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分析: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的误诊误治
案例女性,50岁,工人。因长期乏力,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伴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在当地卫生所一直按慢性病毒性肝炎治疗无效。病人无长期服药史及饮酒史,发病前无输血史。查体:体温37.4℃,脉搏84次/分,神志清楚,面色晦暗,肝掌(—),颈部可见2~3枚典型蜘蛛痣,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肋下及边,质地中等,脾未及,腹水征(—),下肢无水肿。检查肝功能ALT
3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96U/L,GGT 524U/L,TBIL24.6μmol/L,γ球蛋白28.6%,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1个月无好转。检查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分析病人为女性,临床表现为长期乏力,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伴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结合肝功能检查:ALT
325U/L,AST 396U/L,GGT 524U/L,TBIL24.6μmol/L,γ球蛋白28.6%,慢性肝炎的诊断可以确立。其常见的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为阴性,因此可除外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病人无长期服药史及饮酒史,又可除外药物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人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异常外,还有肝外系统损害的表现,如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应该考虑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慢性疾病,肝脏组织学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致,其临床表现也与病毒性肝炎相差无几,故临床上不易鉴别。但自身免疫性肝炎常见于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8~29岁和40~60岁,多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如发热、关节疼痛等)的临床表现。肝炎病毒学检查为阴性,而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核抗体)常为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和γ球蛋白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例病人为女性,其年龄正处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临床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致,同时伴有关节痛和发热,这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少见的临床表现。结合其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而自身抗体阳性,因此可以确诊。
误诊教训肝功能异常的病人一定要进行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肝炎病人,尤其是女性,要注意进行免疫学及自身抗体的检查。, 百拇医药(卢书伟)
325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396U/L,GGT 524U/L,TBIL24.6μmol/L,γ球蛋白28.6%,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给予保肝、降酶治疗1个月无好转。检查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为阴性,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确诊为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
分析病人为女性,临床表现为长期乏力,反复肝功能异常1年,伴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结合肝功能检查:ALT
325U/L,AST 396U/L,GGT 524U/L,TBIL24.6μmol/L,γ球蛋白28.6%,慢性肝炎的诊断可以确立。其常见的甲、乙、丙、丁、戊及庚型肝炎病毒学标志均为阴性,因此可除外常见的病毒性肝炎。病人无长期服药史及饮酒史,又可除外药物性肝损伤和酒精性肝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人除有肝炎的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异常外,还有肝外系统损害的表现,如间断低热和关节疼痛,应该考虑其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可能性。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与自身免疫反应密切相关的一种慢性疾病,肝脏组织学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致,其临床表现也与病毒性肝炎相差无几,故临床上不易鉴别。但自身免疫性肝炎常见于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8~29岁和40~60岁,多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如发热、关节疼痛等)的临床表现。肝炎病毒学检查为阴性,而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核抗体)常为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和γ球蛋白升高,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该例病人为女性,其年龄正处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第二个发病高峰年龄,临床表现与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致,同时伴有关节痛和发热,这是慢性病毒性肝炎少见的临床表现。结合其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而自身抗体阳性,因此可以确诊。
误诊教训肝功能异常的病人一定要进行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查,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肝炎病人,尤其是女性,要注意进行免疫学及自身抗体的检查。, 百拇医药(卢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