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86568
儒商成功之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9日 中国中药材GAP网
     作者:陈怡 摘编

    胡文虎:从“万金油”起步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929年在新加坡首创《星洲日报》,到1954年逝世,他先后办起了15家大型中英文报纸。其中包括汕头的《星华日报》、厦门的《星光日报》、福州的《星闽日报》。由于他创办的报纸多冠以“星”字,因此人们常称之为“星系报”。现在如《星岛日报》仍很有影响。

    胡文虎1884出生于缅甸仰光,祖籍福建省永定县。他父亲胡子钦原是中医,到仰光后开了一个中药铺,取名为“永安堂”。胡子钦有三子:文龙、文虎、文豹,不幸的是文龙夭折。胡文虎10岁时,离开父母到福建永定家乡读了四年书,回仰光后便跟在父亲身边学医。胡子钦行医曾用一种国内带去的中成药“玉树神散”,它清凉解暑,在气候炎热的南洋很受欢迎。胡文虎26岁时父亲去世,他用现代科学方法把“玉树神散”加以改良,成为能外抹能内服,又便于携带的万金油。同时他用重金聘请医药技术人才,收集中国、缅甸古方,研制成头痛粉、八卦丹等便用药。
, 百拇医药
    胡文虎制成万金油时,东南亚和中国的市面上已有这一类药品出售,如至宝丹、如意膏等,特别是佛标二天油,已经风行各地。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胡文虎瞄准市场,将推销地主要放在人口稠密、疾病流行的东南亚、中国和印度。其次以质优价廉求生存,使万金油成为人人买得起的常备药。有一天他到厕所小便,突然发现池旁有一小巧玲珑的玻璃瓶,如获至宝,决定改大瓶包装为小瓶包装。以后又改进为小铁盒包装,一角一盒。万金油最初是黑色的,欧美人不喜欢,他又把油提制成白色和金黄色两种。

    1926年2月,胡文虎把他的永安堂总行从仰光迁到新加坡。几年之间永安堂除仰光老行和新加坡总行外,在香港、曼谷、巴城、棉兰、泗水等地设立分行;在上海、天津、汉口、重庆、广州、汕头、福州、昆明、西安等地也都设立分行或分销机构;在欧美一些大城市还设立了特约经销部。20世纪30年代中期虎标万金油的年销量达200亿盒。胡文虎办报,目的是为了给他的虎标药品做宣传。办报前胡文虎每年仅在上海一地就要花去100万元的报刊广告费。“星系报”创办后,有了自己的宣传阵地,不仅节约了广告费,产品的商标、包装纸、说明书都自己印刷,还节约了印刷费。
, 百拇医药
    胡文虎在广告宣传上有他自己的一套。在办报之前,他最得力的广告术,就是慷慨好施,热心行善。有一次他到广州考察业务,正赶上有家医院演戏筹款,吴文虎从剧场门前经过,灵机一动,马上捐出500元。第二天广州报纸便刊出了他慷慨解囊的事,同时报上也大谈他的虎标万金油。1932年松沪战争开始,胡文虎积极支持十九路军抗战,蔡廷锴题词说:“本军在沪抗日,胡君援助最力,急难同仇,令人振奋。”胡文虎借助报纸大登蔡廷锴的题词,并加上“全国同胞敬仰之民族英雄蔡廷锴将军对虎标之赞美”的大字标题,为万金油作宣传。

    此后,胡文虎又以他的永安堂和星系报为两大支柱,在东南亚各地兴办了各种企业,包括崇侨银行、大众保险公司、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等。

    胡文豹一向病弱,1944年病逝仰光。1954年9月胡文虎患心脏病在美国病逝,终年71岁。

    陆费伯鸿:创立中华书局
, 百拇医药
    陆费伯鸿,复姓陆费,名逵,号少沧,生于1886年9月17日,祖籍浙江桐乡。其母是李鸿章的侄女,陆费伯鸿从小就由父母执教。12岁时他热衷绘画,想当美术家。戊戌变法后受新思想影响,他完全废弃旧学,改而自学地理、算术,并起念经商,继而想当报社主笔或文学家、教育家。

