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87024
用组织工程心瓣膜重建Rvot效果好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19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23期
     德国柏林Humhokdt大学Charit医院Dohmen等报告,在Ross手术中,用组织工程(TE)心脏瓣膜重建右室流出道(RVOT),术后随访2年,TE瓣膜血液动力学性能良好,未发生钙化,病人生活质量较高,无排异反应证据。

    2000年4月以来,11例病人在Ross手术中应用了TE心脏瓣膜。具体操作过程为在瓣膜置换术前4周,研究者从病人前臂或大隐静脉取一段静脉,从静脉收集病人自体活血管内皮细胞(AVEC),并进行分离、鉴定和扩增。当获得足够数量的AVEC后,将移植用的同种异体带瓣肺动脉的内皮细胞除掉,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基底膜糖蛋白,然后将其接种于生物反应器内,让AVEC附着在其表面。术后进行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和多层面体层摄影检查,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状况。

    结果显示,病人平均年龄为(39.6±10.3)岁。TE心脏瓣膜的内径为(26.6±0.7)mm,平均AVEC接种率为89.9%±7.7%,AVEC的存活率为93.2%±2.1%。术后,全部病人的心功能均达到NYHA 1级。临床评估显示,病人的体温均不超过37.5℃,白细胞计数均不增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肺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为0.77±0.20、0.71±0.22、0.59±0.07、0.71±0.15和0.68±0.10。随访期间未发生TE瓣膜反流。磁共振检查显示,TE瓣瓣叶柔韧,活动平稳。多层面体层摄影检查显示,术后2年,TE瓣膜无钙化。

    点评

    用组织工程技术制成人工组织和器官,不仅具有活性,而且可以成为受体组织的一部分,没有排异反应,在结构和功能上接近自然的组织或器官。这种技术前景光明,但目前尚不成熟,在临床应用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该研究是最早将该技术成功用于临床的研究之一,对促进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朱晓东, 百拇医药(蒋鸿鑫摘译自ACC 2003论文集12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