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4285
在灾难中学会成长
http://www.100md.com 2003年5月28日 北京晚报
     非典(SARS)堪称一场社会性灾难。这不仅是说,非典的传播靠的是社会链条;更重要的是,伴随非典传播的一种莫可名状的心理恐慌,一时反而成了比非典还要可怕的疫病。 在北京街上人头重又攒动的时候,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和新浪网联合进行的网上调查显示,恐慌一度曾占社会主导。在非典爆发的高峰期,一些人甚至极度恐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无法专心做事,不敢进办公室,茶不思、饭不想、睡不实、注意力不集中,整日惶惶然不知所措。而另外一些人,则盲目跟风,以讹传讹,大肆抢购。 非典在社会的许多层面都引起恐慌,但对人称中国“蜜罐一代”的独生子女们、中国年轻一代的城市白领们,恐慌恐怕更大更真实一些: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面临非典,落荒而逃。而来自世界旅游组织的声音说,非典在世界许多地方引起的反应都有些“过分”。非典引起的恐慌正在影响着许多旅游地点,其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伊拉克战争和恐怖主义袭击。一个典型的数据显示,在全球6000多例病人中,只有5例可能是在乘坐飞机时被传染的。一些亚洲国家没有发现一例“非典”患者,但是它们同样受到了很大影响。 恐慌是什么?其实,适度的恐慌是人们面对危机的一种心理调节,它提高人的警惕性,启动必要的防御机制,动员躯体的必要资源进行自我保护。适度恐慌对人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可怕的只是过度恐慌,即所谓“非典恐惧综合征”。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教授说,这种因为害怕传染上非典而引起的过度恐惧心理和回避行为,是一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病理现象。 没染上病,却让病给吓死了。这样的故事在这非常时期竟也有真实的例子———一个农民因怀疑染上了非典,恍惚之下吃老鼠药而死。面对人们一无所知的灾难,有谁不怕?谁不担心?但少去公共场所可以,不上班不行;少下饭馆可以,不去超市买米面不行。其实,大多数人还有机会享受假期,“躲进小楼成一统”,但钟南山没有,他身后的白衣战士不行,为了抗击非典加班加点忙碌的人们不行!他们为什么没有被非典吓住?不是一点不担心,而是自有一种豪气在!人定胜天,绝非盲目,而是对人类的智慧有信心。 其实,从非典高峰到逐步趋缓,同一些人往往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过度恐慌和过度大意。这样两种看似相反的表现,实际上异曲同工,大概都是只从自己个人角度来看问题。恐慌的人们放大了非典对自己个人的威胁,大意的人们则只看到特定个人感染非典的概率很小。这都是心态不稳、性格浮躁的体现。 著名社会学家周孝正教授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期,生活中少有挫折,所以性格浮躁。不过,周孝正也说:“由于非典是一个社会性的传染病,所以它将帮助中国的独生子女树立起公德心、公民意识和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这正是他们一直缺少的。”我想,不仅是独生子女,周先生的话适用于所有心浮气躁的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