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9523
解放军306医院抗击“非典”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19日 科技日报
     在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的时候,306医院大力发扬总装首长提出的“奉献精神、忘我精神、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众志成城,迎险而上,勇闯“雷区”,收治非典和疑似病人53人,无一例死亡。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非典短兵相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赤胆忠诚,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为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起了一道牢固的安全防线。

    5月2日,全军非典救治工作检查指导小组,面对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雪染双鬓的专家教授震惊了———“作为一所没有传染科的综合性医院,面对突如其来的、从未见过的传染病,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从无到有,很快收治大量的发热病人,患者无一例死亡,且工作人员无一例感染,很多方面值得学习,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

    快速反应迅疾出击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全院上下形成了一个有力的铁拳。疫情就是命令,科室就是战场。306医院坚决贯彻执行地方政府和上级的决策部署,快速反应,迅疾出击,勇敢地肩负起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一场边准备,边展开的激烈战斗就这样打响了。
, 百拇医药
    防治非典领导小组成立起来了。院长、政委统帅医疗护理、消毒隔离、后勤保障、思想工作四个组,每天召开会议互通情况,解决问题,研究对策,对防治非典工作实施坚强的不间断的组织领导。

    周密系统的防治方案制定出来了。门诊接诊、医疗护理、消毒隔离、后勤保障、思想工作、安全保卫迅速拿出了工作方案和应急方案,从工作任务到目标要求,从流程环节到责任分工,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

    全方位、立体式的安全防线构筑起来了。抽调一批精兵强将,按照传染病的治疗护理要求,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培训,组成了奔赴防治非典一线工作的主力军和预备队;物质上,紧急从河南、海南等地筹措了一大批防护用品、预防治疗药品、器材和仪器设备;场所上,成立了发热门诊,合并三个科室,开设了发热留观和非典治疗病房;生活上,组成了专门的保障力量,随时随地满足一线人员和住院病人的需求,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思想政治上,火线立功、火线入党及时展开了,两千余份非典教育宣传手册紧急编写印发了,非典专辑简报及时开办了,在第一时间传达上级指示精神,通报院党委作出的决策、决定,宣扬涌现出来的感人事迹。
, 百拇医药
    这是各种力量高度聚焦的时候。总装党委、首长的指示及时传达到了医院,为抗击非典指明了方向,李部长、迟政委在百忙中亲切看望了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后勤部党委开展了专项办公,为医院排忧解难;社会上捐赠的药品及钱物源源不断地送来。这是各种力量以核裂变爆发的时候。常规打破了,资源整合了。从机关到科室,以战时的状态,一切围绕中心,一切确保中心,无条件地服从和服务于非典防治任务,要人出人,要钱给钱,要物送物。为了集中财力确保需要,刚刚研究批准的2003年经费预算被果断停止执行。这里已没有了节假日,没有了前方和后方,一切都在高速运转,保障与一线零距离供给,一线与病人零距离接触。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邹德威院长亲临一线与医务人员一起分析病情、制定救治措施;胡培禹政委深入一线现场办公,面对面、实打实地解决问题。大家都在争分夺秒,都在以挑战极限的姿态与病魔赛跑。

