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抗击非典一线飘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记实
他们是战斗在抗击“非典”前线的一群共产党员
他们看似平凡,却在抗“非”一线英勇无畏地工作着
他们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加速了非典患者的康复
当医院决定组建第二批医疗队时,院党委考虑到他们已在一线工作了20多个日夜,准备安排他们休养,却被婉言谢绝了。“不战胜非典,我们决不下战场!作为一名共产党,我们理应站在最前列。”
2003年4月29日,北京第一支、也是最大的一支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的83位同志,满怀激情,来到了胸科医院三病区SARS病房,开展第一期医疗救治工作。在这第一批抗击SARS的勇士中,就有共产党员21名。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支医疗队从接到派员通知到全部队员整装出发仅仅用了不到12小时!
4月28日深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接到了上级派驻医疗队的紧急通知。大疫如大战。院领导随即召开会议,部署人员、医疗护理、科研和隔离防护等各方面的工作,不少队员甚至是在睡梦中接到赴医疗队的紧急通知的!虽然是匆忙上阵,但却没有一位队员退缩,出发队伍的整齐令人惊讶!
, 百拇医药
然而在“非典”一线,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胸科医院共驻扎着8支抗SARS医疗队,由北京市胸科医院抗SARS督导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作为对“非典”的治疗还处在“0”阶段的一支中医医疗队伍,不仅需要迅速适应和熟悉西医的治疗,保证“非典”病人的生命安全;还需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治愈率、好转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和医护人员感染率。如果医疗上出现差错怎么办?万一因隔离防护不规范队员受感染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快速排解个别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一系列的难题摆在他们的面前。
但他们忘不了临来医疗队前,中国中医研究院姚乃礼书记对他们的教导:“稳定情绪,理顺关系,熟悉情况,规范工作”。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胸科医院SARS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他们与联合抗“非典”的各兄弟医疗队很快地建立起联系,积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迅速使医疗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轨。在医疗和护理技术上,经过调研后提出“先稳住,再完善,后提高”的原则,“先稳住”,即稳住心态,稳住防护,稳住病人;“再完善”,即完善防护措施、治疗过程、科研方案;“后提高”,即提高防护水平、医疗水平、科研水平,使全队医疗、科研和防护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接管病区SARS患者的零死亡。
, http://www.100md.com
按原订计划,医疗队在一线工作20天后即可撤至二线休养。但刚刚工作20天,始而未久,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战斗才刚刚打响,作为一位抗击SARS的老兵,他们岂能退缩?新来的同志不熟悉环境,到这儿后不仅要面临风险而且工作一切势必又将重新开始,而这些对他们而言却已是再熟悉不过!于是第一支医疗队中的队员们纷纷要求继续留在一线。医院经过慎重考虑,从中挑选了5名共产党员留队挑起了第二支医疗队的大梁,他们的名字是汪卫东、张丽娜、张旭、邹金盘、苏浩。
他们开通了北京第一条中医SARS心理治疗、咨询热线。他们多次深入病房,和SARS患者进行长时间面对面地沟通,解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他们研究制定了《SARS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他们常说:“医生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一线的工作是辛苦、沉闷的,笨重的防护服,厚厚的口罩,使医疗队员们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然而他们凭借自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精湛的医术,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而且他们在中医温病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出的《SARS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也在实践中显示出了优越性,与其他病区比较,广安门胸科医院SARS病区的患者退热快、症状消除快、激素撤减快、康复出院快。中医药神奇的威力迅速引起了驻胸科医院督导指挥小组的重视,立即成立了由8家医疗队组成的中医药SARS防治协作组,以广安门医院医疗队为牵头单位,负责胸科医院各医疗队的中医治疗指导及队际会诊。这些成绩中都渗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
, http://www.100md.com
