,且价格低,统货3元左右,笔者估计没有人敢囤货。以前价格高提早起土,现在亏本了总不应该提早起土了,今年产量少有一定可信度。要将库存陈货销完,这是最后一次机遇,在11月立冬过后,白芍价格从低谷反弹,在2001年春节后,1~3级统货升至6~7元,比最低时上升近一倍。但到了二季度尽管货源很少,市场价格还是步步下滑。至2001年产新前亳州药农药商的白芍出售一空,各大市场在产新前也所剩无几,这时的全国库存量估计在2500~3000吨之间,属于垫底的库存。

    2001年产新较早,因为市场货源空虚,又有出口生晒白芍片的大单,在6月中旬就开始起挖,前期价格不低,在5~5.5元,未刮皮的鲜条也在2元左右。芍商和日常饮片经营户前期都积极收购,价格大多在4~5元,中期价格跌至3.5元左右,春节后继续下跌,统货跌至1.8~2元,3~4级白芍1~1.2元,等外尾芍0.4元,跌至接近历史最低点,成都人囤了800吨,浙江人囤了200吨,都是三、四级和尾芍,1000吨白芍成本在100万左右。2001年产略大于销,估计产新前留存了2000余吨,但一年内也消化了500吨以上陈货。这一年农民亏本,芍商90%亏损,总亏损额一、二千万。

    2002年产新前期价格最低1.8~2元,亳州的药商不敢囤货,农民纷纷起土,改种其它。产新中期亳州很多药商认为价低没风险,收购囤积,一度统货上升0.8元,但不久就回落0.4元,因为前期收进者有点赚就出手,农民见价升上市,起土量也有增加从而抑制价格上升,二季度还要掉价。

    以上是1996年至2002年白芍的历史回顾,即使有辉煌,也是短暂的。

    造成白芍起落无常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自然因素:也就是白芍的生物学特性,它的生产很难安排,收购价格不定,农民不按正常起土,生产周期存在弹性,采挖季节存在弹性,质量存在弹性(芦头片也可以用)。白芍虽是多年生植物,但年年种年年挖,且又可以提早二、三年起挖。与一年生药材比增加商品不但不需时间,而且还可以提早二、三年提供,从而改变供求关系;二是社会因素:亳州的白芍种植和收获不是形成一一对应关系,1990~1995年价低下种面积小,正常起土不足半年用,那么1996~2000年应该是生产量的低谷期。但实际情况这5年的产量平均只是产略不足销(约可用11个月),问题在于把本该在产大于销期起挖的白芍提前预支了,这五年实际有8~10年的生产资源利用。而1996~1999年下种量很大,本应该在2001~2005年出现可用3年以上的产量,但实际上也只是产略大于销,把整个生产高峰期平衡了,很多产量向前预支了,后面生产周期短,价低后管理不善,从1996年至2002年没有一年的产量超过15个月的用量。虽然产大于销的矛盾不是太突出,但价跌烂市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