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白内障 > 药物与中毒性白内障
编号:10355184
白内障手术新疗法复明质量大幅提高
http://www.100md.com 2003年7月7日 科学时报
     大洋网讯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刘奕志等日前完成了“白内障手术改良及其对眼组织和复明质量影响的系列研究”,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超声振动给眼组织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对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手术进行了多项改良,不仅缩短了白内障手术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白内障的发病率大幅度增高,在我国每年新增白内障患者400万人。白内障是当前全球首位的致盲眼病,也是我国防盲的重点。随着白内障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成为许多人首选的白内障治疗方法。但由于中国人眼球内部结构的差异和白内障发病等的特殊性,使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难度较大,推广应用困难,手术总人数和复明效果不尽人意。进一步改良手术技术,提高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探索适合中国人的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提高复明质量成为眼科学界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研究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对超声乳化吸除及其相关技术创新性进行了改进,对手术中超声振动对眼组织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并与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进行白内障手术后视觉和生存质量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首次提出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部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恶性青光眼治疗的首选手术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闭角型青光眼的传统治疗概念;率先改良了处理疑难白内障手术的辅助技术,提高了手术效果;开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大量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的规模化、程序化的手术模式,使手术时间由常规白内障手术的30~60分钟缩短至5~8分钟,手术效率提高6~10倍。在国内首先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技术,简化手术难度,减少了对眼组织的损伤;首先使用自制截囊针进行连续环形撕囊,降低了成本;在国内率先应用原位超声乳化碎核技术,减轻眼组织的损伤;首创的闭合式人工晶体固定技术,解决了出现囊袋撕裂后无法通过小切口植入人工晶体的难题。

    研究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系统地研究了超声振动对眼组织的影响,为更全面地认识和完善超声乳化手术,及防治白内障并发症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课题组还与国际防盲组织合作,率先开展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术后视觉和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发现严格的术前筛选及高质量的手术有助于改善白内障术后人群的视觉和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术后社会心理康复。该研究已在20多个省、市的综合医院或基层医院应用,使10多万例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效果显著。(科学时报 晓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