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疫苗问世的路还有多长
要彻底根除像非典这样的传染病,除了改善卫生环境、完善隔离消毒制度等应急措施外,最根本的手段就是研制出成功的疫苗。但疫苗的研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非典病毒被确定为一种冠状病毒的变种仅有3个多月的时间,我们只是明确了这种病毒的形态,完成了病毒的基因测序、致病机理及人体免疫系统应答反应的特点等研究,非典病毒的多样性和潜在的变异情况尚不清楚。研制出成功非典疫苗的路究竟还有多长?为此,笔者专访了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
万事顺利 需要3年
刘士敬博士指出,如果各项研究进展顺利,按照疫苗研发的周期和批准程序,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他说,疫苗一般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四种类型,灭活疫苗是其中最快的一种方法。但是无论怎样快,研制都需要经过以下过程和步骤:滤出灭活的非典冠状病毒,建立合格的动物模型,小量试制、中间试验、送审和临床共三期研究几个阶段,全部安全通过才能算研制成功。按照正常速度,仅Ⅰ、Ⅱ、Ⅲ期临床就需要多年时间,即使证明疫苗有效,还必须考察它的安全性,否则大面积接种就等于大面积传播。疫苗进入市场前,临床三期的试验十分关键。Ⅰ期试验人数很少,主要观察疫苗是否安全,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试验对象严格隔离并受到密切监控;Ⅱ期临床试验对象增加到几百人,主要研究和评估不同剂量、针次、间隔时间的疗效差异;Ⅲ期临床接受试验的对象增加至几千人,观察大样本情况下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只有这些程序一一完成后,才能申请生产许可,大批量生产。疫苗一旦获得入市许可,也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在疫苗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来,因此疫苗投放市场后,还要做Ⅺ期临床监控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和著名的巴斯德公司乐观的估计,如果一切都进展顺利,非典疫苗最终定型可能需要3~4年时间。
, http://www.100md.com
节外生枝 6~10年
刘博士指出,如果进展不顺利,节外生枝,疫苗成功的时间将会延后。疫苗研制的一般步骤和可以预见的主要困难包括:①由于传统疫苗的研制必须通过动物实验这一关,即进行动物实验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塑造出合格的非典动物模型至关重要。但是非典并非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当拿非典病毒感染其他动物时,不一定出现和人类一致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其他动物可能不得非典,它们属于不易感动物。这样一来,通过不易感动物得到的实验结果难以保障准确。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确定了非典疫苗研制的毒株,并找到了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但是动物实验不过关成为疫苗研制的“瓶颈”,只靠病毒感染恒河猴获得的抗体,无法说明人体能否获得具有抗病毒感染的效果。②如果动物实验这一关最终通过,接下来要过人体初步试验,要确定自愿的受试对象,接种实验性疫苗,如果安全性受到质疑或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疫苗研制就会受阻。③如果受试对象确实产生了相应抗体,还要验证这种抗体是否能够对抗非典病毒,这时就要求受试对象接受非典病毒注射,观察疫苗是否真正管用;如果疫苗对于这次流行的非典病毒真正起到预防作用,但是来年或是以后再次袭来的非典病毒改头换面,产生了变异,辛辛苦苦研究的疫苗也可能没有效果。而且如果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反应过激,再次遇到病毒入侵,可能就会产生致命的过激反应,例如美国最近为防治猴痘病毒感染,要求人们注射预防天花的疫苗时,就出现了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不得不尽快取消对1000万人的注射计划。
, 百拇医药
如果非典疫苗研制过程中,出现上述节外生枝的情况,研制成功的时间将大大延后,但是如果这些困难得以克服,疫苗依然渴望在6~10年后研制成功。乙肝疫苗的研制也遇到过动物模型、病毒表面抗原亚群、血源性疫苗污染等问题,但是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人类还是成功研制出防护率很高的有效疫苗,现在已经成功发展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遥遥无期 亦有可能
