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药业 > 中医药在国外
编号:10186397
中医药在澳洲的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64期
     中医药在澳洲的应用可追溯到淘金时代,然而真正的发展是近30年的事情。这主要是由于澳洲政府放弃白澳政策,推广多元文化,吸纳华裔、亚裔移民,从而刺激对中医药需求的增加。尤其是80年代后期,由于澳洲政府进一步推出教育输出,吸纳投资移民,使亚、华裔移民急速增加,促进了中医药市场规模之扩大。然而,中医药长期处于“一根银针一把药”的境况,执业人员从质量到数量而言都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状况直到80年代初期才开始改观。

    中医业内有识之士,新到埠之中医专业人员,澳洲政府之日益开明的政策及中国政府机构所给予之支持是促成澳洲目前中医药业繁荣之四大因素。

    本文不可能对澳洲中医药业作全面的描述,但是,中医药业在澳洲之发展现况可以从中医立法、高等教育、临床、科研及国际交流5个方面予以简述。

    中医立法

    澳洲对中医之概念性的了解是最近的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澳洲之卫生保健行业人员只知道针灸,却不知道针灸是中医的一部分,亦或有些人士有意地将针灸从中医脱离开来,更其名为医学针灸,日本针灸,印度针灸等。直至1995年澳洲维省卫生部成立中医评审委员会,这一争执仍继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在多位对中医有全面了解之人士的努力下,针灸才回到中医这个家庭里,并成为这一次业已通过的《澳大利亚维州中医法案》一部分。
, 百拇医药
    中医评审委员会成立后,专家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即告成立。经过为期1年的努力,完成了澳洲及西方国家有史以来第一部对澳洲中医现状之调查,并出版了《迈向更为安全之选择:澳洲中医行业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了日益繁荣的中医业之喜与忧,并建议政府对中医行业进行立法管理。

    在1996年11月18日的发行该报告之仪式上,当时的卫生部长决定成立卫生部长中医顾问委员会。委员会针对报告结论,撰写了《澳洲中医立法之方案选择》报告书,强烈要求州政府及时采取措施,以确保公众安全及接受有效治疗。报告受到澳洲卫生部长顾问委员会于1998年7月之会议的支持,于1998年8月6日发行,宣布中医立法程序开始。

    经过1998年及1999年之努力,克服了来自西医界之巨大阻力,《中医注册草案》于1999年6月维州国会一读、二读通过。但由于1999年下半年维州政府交替,此法案被搁置至2000年3月份才开始重回到州政府之立法议程上。

, 百拇医药     该法案4月6日重读通过,原定需要数周之辩论,实际上在国会内只数小时即获下院绝大多数支持通过,旋即于5月3日于上院通过并于5月16日由总督签署生效。这一法案将对中医从业人员包括中药、针灸及中药配发进行管理,并成立专门委员会对中医药业人员之不法行为进行调查,对中医药广告实行管理,修订药品、毒品及限制使用药品法(1981)及对公共卫生相关法案进行修订。中医注册法案于200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

    其他相关法案也同样对中医执业有较大影响,比如药品毒品条例列出14种中药为处方药品,其他9种中药为禁用药品。此外,濒危动植物品管理也与澳洲中医行业发展有较大的关系,CITIES出版的名单上有相当一部分与中药有关。1999年 3月,RMIT大学(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部与联邦环境部共同举办了“传统医学与野生物保护研讨会”,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了专门小册子,有23种药品与中药应用有关。

    这一系列法案将为中医在法律管理范围内正常发展提供基础。
, http://www.100md.com
    高等教育

    在高等中医教育方面,澳洲有4所政府资助大学及9所私人学院提供中医课程。课程内容、结构差异甚大。课时数由50学时~3800学时不等。以RMIT大学中医双学士学位课程最长,最全面。

    澳洲现有之中医从业人员中,只有10%~20%有本科学历,这一现状之改善可通过进修教育而取得。大部分人员已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可通过进一步理论学习及临床进修而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部分中医师大部分缺乏足够之基本西医知识,这与中国之中医发展现状差异甚大。

