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种疫苗助人类战胜疾病 非典疫苗研制不可急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日
科技日报消息:据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透露,目前收载在《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中具有国家标准的人用疫苗共37种。疫苗应用,已使多种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
疫苗的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用疫苗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利用疫苗控制了天花、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在这些疫苗中,以预防单一疾病的“单苗”为主,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注射一个品种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大家俗称的“麻风腮”疫苗,就是将麻疹、风疹、腮腺炎三大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一网打尽的联合疫苗。
在人类疫苗发展史上,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控制了天花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也促进了对其它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的研究,从而引发了一场医学革命。历史上曾不断发生天花大流行,每次都有不少人死亡,即便侥幸得生,也会在颜面上留下终生痕迹。17世纪末,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标志着人类通过有意识预防接种来控制传染病的首次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种痘于是被全世界采用。到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其后,天花病毒仅存在于个别国家的实验室器皿,作为标本保存。
, http://www.100md.com
当前,艾滋病、疟疾、疱疹、结核、丙型肝炎以及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等疾病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据有关部门统计,仅艾滋病、结核和疟疾这三种疾病,每年就会导致500万人死亡,占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一半。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研制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非典疫苗:预防SARS卷土重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后,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只要潜伏的感染源和易感人群存在,病毒一旦出现,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要做到长期的预防,只有依靠疫苗。培养出疫苗需要一个时期,真正用到人身上就更需要时间。由于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除了有效性,对它安全性的检验更要慎之又慎,专家们正进行着一场科技攻关上的赛跑……
非典来势汹汹,肆虐多国,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与人们一起抵挡非典的疯狂进攻时,在另一条战线上,中国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寻找“降魔绝招”,向疫苗研制发出挑战。
, 百拇医药
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4月23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决定,中央财政设立金额高达20亿元的非典防治基金。其中一个重要用途是支持非典防治的科技攻关,研发预防非典的疫苗。
“没有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立项的支持,能尽快进行非典病毒抗体和疫苗的研制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记者走进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见到研制非典疫苗项目负责人李德新教授后他说的第一句话。4月底,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和科技部,将病毒所的疫苗研制列入863计划,从开始研究立项到100万元启动资金到位,前后不到5天时间。
从病毒所可以看到,一种新的疫苗研制,不仅需要很大的实验资金投入,而且实验条件的配套也很重要。李教授介绍说,现在,实验室里所用的玻璃器皿,都已换成了进口高分子塑料材料制品,玻璃破碎容易刺破皮肤将病毒进入到身体内,或流到工作台面上造成污染都是很危险的,这样制品价格比较高,但实验起来对人员和环境都更安全。
, 百拇医药
记者还看到一个新建的生物P3实验室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因为非典病毒的高度危险性,很多实验必须在国家认可的P3实验室中进行。P3实验室内处于负压状态,病毒控制在里面不会释放出来,研究人员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不会被感染,环境也不受污染。现在病毒所已经有一个P3实验室,这个新建的是专门用于非典疫苗研制的。而这些设施投入是不包括在实验资金里的。
病毒所全方位备战非典疫苗研制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广东、上海、湖北等省市政府及卫生科技部门,都启动了研制疫苗的专项资金。目前,上海市政府在疫苗研制上,已经投入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给三个研制小组。湖北省科技厅启动应急科技专项,并投入100万元资金作为疫苗研制启动费。同时,包括病毒所在内的科研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在积极寻找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融入后续资金,另一方面为疫苗研制成功后,尽快投入规模化生产做好前期准备。
生产非典病毒疫苗国家有特殊要求,生物制药厂要对车间进行P3改造,技术力量要具备,并拥有生产人员的防护设施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疫苗研制出来后再找合适的企业生产,就把前期研制争取的时间浪费在后期的生产准备上,当人们翘首以盼疫苗的早日问世时,争取时间,就要形成研制和生产的最佳链接。
, 百拇医药