刘博士指出,如果进展不顺利,遇到的困难依靠目前科技能力尚无法解决或是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疫苗成功问世的时间将会变得遥遥无期。他强调,尽管媒体中出现了不少对于非典疫苗前景乐观的估计,但是非典疫苗同样面临着有可能长时间也无法研制成功的可能,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精神准备。目前全世界研制成功的对付传染病的疫苗只有30多种,而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有成百上千种,其中不乏对人类威胁巨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埃博拉病毒等等。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已有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成功;一些致病微生物,难以用减活或灭活技术制造出有效的疫苗,例如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一度流行的登革热等等;相当一部分病毒结构和基因片段都不稳定,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好不容易研制出针对一种病毒的疫苗,不料想下次病毒流行时又变成另一种病毒亚种;有的病毒在人体内处于不停变化之中,难以稳定在一种恒定状态,研制出疫苗非常困难。而且并不是说发现一种传染病,就必定会研制出针对它的疫苗,目前绝大多数的病毒性传染病都没有研制出相应的有效疫苗。尽管全世界医学科研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但是现代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的。同时人们对非典病毒这种新型病毒的认识还很肤浅,对于该病毒体外生存状态、是否存在宿主动物、发病机理、人体免疫应答等等都不清楚,期望有效疫苗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并不现实。
, 百拇医药
乐观浮躁 均不可取
刘博士指出,研制疫苗的诸多技术环节和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进去,困难肯定很多,盲目乐观和浮躁情绪不可取。
(1)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不具备进入细胞的活力,它们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却无法有效地激活细胞免疫体系,病毒多是在细胞内进行增殖,因此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往往不能调动B淋巴细胞的积极性,B淋巴细胞对于这些缺乏活力的疫苗不能产生长期和稳固的效应,一般需要多次接种后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2)减毒活疫苗的风险。减毒活疫苗不仅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而且可以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清除病毒的能力大大提高,减毒疫苗往往注射一次,就可以获得终身免疫,但是由于这种疫苗研究周期需要数年,同时这种疫苗仍然有病毒活性,这个特点决定这种疫苗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反应,但同时仍有可能弄假成真,使接种者成为真正的病人。这类风险主要集中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如肿瘤病人、艾滋病人、老弱病残等。
, 百拇医药
(3)基因疫苗首先要找到病毒生物表面的抗原分子,做成各种特有的基因片断,接种到动物体内检验免疫反应的效果,从中发现稳定和安全的基因片段制成疫苗。但是基因疫苗要从众多基因中筛选出能够最有效的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的基因,还需要深入了解基因疫苗的作用机理,所以研制基因疫苗需要更长的时间。
(4)非典病毒有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样难以预防。非典病毒是一种容易变异的核糖核酸病毒,现已发现它至少有6个变种,如果病毒不断变化,每一次流行都是不同的病毒变种所引起,疫苗就不能发挥稳定的针对性效应。
(5)动物实验。是不是其他动物都对非典病毒敏感,是否能在动物身上成功塑造出非典模型,尚不得而知。
(6)非典是否还会流行发作,是否会有足够的机会证实疫苗真正安全有效,非典会在什么时候卷土重来,是否还会有大量的患者涌现等等,都是未知数。如果没有非典病人,我们拿什么来验证疫苗的成功的真实性?
, http://www.100md.com
有许多技术环节和难点必须加以考虑,研制疫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获取最大的效应,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肯定会招致失败。
刘博士同时指出,疫苗不是预防非典的唯一武器,没有疫苗不会是“世界末日”。他说,有了疫苗有助于战胜非典,但是疫苗也不是万能的,许多传染病都有有效的疫苗,但是依然没有根绝这些传染病,如乙肝疫苗、结核疫苗、乙脑疫苗都非常有效,其中乙肝疫苗预防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是,我国现有乙肝感染者1亿多人;结核病近些年又见抬头趋势,每年都会有10万多结核患者被夺去生命;非典刚从广东消失,乙脑又在广东某些地区流行。刘博士认为,光有疫苗而不用或是不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效果还是不佳,所以他提醒人们别忘了及时享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及时接种传染病疫苗。
虽然许多传染病并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但是人类依然控制着自己的命运,掌握着健康的主动权,在各种有效疫苗尚未问世之前,我们对付传染病依然有不少良好的措施。例如,限制并减少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手段是隔离病人,对于烈性传染病,如霍乱、肺鼠疫、非典等,必须实施严密隔离;对可能有传染性的环境及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又如,切断传播途径。此项内容主要是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及蚊子)以及其他各种传播疾病的动物和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应加强管理或无害化处理。还有加强个人防护,改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