    15岁时南昌新办阅书报社,他逢单日在家自修,逢双日则去阅书报社,从上午开门至闭馆回家,中午便以大饼馒头为餐。次年秋,他购得《学算笔谈》一书,从加减乘除直至开立方均一一掌握,被誉为自学成才的典范。

    1902年陆费伯鸿16岁,自信能当教育家,即与几位友人捐集经费创办了“正蒙学堂”。次年春受吕星如函约赴武汉任塾师,向吕先生的三位弟弟讲授国文和算术。同时他向吕先生学习日语,数月后能初步会话。1904年,18岁的陆费伯鸿受朋友之邀在武昌合开书店,不久在武昌横街另办新学界书店,被推举为经理。19岁时,他又与张汉杰、冯特民共同接办了吴研人创办的《楚报》,就任报社主笔。三个月后该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查封,陆费伯鸿设法脱身潜往上海。
, 百拇医药
    1906年6月,陆费伯鸿兼为《申报》、《南方时报》作评论,并在上海书业商会主编《图书月刊》,还业余编著《本国地理》。1908年秋他入商务印书馆,先后担任国文部编辑、《教育杂志》主编、出版部部长。《教育杂志》是中国第一种专门性的期刊,人们似乎难以相信,其主编陆费伯鸿是一位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辛亥革命爆发后,陆费伯鸿与商务同人戴克敦、沈知方、陈协恭等筹集资金,组成集编辑、出版、发行、印刷各方人才为一体的班底,于1912年元月1日创立中华书局,陆费伯鸿任经理,沈知方任副经理。陆费伯鸿分析了国情和行情,提出“用教科书革命”和“完全华商自办”两大口号,与商务印书馆竞争。

    为了提高中华书局的声望,陆费伯鸿延揽文化名人、学术界耆宿,如梁启超、张献之、王亮畴、范静生、戴憩哉、徐寒松、欧阳溥存、黎劭西等,先后创刊了《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和《大中华》。尤其是世称新学泰斗的梁启超主编的《大中华》是国内最有价值的杂志,影响很大。1915年陆费伯鸿将中华书局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还自办印刷所,增设发行所,在棋盘街建成总店。后又归并了文明书局和民立图书公司,在全国各地合资设立了中华书局分局。这样中华书局从创办至1916年6月的四年半中,资本增至160万元,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家华商书局。
, http://www.100md.com
    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初,陆费伯鸿就认为,以往的中国字典皆属陈旧之籍。中华书局建立后,他与欧阳仲涛、范静生等发奋编辑《中华大字典》,收字四万,远超中国当时唯一的字书《康熙字典》,并校正了康熙字典的错误。后来又请专家撷其精华,增收新字,出版《实用大字典》。陆费伯鸿还组织力量整理了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如《古今图书集成》是我国著名的类书,历代学者对其评价极高,但市上难寻善本的踪迹。陆费伯鸿1933年以重金购得一套铜字善本,影印出版。此外还以全新的面貌发行了《聚珍仿宋版二十四史》、《古今图书集成》等大部头书籍。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辞书《辞源》,至30年代初内容已明显落后。陆费伯鸿捕捉时机,主张编辑内容更为广泛的《辞海》。他为此动用了一百五十余人,费资32万元。《辞海》出版后,盛誉空前。