科研人员的全力以赴
在病毒所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随着非典在广东的传播,追查非典“元凶”,就成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专家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病毒所研究人员前去调查疾病流行规律和病毒特征时,整个北方还在遥遥观望,有的人甚至还不知道非典。到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典型肺炎时,病毒所已着手进行对病毒的分析和疫苗的研制。
4月底,科技部立项后,病毒所立即组成了十几人的精干队伍,并将研究工作全面铺开。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疾病研究所,他们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在非典肆虐之际,专家们也在进行着一场科技攻关上的赛跑。
疫苗根据技术特点,可分成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类,目前,我国的非典疫苗研制,在广东、上海、湖北包括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内,主要是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的研制,是既有传统的也有新型的。
, 百拇医药
传统疫苗是建立在免疫学上的,通过是否产生中和抗体判定疫苗成功与否,研发起来要快一些,然而,对于免疫保护机理不明确,有潜在致癌性或免疫病理作用,以及病原不能或难以培养的疫苗,使用传统疫苗技术就很难研制成功,这也是研究人员两路并进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医院说成是抗击非典的第一战场,那么研制疫苗的实验室就是第二战场。“一走进实验室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对病毒的分析和结果的判断上,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病毒所李教授带的一个研究生这样对记者说。特别是观察实验,有的时候结果后半夜出来,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发生的变化,掌握准确的数据,三四个人就一直呆在实验室里,饿了泡一盒方便面,困了椅子上打个盹,天气热也不能开空调。
在电视里,我们看到穿着三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区,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镜头也出现在病毒所的实验室里。记者在走廊里与一人匆匆擦肩而过,李教授说:“她四个小时前进入病毒实验室,这是刚换完衣服出来。为能得出一个阶段性的实验结论,工作时也很疲劳”。
, 百拇医药
病毒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SARS病毒人源基因抗体,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记者在工作室的电脑屏幕上,观看病毒基因抗体荧光图片时,项目主要研究人、博士生导师梁米芳教授对记者说:“这段时间真是太紧张了,全体研究人员都十分辛苦,不要说休周末了,正常的话,每天回家都在晚上八九点以后,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梁教授和前面提到的李德新教授是夫妻,两人都是实验带头人,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家。小儿子就盼着妈妈能给做顿像样点的饭菜,可一次次都落了空,妈妈急的时候还要说一句,你也挺胖的,少吃几顿饿不坏。当我们密切关注疫苗能早一天研制出来的时候,所有科研人员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
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在合力攻关破译了非典病毒序列,并在感染者最初的诊断和获得基因抗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后,最前沿的医学研究机构几乎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疫苗研制的攻坚战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http://www.100md.com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裴钢宣布,经过研究院多个研究所的联合攻关,已成功克隆SARS病毒的6个主要蛋白基因,完成了SARS病毒中3个主要蛋白的表达,并对这三种蛋白中的一种蛋白进行了实际药物筛选,已从几十万个药用化合物中挑选了几百种可能具有抗SARS病毒潜力的化合物再进行“深筛”。
5月19日,广东中山大学教授黄文林带领的实验组,研制出了预防SARS的DNA疫苗和腺病毒携带SARS部分S基因疫苗,并且在5月20日开始将疫苗注
射到大白鼠体内,5月25日之前就可检测到白鼠体内是否产生了SARS抗体。如果产生了抗体,接着只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就可证明这种抗体是不是SARS保护性抗体。
5月20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李德新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从多个SARS恢复期病人血中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抗SARS病毒的人源基因工程抗体。这些抗体对SARS病毒具有明显结合作用,部分抗体已被确认针对SARS病毒表面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成功,将给SARS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 百拇医药
5月22日,孙树汉带领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遗传教研室20多名研究人员,研制出预防SARS的“候选疫苗”核酸疫苗,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周。5月23日开始小动物实验,如果实验用的小白鼠能产生抗体,说明候选疫苗的方向对,然后再在大动物身上实验。
我国科学家在非典疫苗的研制上与国际保持着同步,分析和研制的手段都已掌握,技术力量也不比国外差,信息又互联畅通,只要资金保证并能有很好的协作,中国应该率先在世界上研制出非典疫苗。
疫苗研制不可过急