, http://www.100md.com
疫苗研究历程相关链接:
天花疫苗:天花早在我国晋代葛洪赚写的《肘后方》中就有记载,16~18世纪,天花流行于欧洲和亚洲,病死率高达50%以上,仅18世纪全球就有1.5亿人死于天花。宋真宗时,我国医生发明的鼻痘接种方法是天花疫苗的雏形,1796年英国医生爱得华·琴纳完善了“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直线下降,这种疫苗的研制过程至少经历了700多年的历程。
结核病疫苗:我国东汉医著《金匮要略》中记有“虚痨”一病,指的就是结核病。1882年,德国医师科赫发现了结核杆菌,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从发现细菌到疫苗研制成功,至少花了40年历史。
流感疫苗:自20世纪以来,流感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1918年,近1/4的美国人得过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20世纪80年代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并广泛用于临床,有效率为70%~90%。, 百拇医药(黄显斌 唐明山)
万事顺利 需要3年
刘士敬博士指出,如果各项研究进展顺利,按照疫苗研发的周期和批准程序,至少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他说,疫苗一般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四种类型,灭活疫苗是其中最快的一种方法。但是无论怎样快,研制都需要经过以下过程和步骤:滤出灭活的非典冠状病毒,建立合格的动物模型,小量试制、中间试验、送审和临床共三期研究几个阶段,全部安全通过才能算研制成功。按照正常速度,仅Ⅰ、Ⅱ、Ⅲ期临床就需要多年时间,即使证明疫苗有效,还必须考察它的安全性,否则大面积接种就等于大面积传播。疫苗进入市场前,临床三期的试验十分关键。Ⅰ期试验人数很少,主要观察疫苗是否安全,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试验对象严格隔离并受到密切监控;Ⅱ期临床试验对象增加到几百人,主要研究和评估不同剂量、针次、间隔时间的疗效差异;Ⅲ期临床接受试验的对象增加至几千人,观察大样本情况下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只有这些程序一一完成后,才能申请生产许可,大批量生产。疫苗一旦获得入市许可,也并不意味着万无一失,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在疫苗使用一段时间后才会表现出来,因此疫苗投放市场后,还要做Ⅺ期临床监控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和著名的巴斯德公司乐观的估计,如果一切都进展顺利,非典疫苗最终定型可能需要3~4年时间。
, http://www.100md.com
节外生枝 6~10年
刘博士指出,如果进展不顺利,节外生枝,疫苗成功的时间将会延后。疫苗研制的一般步骤和可以预见的主要困难包括:①由于传统疫苗的研制必须通过动物实验这一关,即进行动物实验评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塑造出合格的非典动物模型至关重要。但是非典并非一种人畜共患疾病,当拿非典病毒感染其他动物时,不一定出现和人类一致的临床表现,也就是说其他动物可能不得非典,它们属于不易感动物。这样一来,通过不易感动物得到的实验结果难以保障准确。目前科研人员已经确定了非典疫苗研制的毒株,并找到了有效的病毒灭活方法,但是动物实验不过关成为疫苗研制的“瓶颈”,只靠病毒感染恒河猴获得的抗体,无法说明人体能否获得具有抗病毒感染的效果。②如果动物实验这一关最终通过,接下来要过人体初步试验,要确定自愿的受试对象,接种实验性疫苗,如果安全性受到质疑或不能产生相应的抗体,疫苗研制就会受阻。③如果受试对象确实产生了相应抗体,还要验证这种抗体是否能够对抗非典病毒,这时就要求受试对象接受非典病毒注射,观察疫苗是否真正管用;如果疫苗对于这次流行的非典病毒真正起到预防作用,但是来年或是以后再次袭来的非典病毒改头换面,产生了变异,辛辛苦苦研究的疫苗也可能没有效果。而且如果接种疫苗后人体免疫反应过激,再次遇到病毒入侵,可能就会产生致命的过激反应,例如美国最近为防治猴痘病毒感染,要求人们注射预防天花的疫苗时,就出现了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不得不尽快取消对1000万人的注射计划。
, 百拇医药
如果非典疫苗研制过程中,出现上述节外生枝的情况,研制成功的时间将大大延后,但是如果这些困难得以克服,疫苗依然渴望在6~10年后研制成功。乙肝疫苗的研制也遇到过动物模型、病毒表面抗原亚群、血源性疫苗污染等问题,但是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人类还是成功研制出防护率很高的有效疫苗,现在已经成功发展为乙肝基因工程疫苗。
遥遥无期 亦有可能
刘博士指出,如果进展不顺利,遇到的困难依靠目前科技能力尚无法解决或是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疫苗成功问世的时间将会变得遥遥无期。他强调,尽管媒体中出现了不少对于非典疫苗前景乐观的估计,但是非典疫苗同样面临着有可能长时间也无法研制成功的可能,我们必须要有这种精神准备。目前全世界研制成功的对付传染病的疫苗只有30多种,而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染病有成百上千种,其中不乏对人类威胁巨大的传染病,如艾滋病、丙型肝炎、埃博拉病毒等等。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已有20年的历史,至今尚未成功;一些致病微生物,难以用减活或灭活技术制造出有效的疫苗,例如引起疟疾的疟原虫,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一度流行的登革热等等;相当一部分病毒结构和基因片段都不稳定,总在不断变化之中,好不容易研制出针对一种病毒的疫苗,不料想下次病毒流行时又变成另一种病毒亚种;有的病毒在人体内处于不停变化之中,难以稳定在一种恒定状态,研制出疫苗非常困难。而且并不是说发现一种传染病,就必定会研制出针对它的疫苗,目前绝大多数的病毒性传染病都没有研制出相应的有效疫苗。尽管全世界医学科研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但是现代科学并不是万能的,不是一切难题都能迎刃而解的。同时人们对非典病毒这种新型病毒的认识还很肤浅,对于该病毒体外生存状态、是否存在宿主动物、发病机理、人体免疫应答等等都不清楚,期望有效疫苗在短期内获得成功并不现实。