    1947年7月9日,陆费伯鸿因脑溢血逝于香港九龙,年仅61岁。

    何贤、何厚铧父子

    何贤,1908年出生于广东番禺岳溪乡一个小商人家庭里。因家道中落,只读了三年私塾的他便到广州谋生,先在一家杂货店做伙计,之后转到顺德陈村福源油粮庄,当上了掌柜。1938年10月广州陷入日军之手,何贤自穗抵港,从事金融买卖活动。1941年香港沦陷,何贤转往澳门,在大丰银号出任司理,这揭开了他日后叱咤风云的序幕。
, 百拇医药
    40年代后期,在何贤经营下,大丰银号扩展为大丰金银号,业务向多元化发展。1970年澳门颁布银行法接受银号注册为银行,大丰于1971年10月23日注册为银行,何贤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尔后又先后开设了六家分行,到1982年大丰的全部存款额合计9.28亿澳币,放款7.25亿澳币,合计盈利超过(已除资产折旧准备金)2100万澳币。何贤先后有五位太太,六儿七女,再加一个养女。何厚铧是何贤儿子中的老五,在何贤所有的子女中排行第十三。何厚铧13岁时,便出国留学。1978年何厚铧在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工商管理系毕业。1981年他经考试成为加拿大特许核数师、注册会计师。1982年何厚铧返回香港,在毕马城会计师楼担任核数师。

    本来何厚铧想在全新的事业中自食其力,故没有在庞大的家族生意中任职。1983年秋天何贤被确诊患了肺癌,要到美国治疗。他在澳门的全部生意都交给了年仅二十来岁的何厚铧负责打理。20世纪80年代的澳门,正面临着国际经济的动荡。父亲病危,大丰也危在旦夕——这是何厚铧做梦也想不到的!这天他刚刚到大丰银行办公,忽然楼下营业部经理敲门疾入,神色慌张地说:“今天形势有点不妙啊,许多人来提款,大厅里挤得满满的!”此后,接二连三的电话铃声响起,大丰的好几家分行打电话来报告说,他们那里也排了很长的队,储户们闹着等提款。何厚铧的脑子里闪过一个不祥的念头——“挤提!”
, 百拇医药
    大丰危在旦夕,会不会一夜之间破产呢?何厚铧立即召集银行高层管理人员开会,指示对取款人来者不拒;同时延长营业时间,须得让取款人全部离开后才能休息;另一方面,积极设法筹措资金,稳住阵脚。在何厚铧努力下,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同意拆借资金,并向新闻媒介表示,大丰经营状况良好,中银有意向大丰参股。

    挤提风波平息后,1983年10月12日下午,重病的何贤回到澳门。临终前,何贤将大丰银行正式托给中国银行,要求中银参股。1983年11月30日,中国银行接受大丰银行的建议,决定参加大丰银行股份,并接受大丰银行董事会的委托,于翌日派负责人参加该行管理。这年12月6日,何贤病逝。28岁的何厚铧和哥哥何厚铿接过了管理大丰银行的重担,何厚铧被任命为总经理,何厚铿为董事长。因中银的参与,使大丰银行重振旗鼓,业务节节上升,被列入亚洲500家最大银行榜。1985年澳门银行公会成立,何厚铧被推选为银行公会理事会主席。

    澳门居民,恐怕无人不晓澳门福利公共汽车公司。它于1952年由何贤创立,何贤为该公司取名“福利”,压根儿就没指望赚钱。但福利公司支撑了40年,尤其到后期亏损严重,至1988年公司结束营业时,“福利公汽”已亏损800万元澳币。而这还不包括应付给员工的退休金。1988年7月,何厚铧与几位年轻商人合作,共同组创“新福利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决意重整江山。新公司除了留用全部旧公司人员外,还将员工薪金、福利条件、退休制度等各项事宜予以改善。新福利巴士也粉墨登场,其豪华舒适的现代都市气派令人瞩目。1994年,澳门新福利公司又把其投资的步子踏进广州,与广州市电车公司合作组成广州市新福利巴士服务有限公司,首期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投入空调巴士100辆。1986年3月,31岁的何厚铧被增选为全国政协委员;1988年又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当时澳门经济环境不算太好,但大量“中资”则视澳门为金矿。中资在澳门的大量投入无疑令小本经营的澳门本地资本面临困境,也影响了澳门经济的正常发展。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何厚铧向中央直抒己见:资本主义社会,大鱼食小鱼天经地义;但中资作为国家资本,要了解港澳两地的经济体系,不能单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本地工商业者的发展机会……。不多久,澳门的中资活动果然获得了合理的调配。一言一行之累积,使何厚铧在澳门社会逐渐赢得威望。1993年,何厚铧又被选为全国人大常委。

    1999年12月澳门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何厚铧当选为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