疫苗的研制过程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步骤,尤其是在安全性上要有可靠的保障,所以研制周期较长。比如在老鼠身上做多次安全实验,仅一项实验就至少需要数月,而最后人用疫苗前还必须用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做安全实验,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目前,对疫苗研究有一些夸大的说法,专家提出,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疫苗研究难以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里有两个概念,构建疫苗是一个时期,真正用到人身上是另一个时期。因为疫苗和药物不一样,非典药物会比较快地出现,因为药物是为了救急,安全性的考虑可以少一些,而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除了有效性,安全性至关重要。登革热疫苗研制出来使用不到两年就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只能说是失败了。病毒所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出血热疫苗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当然,科学发展到基因时代,研制技术和手段已今非昔比,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成熟的技术平台。由于基因技术的使用,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已绘制出来,科学家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获得候选的疫苗样品。在全世界都瞩目非典的特效药和疫苗出现时,集中精力研制疫苗已成为专家们的重头戏。 -科技日报-, http://www.100md.com
疫苗的应用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用疫苗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人类已利用疫苗控制了天花、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等多种疾病。在这些疫苗中,以预防单一疾病的“单苗”为主,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注射一个品种预防多种疾病的联合疫苗也开始崭露头角。如大家俗称的“麻风腮”疫苗,就是将麻疹、风疹、腮腺炎三大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一网打尽的联合疫苗。
在人类疫苗发展史上,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控制了天花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也促进了对其它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的研究,从而引发了一场医学革命。历史上曾不断发生天花大流行,每次都有不少人死亡,即便侥幸得生,也会在颜面上留下终生痕迹。17世纪末,英国的乡村医生琴纳用接种牛痘预防天花,标志着人类通过有意识预防接种来控制传染病的首次科学实验获得成功,种痘于是被全世界采用。到1980年,世界卫生大会正式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了天花。其后,天花病毒仅存在于个别国家的实验室器皿,作为标本保存。
, http://www.100md.com
当前,艾滋病、疟疾、疱疹、结核、丙型肝炎以及今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等疾病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据有关部门统计,仅艾滋病、结核和疟疾这三种疾病,每年就会导致500万人死亡,占因传染病死亡人数的一半。为此,各国科学家一直在致力于研制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
非典疫苗:预防SARS卷土重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种新的传染病流行后,会与人类长期共存。只要潜伏的感染源和易感人群存在,病毒一旦出现,就会造成大面积的感染。要做到长期的预防,只有依靠疫苗。培养出疫苗需要一个时期,真正用到人身上就更需要时间。由于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除了有效性,对它安全性的检验更要慎之又慎,专家们正进行着一场科技攻关上的赛跑……
非典来势汹汹,肆虐多国,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与人们一起抵挡非典的疯狂进攻时,在另一条战线上,中国科学家们正全力以赴寻找“降魔绝招”,向疫苗研制发出挑战。
, 百拇医药
政府的强有力支持
4月23日,国务院常务办公会议决定,中央财政设立金额高达20亿元的非典防治基金。其中一个重要用途是支持非典防治的科技攻关,研发预防非典的疫苗。
“没有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重大立项的支持,能尽快进行非典病毒抗体和疫苗的研制是根本不可能的。”这是记者走进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见到研制非典疫苗项目负责人李德新教授后他说的第一句话。4月底,国家防治非典指挥部和科技部,将病毒所的疫苗研制列入863计划,从开始研究立项到100万元启动资金到位,前后不到5天时间。
从病毒所可以看到,一种新的疫苗研制,不仅需要很大的实验资金投入,而且实验条件的配套也很重要。李教授介绍说,现在,实验室里所用的玻璃器皿,都已换成了进口高分子塑料材料制品,玻璃破碎容易刺破皮肤将病毒进入到身体内,或流到工作台面上造成污染都是很危险的,这样制品价格比较高,但实验起来对人员和环境都更安全。
, 百拇医药
记者还看到一个新建的生物P3实验室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因为非典病毒的高度危险性,很多实验必须在国家认可的P3实验室中进行。P3实验室内处于负压状态,病毒控制在里面不会释放出来,研究人员在生物安全柜里操作不会被感染,环境也不受污染。现在病毒所已经有一个P3实验室,这个新建的是专门用于非典疫苗研制的。而这些设施投入是不包括在实验资金里的。
病毒所全方位备战非典疫苗研制是全国的一个缩影。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广东、上海、湖北等省市政府及卫生科技部门,都启动了研制疫苗的专项资金。目前,上海市政府在疫苗研制上,已经投入了约200万元人民币给三个研制小组。湖北省科技厅启动应急科技专项,并投入100万元资金作为疫苗研制启动费。同时,包括病毒所在内的科研单位,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在积极寻找与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融入后续资金,另一方面为疫苗研制成功后,尽快投入规模化生产做好前期准备。
生产非典病毒疫苗国家有特殊要求,生物制药厂要对车间进行P3改造,技术力量要具备,并拥有生产人员的防护设施等,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疫苗研制出来后再找合适的企业生产,就把前期研制争取的时间浪费在后期的生产准备上,当人们翘首以盼疫苗的早日问世时,争取时间,就要形成研制和生产的最佳链接。
, 百拇医药
科研人员的全力以赴
在病毒所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随着非典在广东的传播,追查非典“元凶”,就成为中国疾病控制中心专家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病毒所研究人员前去调查疾病流行规律和病毒特征时,整个北方还在遥遥观望,有的人甚至还不知道非典。到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非典型肺炎时,病毒所已着手进行对病毒的分析和疫苗的研制。
