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中医治疗要点
非典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疾病,我们从中医病位、病性、病因、病机的角度,将其称为“肺毒疫”。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即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恢复期。
中医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对于提高非典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就非典中医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谈点认识。
除热务尽 毒炎并治
发热是非典的早期突出症状,随着非典病毒复制高峰载量第10天达到峰值,热毒症状逐步加重,面色、唇色、舌色深红。由早期的卫分阶段(约1~2天),发展至气分阶段(约3~5天),由气分阶段发展为气营两燔。曾有资料显示,非典急性期耐热内毒素血症明显,而同期感冒的病人内毒素检测阴性。这提示内毒素血症以及由其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参与肺及多脏器损伤的过程。因此,中医在治疗发热时,必须要除热务尽,毒炎并治。
, 百拇医药
具体做法是:将发热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热初期、壮热期、热毒期。
分别用芦根汤、麻杏石甘汤、清温败毒饮加减。每日不拘一服,重者一日一服半至两服,为保持血药浓度,每六小时一次,直至热退。热退至正常仍宜每日一服,巩固三天。三黄汤清热解毒抗炎作用强,早期即可配合应用,壮热期、热毒期宜配凉血解毒之品。
活血化瘀 贯彻始终
非典热毒深重。热毒入血,则为血毒。热毒瘀互结,重点损肺,旁及心、肝、肾。肺络、心络、肝络、肾络是热毒血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因此,早期介入,全程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大大减轻络脉的损伤。
具体应用方法是:发热期,可加用凉血活血之品,如赤芍、生地、丹皮、白茅根等。喘咳期、喘脱期可加用凉血活血通络之品,如地龙、水蛭、红花、赤芍等。如血小板减少,或因应用激素有出血倾向者,可用三七粉、生蒲黄、血竭粉等活血止血,还可静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相关西药,以改善循环,减轻络损。
, 百拇医药
通腑泻肺 下不厌早
通腑可以泻热,热毒阶段,通腑可以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轻内毒素血症,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使毒热症状减轻。通腑可以平喘,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则减少水湿浊毒的贮留。通腑可以活血,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六腑通则气血活”。因此,非典的治疗宜早用通腑,下不厌早。
中药配合 撤减激素
激素的早期、大量、过久应用导致病情复杂化,病期拖延,出现继发感染、继发出血、精神症状以及水钠潴留等一系列副作用,我们不主张早期大量应用激素,因为激素应用后,打破了原有疾病自然发展的进程,中医的证型也发生了转变。激素本身引起的阴虚火旺、水湿潴留上升为主要矛盾。此时的治疗,应滋阴降火,活血通络利水,可用知柏地黄丸、抵当丸、当归芍药散加减成方。我们应用此法配合撤减激素治疗近百例,效果良好。
, http://www.100md.com
预防截断 发于机先
非典的自然发展过程为热喘脱,所以要预知其发展进程,提前阻断。截断总的原则是:在卫即可清气,到气即可凉营,咳喘下不厌早,喘憋即需固脱。非典除肺的损伤外,大多都有肝功损害,部分有心肌酶的改变和肾功能的异常,其原因可能有病毒的直接作用,内毒素血症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攻击,也可能有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等对细胞的损伤。已有突然死亡病例显示,心肌病变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不容忽视。我们已建立了预警系统,从临床及实验室两方面监测肺、心、肝、肾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提出预报。对心肌酶高的心悸、气短、乏力者,静点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生素C,口服补心气口服液等;对肝酶高者,静点苦黄注射液或茵栀黄注射液,口服复方益肝灵等;对肾功能BUN增高,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者,静点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口服百令胶囊等。早期用药,截断病程。
概括起来,治疗总的原则是:除热务尽,毒炎并治;开畅肺气,下不厌早;预防截断,发于机先;多期重叠,抓住主症;多脏受累,谨防突变;多种剂型,综合施治;中西合璧,优势互补。
(本文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
仝小林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自4月中旬开始参与为非典病人会诊,特别是中日友好医院被确定为非典定点医院以来,他作为医院中医治疗组的牵头人,每天进入非典病房查房、会诊,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开展课题研究,经手治疗非典患者100余例,并总结出“四期八证”、“S1-8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一系列治疗经验。他牵头的科研课题——“非典证候演变规律及分期分证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分别列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http://www.100md.com(仝小林 )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四期:即发热期、喘咳期、喘脱期、恢复期。
