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研制出非典疫苗到底要多久
日前,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表示,在人类还没有研究出有效的预防疫苗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之前,防治非典未敢彻底言胜。
这是实话。战胜非典最终要依靠科学,各国关于非典疫苗和药物的科学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人们可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听到和理解科学家所说的话,我也一直非常关注国内这方面的消息。然而,那些众说纷纭的研制过程,那些前后矛盾的非典疫苗推出时间表,却让我越看越糊涂。在北大学过4年微生物学专业的我尚且如此,不知道那些不具备相当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看了这些报道后会做何反应。
于微生物学或科学报道,我都不算专家,但我可以谈一些常识。只要有心,从那一系列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更多的东西来,透过某些传媒那按捺不住的炒作欲望,仔细读原文的读者也可以形成自己明智的判断。
简单概括一下,关于非典疫苗,综合国内传媒各种报道,我可以认定的基本事实包括:研制疫苗的技术路线分为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减毒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的方法是大量培养病毒,将病毒经过灭活处理后制成疫苗。这种方法研制周期最短,国内当前的非典疫苗研究以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为主攻方向。灭活疫苗研制的现状是已经得到在细胞水平上和经部分动物试验有效的灭活病毒试剂,但尚需通过免疫病理学研究、一系列动物和人体实验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实验、一系列审查程序等。这其中可能遇到意外的困难,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1 2年时间。此外,非典灭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对生产条件要求比较高,国内企业的条件目前似乎还达不到生产的标准。
, 百拇医药
关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报道,某些人可能以为科学研究如教科书,总有标准答案,而科研人员个个都手握那份标准答案,某些记者编辑想的就是把科学家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挖出来,其实这种想法错得厉害。
为什么在我们的传媒上关于非典疫苗有这么多混乱、矛盾的报道呢?从信息源的角度说,受采访的科学家即使均出于公心,他们对科学事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科学工作者也可能有私心,可能会考虑研究成果背后的名利———有的研究背后有企业行为,有的研究者会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支持而将阶段性进展夸大或含糊其辞,所以科学报道的采写者不应只听成果发布者本人的一面之词,也应听听他的同行评议。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多数科学报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读者只得自己做广采博收、甄别判断的工作。
科学报道多元化并非坏事,真实、自由地报道不同的声音是健康社会的表现,在科学报道上并无例外。问题在于,报道是否足够真实、准确、客观。某些报道语焉不详,所以我们难以判断文中的不准确信息来自科研人员还是记者和编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多数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报道,问题出在记者、编辑的加工环节。
, 百拇医药
以引述的部分报道为例,那些在标题或导语中声称疫苗“研制成功”或“即将成功”的,多数在文内有研究人员的具体说法。从中可看出,研究人员的原意指得到初步证明有效的疫苗试剂,甚至只是得到供筛选的对象———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成功与否还充满不确定性,而有些记者和编辑或出于无知,或出于故意,或偷换概念、曲解原意,或混淆概念、四舍五入,于是“试剂”就成了“疫苗”,“动物测试”、“临床研究”就成了“产品问世”,“有望”被放大,“风险”被忽略。有的文章使用“绞杀”病毒和病毒“生长”这样的说法,可见报道者缺乏基本常识。
非常时期,面对社会的渴求,科学家不能浮躁,科学报道更需要学习、进步。
链接
近期部分媒体有关非典疫苗的报道
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来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焕明的消息,消息主体是关于诊断非典的酶联法试剂盒,其中谈到该所正努力鉴定病毒的特异性蛋白,制备病毒的抗体和疫苗。这是国内传媒关于非典疫苗研制较早的一篇报道,其实提到疫苗的地方只有一句话,但考虑到读者关心,将这句话做在了标题上。
, http://www.100md.com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学时报》报道,中科院微生物所紧急启动非典疫苗研究,以中科院院士田波为顾问。文中没有提到疫苗问世的时间表。
紧接着,4月28日上海《新闻晨报》报道称,非典的灭活疫苗有望在几个月内问世;4月29日,另外一家上海报纸报道,科研人员保守估计非典疫苗一个月后研制成功;一种专门克制非典的核酸疫苗一个月后可望研制成功,市民注射这种疫苗后,机体会主动产生全面免疫力,阻挡非典侵入云云。