4月底,科技部立项后,病毒所立即组成了十几人的精干队伍,并将研究工作全面铺开。作为目前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疾病研究所,他们感到了很大的压力,在非典肆虐之际,专家们也在进行着一场科技攻关上的赛跑。
疫苗根据技术特点,可分成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类,目前,我国的非典疫苗研制,在广东、上海、湖北包括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在内,主要是灭活疫苗、减毒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的研制,是既有传统的也有新型的。
, 百拇医药
传统疫苗是建立在免疫学上的,通过是否产生中和抗体判定疫苗成功与否,研发起来要快一些,然而,对于免疫保护机理不明确,有潜在致癌性或免疫病理作用,以及病原不能或难以培养的疫苗,使用传统疫苗技术就很难研制成功,这也是研究人员两路并进的主要原因。
如果把医院说成是抗击非典的第一战场,那么研制疫苗的实验室就是第二战场。“一走进实验室就忘记了时间的存在,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对病毒的分析和结果的判断上,一丝一毫都不敢懈怠”,病毒所李教授带的一个研究生这样对记者说。特别是观察实验,有的时候结果后半夜出来,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内看到发生的变化,掌握准确的数据,三四个人就一直呆在实验室里,饿了泡一盒方便面,困了椅子上打个盹,天气热也不能开空调。
在电视里,我们看到穿着三重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区,一干就是几个小时。这样的镜头也出现在病毒所的实验室里。记者在走廊里与一人匆匆擦肩而过,李教授说:“她四个小时前进入病毒实验室,这是刚换完衣服出来。为能得出一个阶段性的实验结论,工作时也很疲劳”。
, 百拇医药
病毒所在世界上首次获得SARS病毒人源基因抗体,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记者在工作室的电脑屏幕上,观看病毒基因抗体荧光图片时,项目主要研究人、博士生导师梁米芳教授对记者说:“这段时间真是太紧张了,全体研究人员都十分辛苦,不要说休周末了,正常的话,每天回家都在晚上八九点以后,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梁教授和前面提到的李德新教授是夫妻,两人都是实验带头人,忙起来根本顾不上家。小儿子就盼着妈妈能给做顿像样点的饭菜,可一次次都落了空,妈妈急的时候还要说一句,你也挺胖的,少吃几顿饿不坏。当我们密切关注疫苗能早一天研制出来的时候,所有科研人员的心情和我们是一样的。
瞩目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在合力攻关破译了非典病毒序列,并在感染者最初的诊断和获得基因抗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后,最前沿的医学研究机构几乎都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疫苗研制的攻坚战中,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 http://www.100md.com
5月1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裴钢宣布,经过研究院多个研究所的联合攻关,已成功克隆SARS病毒的6个主要蛋白基因,完成了SARS病毒中3个主要蛋白的表达,并对这三种蛋白中的一种蛋白进行了实际药物筛选,已从几十万个药用化合物中挑选了几百种可能具有抗SARS病毒潜力的化合物再进行“深筛”。
5月19日,广东中山大学教授黄文林带领的实验组,研制出了预防SARS的DNA疫苗和腺病毒携带SARS部分S基因疫苗,并且在5月20日开始将疫苗注
射到大白鼠体内,5月25日之前就可检测到白鼠体内是否产生了SARS抗体。如果产生了抗体,接着只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就可证明这种抗体是不是SARS保护性抗体。
5月20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李德新教授领导的实验室,从多个SARS恢复期病人血中在世界上首次获得抗SARS病毒的人源基因工程抗体。这些抗体对SARS病毒具有明显结合作用,部分抗体已被确认针对SARS病毒表面蛋白或核心蛋白。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成功,将给SARS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 百拇医药
5月22日,孙树汉带领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遗传教研室20多名研究人员,研制出预防SARS的“候选疫苗”核酸疫苗,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周。5月23日开始小动物实验,如果实验用的小白鼠能产生抗体,说明候选疫苗的方向对,然后再在大动物身上实验。
我国科学家在非典疫苗的研制上与国际保持着同步,分析和研制的手段都已掌握,技术力量也不比国外差,信息又互联畅通,只要资金保证并能有很好的协作,中国应该率先在世界上研制出非典疫苗。
疫苗研制不可过急
疫苗的研制过程要遵循严格的科学步骤,尤其是在安全性上要有可靠的保障,所以研制周期较长。比如在老鼠身上做多次安全实验,仅一项实验就至少需要数月,而最后人用疫苗前还必须用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做安全实验,不是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
目前,对疫苗研究有一些夸大的说法,专家提出,对非典病毒的分离、培养、观察、分析,对非典疫苗的筛选、测试,以及对抗体的效果、基因测算等都需要一定的时间,疫苗研究难以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这里有两个概念,构建疫苗是一个时期,真正用到人身上是另一个时期。因为疫苗和药物不一样,非典药物会比较快地出现,因为药物是为了救急,安全性的考虑可以少一些,而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除了有效性,安全性至关重要。登革热疫苗研制出来使用不到两年就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只能说是失败了。病毒所研制成功的第一个出血热疫苗用了近十年的时间。
当然,科学发展到基因时代,研制技术和手段已今非昔比,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成熟的技术平台。由于基因技术的使用,非典病毒的基因图谱已绘制出来,科学家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地获得候选的疫苗样品。在全世界都瞩目非典的特效药和疫苗出现时,集中精力研制疫苗已成为专家们的重头戏。 -科技日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