医疗队的领队汪卫东是一位心理学专家,他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些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干扰了正常治疗。于是他立刻开通了所辖病区内的“SARS病人心理热线”,随时接受患者的心理咨询,并不顾危险多次深入病房,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他的指导下,通过心理与药物的综合干预,许多患者的心理问题很快得到了根治,病情也随之好转稳定。一位46岁的女患者,SARS在短短的20天内夺去了她母亲、爱人和女儿3位至亲的生命,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病魔的双重夹击她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并拒绝接受治疗。为了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汪卫东多次深入病房与她谈心,有时一去就是两三个小时,并不时地通过电话与她进行沟通。在他的鼓励、支持和众多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名患者很快康复。出院时,她激动地说:“是汪院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汪院长!感谢广安门医院!感谢你们!”还有某部队医院的一名护士在不幸感染SARS后,莫名其妙的过度兴奋使她痛苦万分。汪卫东到病房为她做了4次心理疏导治疗,使她很快解开了心头的郁结,不久即康复出院。临走时,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汪院长的心理抚慰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一个SARS病人……我深深体会到了医者父母心,患难见真情的含义。”
, 百拇医药
58岁的共产党员陈长怀是第一支医疗队中的长者。作为主检医生之一,他总是冲在最前,每天坚持两次带领医生们认真严格查房。在救治一名大学生时,他更是一天数次诊查患者,亲自检查呼吸机通气情况,指导激素用量的调整,并配合中医药治疗。而当有的队员身体不适时,他还主动替他们值班。工作之余,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带教年轻医师,研究治疗方案,组织他们交流临床体会,将宝贵的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后续部队。
50岁的放射医生、共产党员王德文工作总是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他到医疗队第一次阅读胸片时,就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胸片发现一例肺结核误诊为SARS的病例。胸科医院几家医疗队的放射医师和主检医生经过会诊和病例讨论,证实了他的诊断,他也因此备受赞誉。
第二支医疗队到来后,在副领队花宝金的带领下,又积极开展了新的医疗项目。主检医师李光熙设计出了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仪器动态检测系统,即减少了患者频繁抽动脉血的痛苦,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湿化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恢复期患者艾灸免疫功能调节治疗等,深受胸科医院医务处的好评。
, http://www.100md.com
5月18日下午,经广安门医院医疗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首批10名SARS患者康复出院。
他们知道人类征服SARS需要积累经验,为抢救第一手SARS患者舌诊资料,他们几乎每天两次进入病房,亲自采集患者舌苔图像,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他们说:“SARS并不可怕,只是目前人类缺乏征服它的手段。相信不远的未来,SARS一定可防可治。”
SARS是人类必需要征服的崭新疾病,而要战胜SARS,首先得积累完备的第一手资料。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SARS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因此“辨舌验齿”在SARS诊断中对把握病情传变规律、指导辨证、确定治则乃至遣方用药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SARS传染性强,舌诊一直被列入中医诊断的禁区。可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SARS的优势,就必须理顺中医诊疗的所有环节,医疗队员们下决心闯开SARS辨舌验齿的禁区。
隔离防护小组成员为此咨询了有关医学专家和隔离防护专家,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千万不要让病人摘下口罩看舌象,否则危险性太大”。但出于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领队汪卫东带领队员邹金盘、李光熙、倪青和隔离防护小组成员经过反复磋商,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SARS舌像采集隔离防护规范》。每日上下午,他们都会带着相机,深入病房,常常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获取大量的舌诊信息,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胸科医院所有的SARS病房,终于收集到了SARS不同发病时间、不同治疗方案干预下的舌诊信息,目前这些信息正在进行紧张的科学合成与分析过程。1个月过去了,由于科学的防护,4位参与工作的同志没有被感染。而全面、细致的信息也为医疗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SARS提供了充足、可信的依据,为取得更好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在共产党员们奋力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医疗队的临床、护理、科研热情高涨,先后启动了国家科技部课题“SARS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性流调课题“SARS相关调查”、广安门医院课题“SARS患者与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医研究院护理课题“SARS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比较研究”等4项科研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非典毕竟是甲类传染病,科学的隔离防护是稳定医疗秩序的保障。刚到胸科医院,他们抢先进入病房,细心感受穿脱隔离衣等隔离防护全过程,并主持研讨科学防护问题,和隔离防护小组一起制定了《隔离防护规范》。他们说:“必须让所有队员领会《隔离防护规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在攻击SARS的战斗中,凶险的SARS病毒使多少白衣战士倒在了它布下的“雷区”。第一支医疗队出发时,广安门医院党委千叮万嘱要求共产党员们一定要保护好队员的安全。姜在旸院长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们把83名战友交给你们了,完成医疗任务后,你们必须原原本本地给我带回来!”领导的重托,战友们后方亲友的期望,他们忘不了出发时,那激动人心的送行场面!