有趣的是,4月28日的报道称,灭活疫苗比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快,但29日的报道所称即将成功的非典疫苗却正是一种基因工程疫苗。这两篇报道一时都被多家网站转载。
5月9日,北京某报记者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获悉,若无不可预见的技术障碍,预计可在10月底前获得非典灭活疫苗产品。
5月12日,《健康报》消息,同样是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有关负责人指出,非典疫苗在安全性上的要求远比治疗非典的药物高,对人体必须完全没有副作用,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社会各界不可对非典疫苗的上市抱有过高期望。
, http://www.100md.com
5月21日,《科学时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在接受采访时说,“有关单位宣称的1个月到3个月就能拿出非典疫苗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最快也要两年时间”。报道还指出,由于非典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很强,灭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过程对安全防护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疫苗生产的环境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
5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学家赵铠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同样指出,疫苗研制需经基础研究、小量试制、中间试验、送审和临床研究几个阶段,这些都完成后方可用于人体接种,才能算是研制成功,这个过程最顺利也需要两年。“那些声称能很快制备疫苗的机构是把用于动物试验的灭活病毒液叫做疫苗了。实际上,证明灭活病毒液有效后,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证明其是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拿我们现在主要研制的灭活疫苗来说,它的要求是把病毒杀死,使其不引起发病,并保留其免疫力。假如灭活不彻底,那么大面积接种就等同于大面积传播。这就是整个攻关过程的难点所在。”
, 百拇医药 仅隔一天,5月26日,又一个版本的声称“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下月研成”的消息在报纸和网络上流传开来。中新网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说:粤港两地专家合作研制的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于下月问世;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管轶表示,疫苗可能在6月10日研制出来,目前的攻关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这一消息的“新华社香港5月26日电”版本其实并未称疫苗即将研制成功,文章写的是:他们已成功过滤出“灭活的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分子”,并将以此作为疫苗试剂,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并称:疫苗试剂的动物测试将可于6个月内初步完成。现在还不能确定该疫苗试剂对人体是否有效或有害,因此不会急于以该疫苗试剂用于人体做实验。
但在中科院主办的《科学时报》的网站上,这条消息的题目是“粤港联手研制成功非典疫苗试剂”。
5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推出报道:从试剂到非典疫苗路还很长。记者采访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杜冠华指出,“疫苗试剂”不是疫苗,一种疫苗在最终应用前,必须采集大批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来论证。这样一个很严谨的过程,即使按照非常规操作,至少也要一到两年时间。
, http://www.100md.com
我看到的最新消息之一是“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我国非典疫苗有望10月底进入临床研究”。据食品药品监管局生物制品处处长尹红章介绍,如果在免疫病理研究等方面不出意外的话,国家有望于今年10月底前批准“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消息最后还指出,即使批准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也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考察,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进行推广,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正是采写这篇消息的两位记者,在5月29日的《天津日报》上发表文章《非典疫苗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引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的话说,研制非典疫苗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持科学、客观、谨慎、负责的态度。
