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
一、诊脉前的准备
脉诊是极为复杂而细致的诊察技术,需要有事前的准备,在切脉的前晚,应停止食用能扰乱脉象的,如牛羊肉、猪肉、茶、酒等凡属过于油腻不易消化热性或寒性之食物。对剧烈运动、劳累、思虑过度、房事等,亦应禁忌。
二、诊脉时间
以朝阳尚未照及平原,寒热均匀之际为宜,因为此时患者体温尚未散失,外界冷气尚来窜进,体内赫依、血平稳之际。诊脉前勿使患者进食和多语,安坐卧榻,平静不动。如病人远道而来或因突然缘因,必须即时进行切脉者,可稍息片刻,等脉搏平静后进行。
三、诊脉部位
是在腕后第一纹向下一寸(以拇指末节之长度为一寸),即桡骨茎突略偏后方的动脉上。按医者的所按食指为寸,中指为关,无名指为尺:按不要偏轻偏重,三指距离不宜过宽过狭,以各指之间保持一粒小麦的逢隙为标准
, 百拇医药
四、正常脉
人体在正常情况下有雄脉、雌脉、中性脉三种脉象,也称正脉。雄脉的脉势粗壮而搏动缓慢,雌脉的脉势细而搏速,中性脉的脉势是庭长而柔和。由于正常人的脉象,不越以上三种类别,故在诊脉之初,医生必须首先辨明患者身体素质正脉是属雄、属雌或为中性。一般来说,男子多为雄脉,女子多为雌脉,但亦有女子有雄脉,男性而具雌脉者,而中性脉男女俱见。
正常人之脉率,医生每一呼吸约为五至。诊脉时间,约为一百至,在此一百至中,应该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节律整齐。此为正常的脉象,亦称平脉,即属无病之证。如妊娠三个月后,其脉多呈高突而滑利,并侧尺部脉象不同。如胖人脉多沉,瘦人脉多浮,老年人脉多濡弱,青壮年脉多粗大而有力,小儿脉多数。血希拉体型者脉多紧,巴达干赫依体型脉多弱。男性脉多粗弦,女性脉多细弱。体力劳动者脉多实数,脑力劳动者脉多迟弱。激怒时脉多紧数,惧怕时脉多沉弱。
五、病脉
, 百拇医药
病脉概括为总脉、分脉两大类。总脉可归纳为寒、热两大类共有十二种。其中热症脉象和寒症脉象各六种。热症脉象即实脉、洪脉、滑脉、数脉、紧脉与弦脉。寒症六脉象即微脉、沉脉、弱脉、迟脉、虚脉与空脉。
用寸关尺三部十二种总脉象诊察人体内外上下及脏腑,归纳于寒症与热症。以两寸脉诊察膈肌以上之心、肺、头等身体上部之病症;以两关脉诊察从膈肌至脐部之肝、胆、脾、胃等身体中部之病症;以两尺脉诊察脐部以下之肾、膀胱、精府等身体下部之病症。以左侧三部脉诊察身体左侧之一切病症;以右侧三部脉诊察身体右侧之一切病症。
寒、热症之十二种脉象互有相对峙的关系。如实与微、紧与弱、滑与虚、数与迟、洪与沉、弦与空等—方为另一方之对立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复杂的, 因此,在临床上遇到的单一脉象极少,另外,寒、热症脉亦有阶梯型的搏动象,这是寒热脉象在顺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的搏动。
分脉可归纳为寒热两大类,但因临床和科研等需要,亦作细分。如分为单一症、合并症、聚合症、寒症,热症之脉象。单一症脉象共为七种,即赫依性疾病的脉象,希拉性疾病的脉象,巴达干性疾病的脉象,血症脉象,黄水病的脉象,虫病之脉象,黑黄水症脉象等。合并症脉象共为三种,即赫依、希拉合并症之脉象,巴达干、希拉合并症之脉象,巴达干、赫依合并症脉象。聚合症脉象共一种。寒症脉象共为五种,即痞症脉象,不消化病初期脉象,水肿病脉象,寒性呕吐症之脉象,寒性泄泻症之脉象。热症脉象共为二十八种。
, 百拇医药
六、小儿指纹
诊察者手执小儿食指,从桡骨侧远端向近端轻推,使脉络显露后观察。脉络的部位,一船分食指的外侧面,即桡侧面,虎口和向指尖行走的脉络三点,察脉络的粗细、颜色和沉浮等。正常儿的指纹隐隐可见,呈浅青红色。如指纹发青显现于肤表至第一指节、第二指节、第三指节,则均为不正常表现。食指第一节掌面为赫依关、第二节为正精关、第三节为命关。如指纹达第一节,为病初期,或症状尚轻;直达第二节则为病势中度;纹至命关,即第三节则病重。纹色在健康儿不显。色深者病重,浅者病轻。紫红者有内热;探红者为流感;麻疹儿指纹不显则病热尚轻;淡红黄者为胃消化不变,或有希拉病;浅红为乳食不消化,或寒性巴达干病;发青则赫依病或瘟疫;指纹浮露超越三关延伸至指甲则病危重;纹色紫黑如墨则病危而难治。
七、诊察小儿耳脉
观察病儿左右两耳脉络的颜色和显露程度。耳脉分上、中、下三段,通过观察可知五脏六腑的疾病和寒热症的区别以及合并症,病势之轻重等。左耳上段诊察心及小肠病,中段诊察胃脾病,下段诊察左侧肾及精府病;右耳上段诊察肺及大肠病,中段诊察肝胆病,下段诊察右侧肾及膀胱病。
小儿耳脉呈白色或鲜红色,柔软而细,其分布犹如树叶脉者为正常。如变粗,呈黑色而显露者揭示五脏六腑热势炽盛;右耳脉呈浅黄色,隐而不显则属五脏六腑有寒症;耳脉发黑,短而粗细不匀称,且弯曲如虫则揭示有病。两耳脉皆弯曲则属病危;第一耳脉弯曲如断离则属死亡之征;耳脉呈三角形则属病重。,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