, 百拇医药
科学的隔离防护成了他们到医疗队前线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立刻成立了“医疗队隔离防护小组”,汪卫东领队亲自担任组长。为确保队员的科学隔离防护,他们曾在医疗队出发前几天,就向兄弟单位征求隔离防护经验,编制小手册,纳入队员前线培训课程。为防止队员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党员们亲临前线,对所有进入病房的队员进行科学隔离防护实地带教训练。他们是医疗队第一批走进SARS病房的人,进入更衣室程序、穿脱隔离衣、查房看病人、护理治疗流程、消毒洗澡,每一位医疗队员的隔离防护全过程,几乎都由他们指导。每天下班后,他们总要听取隔离防护小组成员对当天隔离防护工作的汇报,并多次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科学防护问题。经过实践,主管护师陈素萍带领隔离防护小组成员很快制定出《广安门医院SARS病房消毒隔离防护规范》。她说:“必须让所有队员领会《消毒隔离防护规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严防死守,实现零感染”是隔离防护小组的共同心声!共产党员张静茹白天带领隔离防护小组成员,监督医疗队员穿衣,检查每位病人是否戴口罩背对着医护人员,每一盆泡手液是否比例配置安全,每一块脚垫是否太干;晚上她还要根据当天的实践,对隔离防护标识和流程进行反复修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每次爱人、儿子来电话,她都只是几句话就挂断电话继续投入工作。
, 百拇医药
隔离防护安全员陈荠在医疗队员初来乍到时,整天奔波在每个队员的前后,指挥他们的每一个工作步骤。“妈妈,您的嗓子怎么哑了?”直到她听到儿子电话中的询问时,方感到自己的嗓子确实又疼又痒。5月15日是隔离防护安全员童燕箐的生日,76名医疗队员围在一起为她同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向她连日为确保大家安全防护的辛劳表示感谢。
目前,广安门医院第一支医疗队83名队员零感染,已于5月22日解除隔离,重返工作岗位。第二支医疗队76名队员已安全无恙工作16天,队员思想稳定,医疗秩序井然。
领队汪卫东、副领队张丽娜还承担着整个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们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管理着医疗队,队员个个生活如意、工作顺利。领队汪卫东说:“医疗队是一个大家庭,我要当好这个家长,我要给每一位队员在家的感觉。”
作为领队和副领队,汪卫东和张丽娜除了要主持医疗、护理工作的大局,还掌管着76名队员的衣、食、住、行,悉心管理着医疗队这个大家庭。领队汪卫东为自己立下弘愿:一定要当好这个家长!