这位负责人特别谈到,目前正在研制的“灭活疫苗”还存在免疫病理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他解释说,通常一些病毒灭活后输入人体,不仅不会侵害机体,还能促使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但是,有些病毒,如麻疹,灭活后输入人体内却会在病毒入侵时加重病情。如果非典病毒具有类似麻疹的特性,正在进行的“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的研制工作就要停下来,而不得不去花费更长的时间去研制“减毒疫苗”。
该报道甚至毫不客气地提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非人为因素,也有可能使非典疫苗的研制进程无限期拖延下去。比如,非典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后,必须通过流行病学的考察;而这个考察,又必须经过一个非典的流行季,也就是说,考察必须在非典疫情具有一定流行规模的地区进行”。
(刘县书整理), http://www.100md.com
这是实话。战胜非典最终要依靠科学,各国关于非典疫苗和药物的科学研究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人们可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听到和理解科学家所说的话,我也一直非常关注国内这方面的消息。然而,那些众说纷纭的研制过程,那些前后矛盾的非典疫苗推出时间表,却让我越看越糊涂。在北大学过4年微生物学专业的我尚且如此,不知道那些不具备相当专业知识的普通读者,看了这些报道后会做何反应。
于微生物学或科学报道,我都不算专家,但我可以谈一些常识。只要有心,从那一系列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看出更多的东西来,透过某些传媒那按捺不住的炒作欲望,仔细读原文的读者也可以形成自己明智的判断。
简单概括一下,关于非典疫苗,综合国内传媒各种报道,我可以认定的基本事实包括:研制疫苗的技术路线分为灭活疫苗、基因重组疫苗、减毒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的方法是大量培养病毒,将病毒经过灭活处理后制成疫苗。这种方法研制周期最短,国内当前的非典疫苗研究以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为主攻方向。灭活疫苗研制的现状是已经得到在细胞水平上和经部分动物试验有效的灭活病毒试剂,但尚需通过免疫病理学研究、一系列动物和人体实验及流行病学的研究实验、一系列审查程序等。这其中可能遇到意外的困难,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1 2年时间。此外,非典灭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对生产条件要求比较高,国内企业的条件目前似乎还达不到生产的标准。
, 百拇医药
关于科学研究和科学报道,某些人可能以为科学研究如教科书,总有标准答案,而科研人员个个都手握那份标准答案,某些记者编辑想的就是把科学家脑子里的标准答案挖出来,其实这种想法错得厉害。
为什么在我们的传媒上关于非典疫苗有这么多混乱、矛盾的报道呢?从信息源的角度说,受采访的科学家即使均出于公心,他们对科学事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科学工作者也可能有私心,可能会考虑研究成果背后的名利———有的研究背后有企业行为,有的研究者会为了争取更多资金支持而将阶段性进展夸大或含糊其辞,所以科学报道的采写者不应只听成果发布者本人的一面之词,也应听听他的同行评议。但目前我们看到的多数科学报道都没有做到这一点,读者只得自己做广采博收、甄别判断的工作。
科学报道多元化并非坏事,真实、自由地报道不同的声音是健康社会的表现,在科学报道上并无例外。问题在于,报道是否足够真实、准确、客观。某些报道语焉不详,所以我们难以判断文中的不准确信息来自科研人员还是记者和编辑。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发现,多数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报道,问题出在记者、编辑的加工环节。
, 百拇医药
以引述的部分报道为例,那些在标题或导语中声称疫苗“研制成功”或“即将成功”的,多数在文内有研究人员的具体说法。从中可看出,研究人员的原意指得到初步证明有效的疫苗试剂,甚至只是得到供筛选的对象———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成功与否还充满不确定性,而有些记者和编辑或出于无知,或出于故意,或偷换概念、曲解原意,或混淆概念、四舍五入,于是“试剂”就成了“疫苗”,“动物测试”、“临床研究”就成了“产品问世”,“有望”被放大,“风险”被忽略。有的文章使用“绞杀”病毒和病毒“生长”这样的说法,可见报道者缺乏基本常识。
非常时期,面对社会的渴求,科学家不能浮躁,科学报道更需要学习、进步。
链接
近期部分媒体有关非典疫苗的报道
4月22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来自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杨焕明的消息,消息主体是关于诊断非典的酶联法试剂盒,其中谈到该所正努力鉴定病毒的特异性蛋白,制备病毒的抗体和疫苗。这是国内传媒关于非典疫苗研制较早的一篇报道,其实提到疫苗的地方只有一句话,但考虑到读者关心,将这句话做在了标题上。
, http://www.100md.com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科学时报》报道,中科院微生物所紧急启动非典疫苗研究,以中科院院士田波为顾问。文中没有提到疫苗问世的时间表。
紧接着,4月28日上海《新闻晨报》报道称,非典的灭活疫苗有望在几个月内问世;4月29日,另外一家上海报纸报道,科研人员保守估计非典疫苗一个月后研制成功;一种专门克制非典的核酸疫苗一个月后可望研制成功,市民注射这种疫苗后,机体会主动产生全面免疫力,阻挡非典侵入云云。
