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话新安——新安医学代表人物(二)
作者:李佛基
汪机——学贯丹溪东垣的医家
汪机,字省之,祁门县人,生于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卒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539年),享年76岁。因世居祁门石山,故人称汪石山。
汪机幼攻举业,诵习经史,后承家业学医。20多岁时,其母病头痛呕吐,久治不愈。后于歙县见到由戴元礼汇录其师朱丹溪有关医事言论之稿本,遂一一抄录,整理成册,名《推求师意》。由此,汪机悉心探讨丹溪学术思想,并以滋阴法治愈其母多年宿疾。此后,名声日噪,踵门求治者不绝。时人称赞其医术谓:“病之见于石山也,如饥者得食而充,渴者得饮而解,弱者得援之而登巅,危者得扶持而安”,足见群众对他信仰之深。《明史·方伎传》和《四库全书提要》都记载:“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
其父汪渭是当地名医,兼擅丹溪、东垣之学,于滋阴、温阳之法,均有灼见,对汪机产生过重大影响。汪氏一方面精研丹溪滋阴之学,另一方面也潜心研究东垣补益之术,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如对参芪的应用心得,非常精辟:“阴不足者,补之以味,参芪味甘,甘能生血,非补阴而何?阳不足者,温之以气,参芪气温,又能补阳,而亦补阴……东垣曰:‘血脱益气’,仲景曰:‘阳生阴长’,义本诸此”。复以大量治验实例对前人参芪之禁提出质疑:“诸痛与瘦黑人及阴虚火动,参芪所当禁,今用之顾效谓何?曰:药无常性,以血药引之则入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以热则热,佐以寒则寒,在人善用耳”。这些辩证、灵活的用药言论,确实振聋发聩。
, http://www.100md.com
汪氏精通内、外、儿、妇各科,颇多创见。如对梅毒病证治认为:“肝属风而急暴,肾属水而主液,为相火寄之,(患者)扰动厥阴之火,泄其肾水,既无以制火之冲逆,而反以为相火之助邪……”。其治当既补其虚,亦当解其毒。汪氏之见,即使是今天对性病,包括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都有参考价值。
汪氏一生治愈病人甚多,祁门县志载:“行医数十载,活人数万计”,还著述大量医学著作:《读素问钞》、《外科理例》、《脉诀刊误》(附《矫世或脉论》、《针灸问对》、《痘治理辨》、《石山医案》、《推求师意》、《运气易览》)。其中,《石山医案》为其代表作。此外,还有《伤寒选录》、《内经补注》、《本草会编》、《医学原理》等计十三种七十卷。
徐春甫——编纂不朽巨著《古今医统大全》
徐春甫,字汝元,号东皋,祁门县人。生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卒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享年76岁。
, 百拇医药
徐氏禀性颖悟,少通儒学,后因多病,涉足医林,从邑内名医汪宦学习。他悉心钻研典籍,勤于临床实践,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成大器。曾被授为太医院医官,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一代名医,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重要医家。
徐氏推崇《内经》,认为:“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邈乎不可尚已”,“医之精奥,《内经》一书备之” 。他在深入研究《内经》的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对后人学习《内经》启发帮助很大。如《内经》有“诸痛为实,痛随利减”,前人多谓“利”为“下”,徐氏结合临床实际,作了令人信服的精辟分析:“世皆以利为下之者,非也。假令痛在表,汗之则痛愈;痛在里,下之则痛愈;痛在血脉者,散之行之则痛愈,岂可以利字作下之者乎?但将利字训作通字,或作导之可矣” 。又如对“治未病”从防患于未然而有利民生来理解:“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非谓已病则不治,亦非已病而不能治也。盖谓治未病,在谨厥始,防厥微,以治之,则成功多而受害少也”,正确地阐释了《内经》可贵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他认为《伤寒论》的“小柴胡汤”之所以用人参、甘草是顾护中气,以防已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气,乘脾胃之虚而内陷于阴。可见仲师强调治未病与《内经》一脉相承。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有广博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徐春甫终以编纂鸿篇巨制《古今医统大全》而名垂青史。《古今医统大全》(又简称《古今医统》)共一百卷,内容涉及灵素要旨、历代名医传略、各家医论、脉学、运气、针灸经络、养生、本草、各科临床、医案验方等。在汇集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徐氏多有阐发。该书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完成,翌年由古吴陈长卿梓行。三年后的隆庆四年,太师朱成国再次制版刊行,遂在全国医界广为流传,影响极大。1657年,日本翻刻了该书金陵唐氏本全套,此后的日本学者在很多医著中引用该书内容,足见其深远影响。