, http://www.100md.com
“三军未发,粮草先行”。医疗队到达之前,驻地队员入住房间的编排、卫生用品、餐饮安排、往返病区与驻地的班车班次、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内外环境介绍、队员守则甚至日常饮料和时尚小吃、女队员的卫生巾等就已一应俱全。他们精心周到的安排,使每个队员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管理中,汪卫东对医疗队繁琐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解,指派专人负责,使医疗、护理、科研进展井井有条。他还常用心理学家特有的沟通技巧,活跃着医疗队的气氛,排解队员的思想郁结。他多次以生动的事例为队员进行心理疏导,常用一个有趣的细节、一段奇妙的幽默,博得队员开怀大笑。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对医疗队员潜移默化的心灵安慰,队员们初来乍到时的不适应烟消云散,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一天的战斗!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5月11日的夜晚,那晚汪卫东彻夜未眠,他深深体会到了这个家长的份量。晚上7点,与队员小赵同室的护士长来报告,小赵发烧已经4个小时了,体温37.2OC~37.6OC。闻听此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是不是感染SARS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出现。而姜院长那句“你必须原原本本地把他们给我带回来!”的话在此刻更是重逾千钧!他很快使自己镇定起来,没有盲目采纳临时党支部立即送小赵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的建议,而是仔细询问分析小赵发热前后的每一个细节。原来那天天气较冷,小赵由于下班晚,去洗澡时水不太热。因此他认为小赵应该是普通的感冒。他和副领队张丽娜整夜守在小赵的床边,耐心地安慰小赵,使她的情绪稳定下来,随后按普通感冒进行治疗。2个小时以后,小赵的体温正常了。他们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每隔2小时他们就给小赵测量一次体温,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小赵的体温依然正常,他们放心。为慎重起见,他们还是为小赵安排了单独隔离休息3天,在这期间小赵体温、血常规和胸片结果皆正常,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了!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6月2日,广安门医院支援胸科医院的第二批医疗队即将下撤休整,由32人组成的第三支医疗队又将奔赴一线。我们祝愿所有的医疗队员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在此,也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http://www.100md.com(汪少颖 倪 青)
他们看似平凡,却在抗“非”一线英勇无畏地工作着
他们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加速了非典患者的康复
当医院决定组建第二批医疗队时,院党委考虑到他们已在一线工作了20多个日夜,准备安排他们休养,却被婉言谢绝了。“不战胜非典,我们决不下战场!作为一名共产党,我们理应站在最前列。”
2003年4月29日,北京第一支、也是最大的一支中医医疗队——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抗击“非典”医疗队的83位同志,满怀激情,来到了胸科医院三病区SARS病房,开展第一期医疗救治工作。在这第一批抗击SARS的勇士中,就有共产党员21名。然而谁也想不到,这支医疗队从接到派员通知到全部队员整装出发仅仅用了不到12小时!
4月28日深夜,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接到了上级派驻医疗队的紧急通知。大疫如大战。院领导随即召开会议,部署人员、医疗护理、科研和隔离防护等各方面的工作,不少队员甚至是在睡梦中接到赴医疗队的紧急通知的!虽然是匆忙上阵,但却没有一位队员退缩,出发队伍的整齐令人惊讶!
, 百拇医药
然而在“非典”一线,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胸科医院共驻扎着8支抗SARS医疗队,由北京市胸科医院抗SARS督导指挥中心统一领导。作为对“非典”的治疗还处在“0”阶段的一支中医医疗队伍,不仅需要迅速适应和熟悉西医的治疗,保证“非典”病人的生命安全;还需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提高治愈率、好转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和医护人员感染率。如果医疗上出现差错怎么办?万一因隔离防护不规范队员受感染怎么办?用什么方法可快速排解个别医务人员的恐惧心理?……一系列的难题摆在他们的面前。