有趣的是,4月28日的报道称,灭活疫苗比基因工程疫苗研制快,但29日的报道所称即将成功的非典疫苗却正是一种基因工程疫苗。这两篇报道一时都被多家网站转载。
5月9日,北京某报记者从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科技攻关组获悉,若无不可预见的技术障碍,预计可在10月底前获得非典灭活疫苗产品。
5月12日,《健康报》消息,同样是全国防治非典指挥部科技攻关组,有关负责人指出,非典疫苗在安全性上的要求远比治疗非典的药物高,对人体必须完全没有副作用,因此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社会各界不可对非典疫苗的上市抱有过高期望。
, http://www.100md.com
5月21日,《科学时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学首席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洪涛在接受采访时说,“有关单位宣称的1个月到3个月就能拿出非典疫苗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最快也要两年时间”。报道还指出,由于非典病毒传染性和致病性很强,灭活疫苗的大规模生产过程对安全防护有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疫苗生产的环境还不能达到这一要求。
5月2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病毒学家赵铠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同样指出,疫苗研制需经基础研究、小量试制、中间试验、送审和临床研究几个阶段,这些都完成后方可用于人体接种,才能算是研制成功,这个过程最顺利也需要两年。“那些声称能很快制备疫苗的机构是把用于动物试验的灭活病毒液叫做疫苗了。实际上,证明灭活病毒液有效后,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证明其是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拿我们现在主要研制的灭活疫苗来说,它的要求是把病毒杀死,使其不引起发病,并保留其免疫力。假如灭活不彻底,那么大面积接种就等同于大面积传播。这就是整个攻关过程的难点所在。”
, 百拇医药 仅隔一天,5月26日,又一个版本的声称“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下月研成”的消息在报纸和网络上流传开来。中新网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说:粤港两地专家合作研制的预防非典疫苗有望于下月问世;香港大学微生物系教授管轶表示,疫苗可能在6月10日研制出来,目前的攻关已经到了关键阶段。
这一消息的“新华社香港5月26日电”版本其实并未称疫苗即将研制成功,文章写的是:他们已成功过滤出“灭活的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分子”,并将以此作为疫苗试剂,在动物身上进行测试。并称:疫苗试剂的动物测试将可于6个月内初步完成。现在还不能确定该疫苗试剂对人体是否有效或有害,因此不会急于以该疫苗试剂用于人体做实验。
但在中科院主办的《科学时报》的网站上,这条消息的题目是“粤港联手研制成功非典疫苗试剂”。
5月27日,《北京娱乐信报》推出报道:从试剂到非典疫苗路还很长。记者采访中国药理学会秘书长杜冠华指出,“疫苗试剂”不是疫苗,一种疫苗在最终应用前,必须采集大批量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来论证。这样一个很严谨的过程,即使按照非常规操作,至少也要一到两年时间。
, http://www.100md.com
我看到的最新消息之一是“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我国非典疫苗有望10月底进入临床研究”。据食品药品监管局生物制品处处长尹红章介绍,如果在免疫病理研究等方面不出意外的话,国家有望于今年10月底前批准“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消息最后还指出,即使批准疫苗进入临床研究,也必须进行流行病学考察,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才进行推广,这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不能操之过急。
正是采写这篇消息的两位记者,在5月29日的《天津日报》上发表文章《非典疫苗为何千呼万唤不出来》,引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的话说,研制非典疫苗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持科学、客观、谨慎、负责的态度。
这位负责人特别谈到,目前正在研制的“灭活疫苗”还存在免疫病理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他解释说,通常一些病毒灭活后输入人体,不仅不会侵害机体,还能促使机体产生抗体,抵御病毒。但是,有些病毒,如麻疹,灭活后输入人体内却会在病毒入侵时加重病情。如果非典病毒具有类似麻疹的特性,正在进行的“灭活疫苗”和“基因重组疫苗”的研制工作就要停下来,而不得不去花费更长的时间去研制“减毒疫苗”。
该报道甚至毫不客气地提到,“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非人为因素,也有可能使非典疫苗的研制进程无限期拖延下去。比如,非典疫苗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后,必须通过流行病学的考察;而这个考察,又必须经过一个非典的流行季,也就是说,考察必须在非典疫情具有一定流行规模的地区进行”。
(刘县书整理),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