中医在治疗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对于提高非典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现就非典中医治疗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谈点认识。
除热务尽 毒炎并治
发热是非典的早期突出症状,随着非典病毒复制高峰载量第10天达到峰值,热毒症状逐步加重,面色、唇色、舌色深红。由早期的卫分阶段(约1~2天),发展至气分阶段(约3~5天),由气分阶段发展为气营两燔。曾有资料显示,非典急性期耐热内毒素血症明显,而同期感冒的病人内毒素检测阴性。这提示内毒素血症以及由其引起的炎性介质的释放参与肺及多脏器损伤的过程。因此,中医在治疗发热时,必须要除热务尽,毒炎并治。
, 百拇医药
具体做法是:将发热分为三个阶段,即发热初期、壮热期、热毒期。
分别用芦根汤、麻杏石甘汤、清温败毒饮加减。每日不拘一服,重者一日一服半至两服,为保持血药浓度,每六小时一次,直至热退。热退至正常仍宜每日一服,巩固三天。三黄汤清热解毒抗炎作用强,早期即可配合应用,壮热期、热毒期宜配凉血解毒之品。
活血化瘀 贯彻始终
非典热毒深重。热毒入血,则为血毒。热毒瘀互结,重点损肺,旁及心、肝、肾。肺络、心络、肝络、肾络是热毒血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因此,早期介入,全程使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大大减轻络脉的损伤。
具体应用方法是:发热期,可加用凉血活血之品,如赤芍、生地、丹皮、白茅根等。喘咳期、喘脱期可加用凉血活血通络之品,如地龙、水蛭、红花、赤芍等。如血小板减少,或因应用激素有出血倾向者,可用三七粉、生蒲黄、血竭粉等活血止血,还可静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或相关西药,以改善循环,减轻络损。
, 百拇医药
通腑泻肺 下不厌早
通腑可以泻热,热毒阶段,通腑可以减少肠道内毒素的吸收,减轻内毒素血症,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使毒热症状减轻。通腑可以平喘,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则减少水湿浊毒的贮留。通腑可以活血,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六腑通则气血活”。因此,非典的治疗宜早用通腑,下不厌早。
中药配合 撤减激素
激素的早期、大量、过久应用导致病情复杂化,病期拖延,出现继发感染、继发出血、精神症状以及水钠潴留等一系列副作用,我们不主张早期大量应用激素,因为激素应用后,打破了原有疾病自然发展的进程,中医的证型也发生了转变。激素本身引起的阴虚火旺、水湿潴留上升为主要矛盾。此时的治疗,应滋阴降火,活血通络利水,可用知柏地黄丸、抵当丸、当归芍药散加减成方。我们应用此法配合撤减激素治疗近百例,效果良好。
, http://www.100md.com
预防截断 发于机先
非典的自然发展过程为热喘脱,所以要预知其发展进程,提前阻断。截断总的原则是:在卫即可清气,到气即可凉营,咳喘下不厌早,喘憋即需固脱。非典除肺的损伤外,大多都有肝功损害,部分有心肌酶的改变和肾功能的异常,其原因可能有病毒的直接作用,内毒素血症及炎性因子的释放攻击,也可能有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等对细胞的损伤。已有突然死亡病例显示,心肌病变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不容忽视。我们已建立了预警系统,从临床及实验室两方面监测肺、心、肝、肾的动态变化,以便及时提出预报。对心肌酶高的心悸、气短、乏力者,静点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维生素C,口服补心气口服液等;对肝酶高者,静点苦黄注射液或茵栀黄注射液,口服复方益肝灵等;对肾功能BUN增高,尿微量白蛋白增加者,静点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口服百令胶囊等。早期用药,截断病程。
概括起来,治疗总的原则是:除热务尽,毒炎并治;开畅肺气,下不厌早;预防截断,发于机先;多期重叠,抓住主症;多脏受累,谨防突变;多种剂型,综合施治;中西合璧,优势互补。
(本文作者为: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
[作者简介]
仝小林是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仝小林自4月中旬开始参与为非典病人会诊,特别是中日友好医院被确定为非典定点医院以来,他作为医院中医治疗组的牵头人,每天进入非典病房查房、会诊,带领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开展课题研究,经手治疗非典患者100余例,并总结出“四期八证”、“S1-8号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等一系列治疗经验。他牵头的科研课题——“非典证候演变规律及分期分证治疗的临床研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分别列入国家科技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 http://www.100md.com(仝小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