但他们忘不了临来医疗队前,中国中医研究院姚乃礼书记对他们的教导:“稳定情绪,理顺关系,熟悉情况,规范工作”。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在“胸科医院SARS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他们与联合抗“非典”的各兄弟医疗队很快地建立起联系,积极取得各方面的支持,迅速使医疗队的工作、生活步入正轨。在医疗和护理技术上,经过调研后提出“先稳住,再完善,后提高”的原则,“先稳住”,即稳住心态,稳住防护,稳住病人;“再完善”,即完善防护措施、治疗过程、科研方案;“后提高”,即提高防护水平、医疗水平、科研水平,使全队医疗、科研和防护水平稳步提高,实现了接管病区SARS患者的零死亡。
, http://www.100md.com
按原订计划,医疗队在一线工作20天后即可撤至二线休养。但刚刚工作20天,始而未久,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战斗才刚刚打响,作为一位抗击SARS的老兵,他们岂能退缩?新来的同志不熟悉环境,到这儿后不仅要面临风险而且工作一切势必又将重新开始,而这些对他们而言却已是再熟悉不过!于是第一支医疗队中的队员们纷纷要求继续留在一线。医院经过慎重考虑,从中挑选了5名共产党员留队挑起了第二支医疗队的大梁,他们的名字是汪卫东、张丽娜、张旭、邹金盘、苏浩。
他们开通了北京第一条中医SARS心理治疗、咨询热线。他们多次深入病房,和SARS患者进行长时间面对面地沟通,解除他们心中的疑虑。他们研究制定了《SARS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他们常说:“医生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一线的工作是辛苦、沉闷的,笨重的防护服,厚厚的口罩,使医疗队员们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艰辛。然而他们凭借自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精湛的医术,不仅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而且他们在中医温病学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出的《SARS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方案》也在实践中显示出了优越性,与其他病区比较,广安门胸科医院SARS病区的患者退热快、症状消除快、激素撤减快、康复出院快。中医药神奇的威力迅速引起了驻胸科医院督导指挥小组的重视,立即成立了由8家医疗队组成的中医药SARS防治协作组,以广安门医院医疗队为牵头单位,负责胸科医院各医疗队的中医治疗指导及队际会诊。这些成绩中都渗透着他们辛劳的汗水。
, http://www.100md.com
医疗队的领队汪卫东是一位心理学专家,他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些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干扰了正常治疗。于是他立刻开通了所辖病区内的“SARS病人心理热线”,随时接受患者的心理咨询,并不顾危险多次深入病房,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在他的指导下,通过心理与药物的综合干预,许多患者的心理问题很快得到了根治,病情也随之好转稳定。一位46岁的女患者,SARS在短短的20天内夺去了她母亲、爱人和女儿3位至亲的生命,突如其来的打击和病魔的双重夹击她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并拒绝接受治疗。为了让她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汪卫东多次深入病房与她谈心,有时一去就是两三个小时,并不时地通过电话与她进行沟通。在他的鼓励、支持和众多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这名患者很快康复。出院时,她激动地说:“是汪院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感谢汪院长!感谢广安门医院!感谢你们!”还有某部队医院的一名护士在不幸感染SARS后,莫名其妙的过度兴奋使她痛苦万分。汪卫东到病房为她做了4次心理疏导治疗,使她很快解开了心头的郁结,不久即康复出院。临走时,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汪院长的心理抚慰几乎使我忘记自己是一个SARS病人……我深深体会到了医者父母心,患难见真情的含义。”
, 百拇医药
