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编号:10188606
用“静脉入路”封闭病灶瘘口北京天坛医院诊治硬脑膜动静脉瘘水平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6月26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3年第24期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匡远深) 近日,一位外地的高龄妇女因双眼球突出、红肿并伴有严重的视力下降到北京天坛医院就医。全脑血管造影后诊断为难治性硬脑膜动静脉瘘,该院神经放射介入治疗专家吴中学教授采用“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联合入路手术,成功为其解除了病痛,患者已平安出院。

    据了解,硬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非常棘手的脑血管疾病,是由供应硬脑膜的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分支与颅内静脉窦交通发生异常所致。临床上因病变部位不同,病人可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结膜充血,脑水肿,持续性耳鸣,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视力和意识障碍,慢性昏迷甚至死亡。传统医学观点认为颅内静脉瘘是脑组织引流的重要通道,不能将其闭塞。国外学者曾试图用颈外动脉结扎的方法治疗海绵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效果不佳。之后,又用开颅直视下穿刺海绵窦置入铜丝或栓塞材料,或开颅治疗静脉窦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但效果都不甚理想。即使目前最常用的经动脉途径栓塞治疗也很难闭塞瘘口,病人症状只能短期缓解,不能根治。

    吴中学教授等根据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引流和血流动力学的特点,进行技术创新,摸索出了“经股静脉—面静脉—眼上静脉—海绵窦”等多种介入入路治疗难治性的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新方法。这项技术是通过静脉介入将栓塞材料送至病变处,从而达到闭塞瘘口、根治疾病的目的。目前吴教授已治疗16例患者,多数病例曾接受过外科手术或其他介入手段治疗,但疗效不甚满意,有2例在治疗前已经卧床不起并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近日经随访,上述病人术前症状基本消失,并全部恢复了正常生活及劳动能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