    4所政府大学之中医课程的差异也甚大。这些课程之主要不同在于西医课的分量及临床培训两方面。

    绝大多数不强调中西医结合之重要性。只有RMIT 大学强调其教育方针为强调中西医相结合及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之中西医比例约为65%和35%,所有毕业生必须到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为期1年之毕业实习及最后临床考核。其他院校也与中国之中医药院校有不同程度之合作,但到中国实习都不是必修内容。师资方面,RMIT大学之中医科目主讲老师均为中医学士学位或以上之中国专业人员,多数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南京中医药大学。此外,科目主讲老师要求在中国有5年以上医院工作经验。在现有的14位中医科目主讲老师中,有博士学位者
, http://www.100md.com
    4位,硕士学位者5位,其余均持有中医学士学位。教材方面,RMIT大学之中医科目均以中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上海科技出版社)第五版教材为主,自行翻译成英文,并作适当内容调整。教学方法方面,比较接近西方之体系,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为中心之教学方法为主。

    临床及行业发展

    在澳洲,中医目前从业人员约1500~2000人,此外其他行业执业针灸者约有2500~3000人。1996年出版的报告指出,澳洲每年约有280万人次接受中医诊疗,这一状况在过去几年中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1992~1996年间,中药进口量几乎每年增加一番。

    中医从业人员平均年龄约44岁,男性占60%,约有28%的中医师同时执业中药及针灸,其他大多数只执业针灸。中医专业团体有23个之多,但缺乏有代表性之权威组织,会员人数从40~764人不等,超过四成人员已加入多于一个学会。接受中医治疗者包括幼儿至老年,以女性为多(60%),50%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80% 为英语背景人士。病种也甚广,但以肌肉、骨骼、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病变为多。平均每个病人接受1个疗程约花费670澳元。
, http://www.100md.com
    在过去几年中,中医执业人员之数量、质量均有明显改善。这主要由于新移民之增加及当地培训的毕业生加入中医药行业之故。

     科 研

    中医科研活动在澳洲规模较小,主要由4所大学之学者进行,获得政府科研经费的项目甚少。经费一般来自大学内部、中医药业及一些私人科研机构支持。RMIT大学之校内科研经费已支持资助了多项中医课题。

    科研题目以临床科研为主。尤其是RMIT大学及西悉尼大学,主要研究范围包括花粉症、长期失眠、紧张性头痛、胃肠激惹综合征、慢性肝炎等。科研课题必须通过相关机构之科研及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方法上要求较高,以RCT为主,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

    科研合作方面也日趋活跃,如RMIT大学与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在肺癌方面之合作,RMIT大学与中药厂、墨尔本大学及蒙纳斯大学在花粉症方面之合作以及西悉尼大学与国内一些院校之科研合作等。但在临床科研方法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缺陷。中药科研及针灸科研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中医在澳洲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很关键的阶段。中医药疗效及安全性是关切之焦点。澳洲政府之辅助医学评审委员会正致力为中医药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设立条例。这主要依赖于中国及其他各国科研人员提供高水平之科研结果,为中医药在中国及国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Evidence-based Practice(循证医学)是一个日益受重视之评定标准,中医全球化要求中医在科研方面与世界其他各国达成较为一致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也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也将促进中医药科研的国际化。

    国际交流

    国际交流包括课程、科研等方面。课程合作较为普遍,科研合作较少。课程合作以RMIT大学与中国南京中医药大学之合作为最。两校经过多年之筹备,共同设计、运作中国大陆之外第一个中医双学士学位课程。此外RMIT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之合作也是另一成功的例子,将中医课程发展带到国际范围并使之融入了西方教育体系。尽管中国传统及现有之中医课程设计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需与其他各国之教育体系融合,取长补短。没有任何一个体系是完美的,吸收其他不同地区之经验也有利于促进中医教育在国外之普及。比如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之现有中医专业文凭课程,运用较新的设计,即ICCD课程设计,既节省了学时,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一个课程的评价,既要考虑传统课程结构特点,也必须考虑效益及毕业生的执业水准。澳洲中医教育及科研委员会也正在为中医教育及执业标准提供建议,并希望能与中医注册委员会共同合作,确立一个既保证质量又切实可行的教育及执业标准。, 百拇医药(薛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