58岁的共产党员陈长怀是第一支医疗队中的长者。作为主检医生之一,他总是冲在最前,每天坚持两次带领医生们认真严格查房。在救治一名大学生时,他更是一天数次诊查患者,亲自检查呼吸机通气情况,指导激素用量的调整,并配合中医药治疗。而当有的队员身体不适时,他还主动替他们值班。工作之余,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带教年轻医师,研究治疗方案,组织他们交流临床体会,将宝贵的经验总结出来,传授给后续部队。
50岁的放射医生、共产党员王德文工作总是耐心细致,一丝不苟。他到医疗队第一次阅读胸片时,就凭着多年的工作经验,根据胸片发现一例肺结核误诊为SARS的病例。胸科医院几家医疗队的放射医师和主检医生经过会诊和病例讨论,证实了他的诊断,他也因此备受赞誉。
第二支医疗队到来后,在副领队花宝金的带领下,又积极开展了新的医疗项目。主检医师李光熙设计出了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仪器动态检测系统,即减少了患者频繁抽动脉血的痛苦,也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湿化无创呼吸机治疗和恢复期患者艾灸免疫功能调节治疗等,深受胸科医院医务处的好评。
, http://www.100md.com
5月18日下午,经广安门医院医疗队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首批10名SARS患者康复出院。
他们知道人类征服SARS需要积累经验,为抢救第一手SARS患者舌诊资料,他们几乎每天两次进入病房,亲自采集患者舌苔图像,一次需要三四个小时。他们说:“SARS并不可怕,只是目前人类缺乏征服它的手段。相信不远的未来,SARS一定可防可治。”
SARS是人类必需要征服的崭新疾病,而要战胜SARS,首先得积累完备的第一手资料。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SARS属于中医温病学范畴,因此“辨舌验齿”在SARS诊断中对把握病情传变规律、指导辨证、确定治则乃至遣方用药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由于SARS传染性强,舌诊一直被列入中医诊断的禁区。可是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SARS的优势,就必须理顺中医诊疗的所有环节,医疗队员们下决心闯开SARS辨舌验齿的禁区。
隔离防护小组成员为此咨询了有关医学专家和隔离防护专家,但得到的答复都是:“千万不要让病人摘下口罩看舌象,否则危险性太大”。但出于对中医药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领队汪卫东带领队员邹金盘、李光熙、倪青和隔离防护小组成员经过反复磋商,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SARS舌像采集隔离防护规范》。每日上下午,他们都会带着相机,深入病房,常常一呆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获取大量的舌诊信息,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胸科医院所有的SARS病房,终于收集到了SARS不同发病时间、不同治疗方案干预下的舌诊信息,目前这些信息正在进行紧张的科学合成与分析过程。1个月过去了,由于科学的防护,4位参与工作的同志没有被感染。而全面、细致的信息也为医疗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SARS提供了充足、可信的依据,为取得更好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 百拇医药
在共产党员们奋力进取、勇于创新精神的感召下,医疗队的临床、护理、科研热情高涨,先后启动了国家科技部课题“SARS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性流调课题“SARS相关调查”、广安门医院课题“SARS患者与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调查”、中医研究院护理课题“SARS护理与常规护理方法的比较研究”等4项科研课题,研究进展顺利。
非典毕竟是甲类传染病,科学的隔离防护是稳定医疗秩序的保障。刚到胸科医院,他们抢先进入病房,细心感受穿脱隔离衣等隔离防护全过程,并主持研讨科学防护问题,和隔离防护小组一起制定了《隔离防护规范》。他们说:“必须让所有队员领会《隔离防护规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在攻击SARS的战斗中,凶险的SARS病毒使多少白衣战士倒在了它布下的“雷区”。第一支医疗队出发时,广安门医院党委千叮万嘱要求共产党员们一定要保护好队员的安全。姜在旸院长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我们把83名战友交给你们了,完成医疗任务后,你们必须原原本本地给我带回来!”领导的重托,战友们后方亲友的期望,他们忘不了出发时,那激动人心的送行场面!