    面对非典疫情不断扩大,发热病人不断增加的严峻形势,院党委决定将医院最好的一栋病房楼腾出设立发热留观病房。一声令下,雷厉风行,昼夜奋战,在24小时内就完成了动员和实施病人搬迁、医护队伍组建培训、设施设备配置、由普通病房到传染病房的改造等艰巨任务,及时化解了发热病人无场地安置的燃眉之急。在来势凶猛的疫情面前,全院上下形成了一个铁拳,勇敢而有力挥向了非典病魔。
, http://www.100md.com
    义无反顾迎险而上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组织的号召、病人的呼唤,成了广大医护人员的第一选择,雪片一样飞来的请战书、决心书;找领导、打电话“死磨硬缠”,不上一线誓不休的冲天豪情;“只要医院需要,我可随时中断学业……”的越洋电话,迸射着广大医护人员的赤胆与忠诚。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就意味着在危险面前你只能往前走,莫回头。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他们挺起胸膛和脊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抽选第一批进驻留观病房的医护人选时,从医护人员到政工干部,请战的人员太多、太踊跃,对有些同志,组织和领导不得不用行政命令取代了思想工作。徐春立:“作为一名军人、一名医生,疫情就是命令,战士就要上战场。”彭星,这位在科室里发起佩带团徽接受病人监督的年轻护士,这次强烈请战的态度不容人商量:“我是军人、护士,服从大局是我的选择。我年轻、身体好,抵抗力强,比老同志更有利于开展工作,我坚决要求到前沿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请组织一定要答应我的请求,并在工作中考验我。”
, 百拇医药
    有的医护人员第一批没能如愿,就申请第二批、第三批,护士长刘梅,丈夫是普通外科主任,工作繁忙,家中有两个老人和两个正上学的孩子,老人、孩子都需要她,可她说:“这个时候个人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单位的事再小都是大事,我是党员此时不上何时上。”她如愿走上了一线。贾晓君,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惟恐得不到组织的批准,准备了充足的理由:“在呼吸科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经验;家人理解支持,解除了后顾之忧;党和人民培养了我,在一线最需要专科医师的时候,我责无旁贷。”蒋元菊这位最早接触非典病人护理工作、自己刚刚被解除隔离观察的护士长,已和科室的全体同志一起向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可又怕党委不同意,就联合林芳、刘静两位同志再次向党委表决心:“我们是呼吸内科的护士,在上次接触非典病人中,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我们再次申请,随时听从召唤,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前沿,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其心切切,其意拳拳,对待这样的同志,组织怎能拒绝!与刘梅、贾晓君比起来护士李玉华就少了一点“运气”,当她在向组织强烈要求的时候,不妨被同事打了“小报告”,“李玉华可能已有身孕。”但科里劝不住,只得将“问题”上报到了机关,组织不得不启用了行政手段。没能如愿,她哭了,“我宁可不要孩子,也要参加到一线工作的姐妹当中去。”并动员爱人一起找领导“说情”。
, 百拇医药
    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在危险的关头,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他们用自己的可贵品质、无畏精神,奏响了时代最强音。

    沧海横流奉献无声

    曹东萍,这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心血管专家,她告诉记者“是战士就得打仗,是医生就得看病,职责重于泰山啊!”非典来临的时候,49岁的她,临危受命,挂帅出征,不到24小时、严格地讲是不到两小时就组建起了一个发热门诊。因为疫情越来越严重,因为开诊的时间必须提前、提前、再提前。但曹东萍心里清楚,场地刚刚被大家清理消毒,要在两个小时之内展开工作,必须与时间赛跑。

    王萍,306医院最早接诊非典患者的呼吸内科主任,中断休假强烈要求加入了发热门诊工作。那位没能如愿转院,有家不能归、准备住进旅社的王平患者,被她紧急找了回来,她清楚拖下去对病人意味着什么,对社会意味着什么。可对非典人们的认识毕竟太少太少,为了使已经绝望的患者再次走进阳光,王萍没有了白天和黑夜,这时真正感到挽救一个生命是多么的艰难,医生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病人终于出现了好转,他们举起了红酒杯,比患者的亲人、比自己遇到喜事还兴奋。
, http://www.100md.com
    沧海横流,奉献无声,这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非典诡秘凶险,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可面对一个个病人,前线作战的他们又怎能顾及其它。一位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脉搏微弱触摸不清,为了减轻病人痛苦赢得抢救时间,彭虹菊护士冒着被感染的危险,褪下三层防护手套,裸手进行采血操作。近距离飞沫传染是非典病毒传播的主要特征,前来就诊的患者都发热,可发热的患者谁都不愿意是非典。为了诊断清楚,结婚还不到半年的张文辉医生,一次又一次地让患者面冲自己“啊—啊—”飞沫就扑面而来。为了抢救危重患者,因缺少干塑封帽,护士李东杰干脆跪在地上用针管向患者的静脉给药、推盐水,而这一跪就是两个多小时,“被人扶起来的时候,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发热门诊条件有限,而发热患者却潮水般涌来。傅惠敏护士、李湘平医生把床和被子都让给了患者,仅剩的一床褥子凉在室外却遭了雨淋,在女性每月的特殊日子里,她们一件大衣裹风寒,一夜无眠,可第二天拉着肚子,依然穿梭在患者中间。强烈的传染性,使他们必须非常严格的进行防护。头上帽子两层,嘴上口罩三层,眼睛上防护镜一副,身上要穿贴身衣服、工作服和两层密不透气的隔离服。他们说大家天天都在洗桑拿,为了少出汗、少上厕所,他们连续八小时不进一点食,很少喝水。

    “把我的一生献给人道主义服务,我凭着良心和尊严行使我的职业,我首先考虑的是我病人的健康,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在严峻的非典疫情面前,在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306医院的医护人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注入了新的含义。, http://www.100md.com(通讯员 徐青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