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1218
分析显示“哥伦比亚”号失事前宇航员有获救可能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25日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5月24日电(记者毛磊)美国宇航局的最新分析显示,虽然风险极大,实际操作起来胜算难测,但从理论上说,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前拯救7名宇航员是“可行的”。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今年2月1日在返航途中解体坠毁,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国宇航局工程师对事故分析后发现,通过最大程度减少宇航员们的活动,“哥伦比亚”号完全可以在太空多滞留两个星期,直到2月15日或16日航天飞机上的空气净化剂氢氧化 锂耗光为止。如果一切顺利,宇航局在这两个星期中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制定并实施营救方案。

    最可能的一种方案是组织4名宇航员乘坐“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天,救出“哥伦比亚”号机组人员。“阿特兰蒂斯”号原定3月1日升空,但工程师们说,如果加紧准备,这架航天飞机最快可以提前到2月11日或12日发射,并在24小时内飞抵“哥伦比亚”号附近轨道。之后,两架航天飞机可以相距15米至27米并列飞行,并由“阿特兰蒂斯”号上的宇航员在绳系状态下进行太空行走,将同事们从“哥伦比亚”号中救出。“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最终可通过遥控重返大气层,坠落海中。另一种方案是让“哥伦比亚”号上的宇航员自行太空行走,利用隔热材料等填补机翼上的孔洞。不过,相对于发射“阿特兰蒂斯”号而言,这种办法成功概率更小。根据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哥伦比亚”号解体主要就是由其左翼隔热瓦受到损伤并形成孔洞,导致超高温气体进入造成的。

    《华盛顿邮报》24日在报道上述消息时指出,分析结果与宇航局一些高级官员在事故后的说法有较大出入。部分宇航局官员曾表示,即使知道“哥伦比亚”号受了伤,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

    据悉,美国宇航局是应“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委员会的要求进行宇航员救生可行性分析的,初步分析结果已于近日提交事故调查委员会,详细结果将作为附录列入事故最终调查报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