徐春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中医活动家。为推动医学发展,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医德修养,他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在北京倡集当时医家名流36人,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立会款会规22项,要求医者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可斤斤计较功禄名利。不但以团体形式传承了孙思邈的精神,也在世界医学史上开创了学会确立的从医准则和医德规范。徐氏厥功甚伟,令人钦敬。, 百拇医药
汪机——学贯丹溪东垣的医家
汪机,字省之,祁门县人,生于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卒于嘉庆十八年(公元1539年),享年76岁。因世居祁门石山,故人称汪石山。
汪机幼攻举业,诵习经史,后承家业学医。20多岁时,其母病头痛呕吐,久治不愈。后于歙县见到由戴元礼汇录其师朱丹溪有关医事言论之稿本,遂一一抄录,整理成册,名《推求师意》。由此,汪机悉心探讨丹溪学术思想,并以滋阴法治愈其母多年宿疾。此后,名声日噪,踵门求治者不绝。时人称赞其医术谓:“病之见于石山也,如饥者得食而充,渴者得饮而解,弱者得援之而登巅,危者得扶持而安”,足见群众对他信仰之深。《明史·方伎传》和《四库全书提要》都记载:“吴县张颐,祁门汪机,杞县李可大,常熟缪希雍,皆精通医术,治病多奇中”。
其父汪渭是当地名医,兼擅丹溪、东垣之学,于滋阴、温阳之法,均有灼见,对汪机产生过重大影响。汪氏一方面精研丹溪滋阴之学,另一方面也潜心研究东垣补益之术,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如对参芪的应用心得,非常精辟:“阴不足者,补之以味,参芪味甘,甘能生血,非补阴而何?阳不足者,温之以气,参芪气温,又能补阳,而亦补阴……东垣曰:‘血脱益气’,仲景曰:‘阳生阴长’,义本诸此”。复以大量治验实例对前人参芪之禁提出质疑:“诸痛与瘦黑人及阴虚火动,参芪所当禁,今用之顾效谓何?曰:药无常性,以血药引之则入血,以气药引之则从气,佐以热则热,佐以寒则寒,在人善用耳”。这些辩证、灵活的用药言论,确实振聋发聩。
, http://www.100md.com
汪氏精通内、外、儿、妇各科,颇多创见。如对梅毒病证治认为:“肝属风而急暴,肾属水而主液,为相火寄之,(患者)扰动厥阴之火,泄其肾水,既无以制火之冲逆,而反以为相火之助邪……”。其治当既补其虚,亦当解其毒。汪氏之见,即使是今天对性病,包括艾滋病的中医药治疗,都有参考价值。
汪氏一生治愈病人甚多,祁门县志载:“行医数十载,活人数万计”,还著述大量医学著作:《读素问钞》、《外科理例》、《脉诀刊误》(附《矫世或脉论》、《针灸问对》、《痘治理辨》、《石山医案》、《推求师意》、《运气易览》)。其中,《石山医案》为其代表作。此外,还有《伤寒选录》、《内经补注》、《本草会编》、《医学原理》等计十三种七十卷。
徐春甫——编纂不朽巨著《古今医统大全》
徐春甫,字汝元,号东皋,祁门县人。生于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卒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享年76岁。
, 百拇医药
徐氏禀性颖悟,少通儒学,后因多病,涉足医林,从邑内名医汪宦学习。他悉心钻研典籍,勤于临床实践,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成大器。曾被授为太医院医官,成为海内外闻名的一代名医,是我国医学史上一位重要医家。
徐氏推崇《内经》,认为:“灵素为万世医学之鼻祖,邈乎不可尚已”,“医之精奥,《内经》一书备之” 。他在深入研究《内经》的过程中,提出许多独到见解,对后人学习《内经》启发帮助很大。如《内经》有“诸痛为实,痛随利减”,前人多谓“利”为“下”,徐氏结合临床实际,作了令人信服的精辟分析:“世皆以利为下之者,非也。假令痛在表,汗之则痛愈;痛在里,下之则痛愈;痛在血脉者,散之行之则痛愈,岂可以利字作下之者乎?但将利字训作通字,或作导之可矣” 。又如对“治未病”从防患于未然而有利民生来理解:“圣人治未病,不治已病,非谓已病则不治,亦非已病而不能治也。盖谓治未病,在谨厥始,防厥微,以治之,则成功多而受害少也”,正确地阐释了《内经》可贵的“预防为主”的思想。他认为《伤寒论》的“小柴胡汤”之所以用人参、甘草是顾护中气,以防已入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气,乘脾胃之虚而内陷于阴。可见仲师强调治未病与《内经》一脉相承。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有广博的医学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徐春甫终以编纂鸿篇巨制《古今医统大全》而名垂青史。《古今医统大全》(又简称《古今医统》)共一百卷,内容涉及灵素要旨、历代名医传略、各家医论、脉学、运气、针灸经络、养生、本草、各科临床、医案验方等。在汇集前人精华的基础上,徐氏多有阐发。该书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完成,翌年由古吴陈长卿梓行。三年后的隆庆四年,太师朱成国再次制版刊行,遂在全国医界广为流传,影响极大。1657年,日本翻刻了该书金陵唐氏本全套,此后的日本学者在很多医著中引用该书内容,足见其深远影响。
徐春甫不但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还是一位品德高尚的中医活动家。为推动医学发展,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医德修养,他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在北京倡集当时医家名流36人,成立了我国医学史上最早的民间学术团体“一体堂宅仁医会”,立会款会规22项,要求医者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可斤斤计较功禄名利。不但以团体形式传承了孙思邈的精神,也在世界医学史上开创了学会确立的从医准则和医德规范。徐氏厥功甚伟,令人钦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