, 百拇医药
科学的隔离防护成了他们到医疗队前线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立刻成立了“医疗队隔离防护小组”,汪卫东领队亲自担任组长。为确保队员的科学隔离防护,他们曾在医疗队出发前几天,就向兄弟单位征求隔离防护经验,编制小手册,纳入队员前线培训课程。为防止队员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党员们亲临前线,对所有进入病房的队员进行科学隔离防护实地带教训练。他们是医疗队第一批走进SARS病房的人,进入更衣室程序、穿脱隔离衣、查房看病人、护理治疗流程、消毒洗澡,每一位医疗队员的隔离防护全过程,几乎都由他们指导。每天下班后,他们总要听取隔离防护小组成员对当天隔离防护工作的汇报,并多次召集有关人员,研究科学防护问题。经过实践,主管护师陈素萍带领隔离防护小组成员很快制定出《广安门医院SARS病房消毒隔离防护规范》。她说:“必须让所有队员领会《消毒隔离防护规范》。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严防死守,实现零感染”是隔离防护小组的共同心声!共产党员张静茹白天带领隔离防护小组成员,监督医疗队员穿衣,检查每位病人是否戴口罩背对着医护人员,每一盆泡手液是否比例配置安全,每一块脚垫是否太干;晚上她还要根据当天的实践,对隔离防护标识和流程进行反复修改,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每次爱人、儿子来电话,她都只是几句话就挂断电话继续投入工作。
, 百拇医药
隔离防护安全员陈荠在医疗队员初来乍到时,整天奔波在每个队员的前后,指挥他们的每一个工作步骤。“妈妈,您的嗓子怎么哑了?”直到她听到儿子电话中的询问时,方感到自己的嗓子确实又疼又痒。5月15日是隔离防护安全员童燕箐的生日,76名医疗队员围在一起为她同唱了一首生日快乐歌,向她连日为确保大家安全防护的辛劳表示感谢。
目前,广安门医院第一支医疗队83名队员零感染,已于5月22日解除隔离,重返工作岗位。第二支医疗队76名队员已安全无恙工作16天,队员思想稳定,医疗秩序井然。
领队汪卫东、副领队张丽娜还承担着整个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肩上的担子更重。他们采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管理着医疗队,队员个个生活如意、工作顺利。领队汪卫东说:“医疗队是一个大家庭,我要当好这个家长,我要给每一位队员在家的感觉。”
作为领队和副领队,汪卫东和张丽娜除了要主持医疗、护理工作的大局,还掌管着76名队员的衣、食、住、行,悉心管理着医疗队这个大家庭。领队汪卫东为自己立下弘愿:一定要当好这个家长!
, http://www.100md.com
“三军未发,粮草先行”。医疗队到达之前,驻地队员入住房间的编排、卫生用品、餐饮安排、往返病区与驻地的班车班次、工作区和生活区的内外环境介绍、队员守则甚至日常饮料和时尚小吃、女队员的卫生巾等就已一应俱全。他们精心周到的安排,使每个队员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在管理中,汪卫东对医疗队繁琐的工作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分解,指派专人负责,使医疗、护理、科研进展井井有条。他还常用心理学家特有的沟通技巧,活跃着医疗队的气氛,排解队员的思想郁结。他多次以生动的事例为队员进行心理疏导,常用一个有趣的细节、一段奇妙的幽默,博得队员开怀大笑。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他对医疗队员潜移默化的心灵安慰,队员们初来乍到时的不适应烟消云散,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每一天的战斗!
最令人难忘的还是5月11日的夜晚,那晚汪卫东彻夜未眠,他深深体会到了这个家长的份量。晚上7点,与队员小赵同室的护士长来报告,小赵发烧已经4个小时了,体温37.2OC~37.6OC。闻听此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是不是感染SARS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脑海中出现。而姜院长那句“你必须原原本本地把他们给我带回来!”的话在此刻更是重逾千钧!他很快使自己镇定起来,没有盲目采纳临时党支部立即送小赵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的建议,而是仔细询问分析小赵发热前后的每一个细节。原来那天天气较冷,小赵由于下班晚,去洗澡时水不太热。因此他认为小赵应该是普通的感冒。他和副领队张丽娜整夜守在小赵的床边,耐心地安慰小赵,使她的情绪稳定下来,随后按普通感冒进行治疗。2个小时以后,小赵的体温正常了。他们稍稍松了一口气。之后每隔2小时他们就给小赵测量一次体温,直到第二天上午10点,小赵的体温依然正常,他们放心。为慎重起见,他们还是为小赵安排了单独隔离休息3天,在这期间小赵体温、血常规和胸片结果皆正常,可以重返工作岗位了!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6月2日,广安门医院支援胸科医院的第二批医疗队即将下撤休整,由32人组成的第三支医疗队又将奔赴一线。我们祝愿所有的医疗队员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在此,也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http://www.100md.com(汪少颖 倪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