, 百拇医药
乐观浮躁 均不可取
刘博士指出,研制疫苗的诸多技术环节和前提必须充分考虑进去,困难肯定很多,盲目乐观和浮躁情绪不可取。
(1)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不具备进入细胞的活力,它们只能引起体液免疫,却无法有效地激活细胞免疫体系,病毒多是在细胞内进行增殖,因此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往往不能调动B淋巴细胞的积极性,B淋巴细胞对于这些缺乏活力的疫苗不能产生长期和稳固的效应,一般需要多次接种后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2)减毒活疫苗的风险。减毒活疫苗不仅能够进入细胞内部,而且可以同时激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因此清除病毒的能力大大提高,减毒疫苗往往注射一次,就可以获得终身免疫,但是由于这种疫苗研究周期需要数年,同时这种疫苗仍然有病毒活性,这个特点决定这种疫苗可以有良好的免疫反应,但同时仍有可能弄假成真,使接种者成为真正的病人。这类风险主要集中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如肿瘤病人、艾滋病人、老弱病残等。
, 百拇医药
(3)基因疫苗首先要找到病毒生物表面的抗原分子,做成各种特有的基因片断,接种到动物体内检验免疫反应的效果,从中发现稳定和安全的基因片段制成疫苗。但是基因疫苗要从众多基因中筛选出能够最有效的激活机体免疫反应的基因,还需要深入了解基因疫苗的作用机理,所以研制基因疫苗需要更长的时间。
(4)非典病毒有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样难以预防。非典病毒是一种容易变异的核糖核酸病毒,现已发现它至少有6个变种,如果病毒不断变化,每一次流行都是不同的病毒变种所引起,疫苗就不能发挥稳定的针对性效应。
(5)动物实验。是不是其他动物都对非典病毒敏感,是否能在动物身上成功塑造出非典模型,尚不得而知。
(6)非典是否还会流行发作,是否会有足够的机会证实疫苗真正安全有效,非典会在什么时候卷土重来,是否还会有大量的患者涌现等等,都是未知数。如果没有非典病人,我们拿什么来验证疫苗的成功的真实性?
, http://www.100md.com
有许多技术环节和难点必须加以考虑,研制疫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才能获取最大的效应,各种急功近利的行为肯定会招致失败。
刘博士同时指出,疫苗不是预防非典的唯一武器,没有疫苗不会是“世界末日”。他说,有了疫苗有助于战胜非典,但是疫苗也不是万能的,许多传染病都有有效的疫苗,但是依然没有根绝这些传染病,如乙肝疫苗、结核疫苗、乙脑疫苗都非常有效,其中乙肝疫苗预防的成功率可达95%以上,但是,我国现有乙肝感染者1亿多人;结核病近些年又见抬头趋势,每年都会有10万多结核患者被夺去生命;非典刚从广东消失,乙脑又在广东某些地区流行。刘博士认为,光有疫苗而不用或是不按计划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效果还是不佳,所以他提醒人们别忘了及时享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及时接种传染病疫苗。
虽然许多传染病并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但是人类依然控制着自己的命运,掌握着健康的主动权,在各种有效疫苗尚未问世之前,我们对付传染病依然有不少良好的措施。例如,限制并减少传染源。控制传染源的主要手段是隔离病人,对于烈性传染病,如霍乱、肺鼠疫、非典等,必须实施严密隔离;对可能有传染性的环境及物品进行有效的消毒。又如,切断传播途径。此项内容主要是消灭四害(老鼠、臭虫、苍蝇及蚊子)以及其他各种传播疾病的动物和昆虫;对饮食、水源、粪便应加强管理或无害化处理。还有加强个人防护,改善居住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
, http://www.100md.com
疫苗研究历程相关链接:
天花疫苗:天花早在我国晋代葛洪赚写的《肘后方》中就有记载,16~18世纪,天花流行于欧洲和亚洲,病死率高达50%以上,仅18世纪全球就有1.5亿人死于天花。宋真宗时,我国医生发明的鼻痘接种方法是天花疫苗的雏形,1796年英国医生爱得华·琴纳完善了“牛痘接种法”,使天花发病率直线下降,这种疫苗的研制过程至少经历了700多年的历程。
结核病疫苗:我国东汉医著《金匮要略》中记有“虚痨”一病,指的就是结核病。1882年,德国医师科赫发现了结核杆菌,1921年,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脱颖而出,从发现细菌到疫苗研制成功,至少花了40年历史。
流感疫苗:自20世纪以来,流感已有5次世界性大流行,1918年,近1/4的美国人得过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20世纪80年代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并广泛用于临床,有效率为70%~90%。, 百拇医药(黄显斌 唐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