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案视点:剂型与服法
剂型与服法是中医临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效果的好坏,往往与此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清代医家陈修园说:“长沙当日必非泛泛而求,大抵入手工夫,即以伊圣之方为据……宜汤、宜散、宜丸,一剂分为三服、两服、顿服、停后服、温服、少冷服、少少咽之、服后啜粥、不啜粥、多饮水、暖水之类,而且久煮、微煮、分合煮、去滓再煮、渍取清汁,或用水,或用酒及浆水、潦水、甘澜水、麻沸水之不同。宋元后诸书多略之,而不知圣人之心法在此。”(《长沙方歌括·小引》)徐灵胎也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综观历代名医医案,这方面的内容十分丰富。
〔案1〕
吴西
患疟,寒微热甚,旬余不愈。孟英诊之,脉滑而长,疏大剂白虎汤与之。渠兄濂中云:沈、顾二君,皆主是方,屡服无效。孟英索方阅之,汤虽白虎,而石膏既少且煨,兼不用米,因谓其兄曰:汤虽同,君药未重用,而去米,加花粉、竹茹等,其力不同科矣。濂仲大悟,服之寻愈。此可以见服药不可徒有汤头之名也。
, http://www.100md.com
(《王孟英医案》)
编者按:既用古汤方,当遵原法炮制,白虎汤石膏必用生石膏,且应加粳米同煎。
〔案2〕
江
脉弦迟,汤水不下膈,呕吐涎沫,此阳结,饮邪阻气,议以辛热通阳,反佐苦寒利膈,用泻心法。
人参 附子 干姜 先煎一杯,入姜汁四分。
川连 黄芩 半夏 枳实
滚水煎,和入前药服。
(《临证指南医案》)
编者按:汤剂的煎法有时比较复杂,有先煎者,有后下者,有烊后兑入者,还有用沸水泡后混入者。本案根据药物性能的不同,采取热药先煎,凉药泡服的方法,即《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麻沸汤渍之意,“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伤寒贯珠集》)。
, 百拇医药
〔案3〕
上腊严寒生产,受寒必甚,当时瘀露未畅,脐下阵痛,迄今五月未止。阅所服药,皆宗产后宜温之例,固属近是,惜未考经穴经隧耳。譬诸锁则买矣,何以不付以匙?买者不知,卖者当知,病者不知,医者当知,致远途跋涉,幸遇善与人配匙者。
肉桂二钱 细辛五分
研末,饭丸,匀五服,每晨一服。
(《柳选四家医案·张仲华医案》)
编者按:丸剂是固体剂型,有便于服用、便于携带的优点,慢性病可用,急性病也可用。徐灵胎《洄溪医案》中有黑神丸救瘀血昏厥案,即是用于急救。本案所用肉桂、细辛,为辛温药,含有较多的挥发油,适宜丸服。用米饭作赋形剂,比较实用,但只能少量暂时使用,否则易于霉变。张仲华医案中用丸剂较多,如用肉桂、龙胆草研末治呕血,大黄、槟榔、黑牵牛研末治马脾风重症,肉桂、琥珀、甘遂研末治产后癃闭,当归龙荟丸治肝火大便不通,小便热痛,大黄廑虫丸治经闭等,可以参阅。此外,叶天士医案、周小农医案、王旭高医案中用丸剂也较多。
, http://www.100md.com
〔案4〕
痰嘶气喘,平其大半,热势起伏,退而复作,时下多疟,须防传疟。
白萝卜汁一杯 鲜薄荷汁半杯
二味煎浓,去上沫,加入冰糖三钱,烊化姜汁一滴,冲服。
(《柳选四家医案·王旭高医案》)
编者按:煎膏剂不仅适用于体虚久病者常服,也有用于小儿,如本案就是。本方配伍简单,制作方便,功能清热化痰,是治疗小儿咳喘的一张家常煎膏剂。
〔案5〕
陈 37
脉左虚涩,右缓大,尾闾痛连脊骨,便后有血,自觉惶惶欲晕,兼之纳谷最少,明是中下交损,八脉全亏。早进青囊斑龙丸,峻补玉堂关元,暮服归脾膏,涵养营阴,守之经年,形体自固。
, 百拇医药
鹿茸生切薄另研 鹿角霜另研 鹿角胶盐汤化
柏子仁去油烘干 熟地九蒸 韭子盐水浸炒
菟丝子另磨 赤白茯苓蒸
补骨脂胡桃肉捣烂蒸一日揩净炒香
上溶膏炼蜜为丸,每服五钱,淡盐汤送。
(《临证指南医案》)
编者按:此为传统的膏丸,即浓煎收膏后,再加蜂蜜做成丸剂,有效成分高,体积小,容易吸收,便于久服,适用于补益方剂。徐灵胎评此案说:“久痢纯虚连及腰肾,此方可用,又为膏丸,尤合法度,耳食之人以此作煎方,大无理矣”。
〔案6〕
, 百拇医药
观察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因劳大发,俯几不能卧者七日,举家惊惶,延余视之。余曰:此上实下虚之证,用清肺清痰饮,送下人参小块一钱,二剂而愈。毛翁曰:徐君学问之深,固不必言,但人参切块之法,此则聪明人以此炫奇耳。后岁余,病复发,照前方加人参煎入,而喘逆愈甚。后延余视,述用去年方而病有加,余曰:莫非以人参和入药中耶?曰:然。余曰:宜其增病也。仍以参作块服之,亦二剂而愈。盖下虚固当补,但痰火在上,补必增盛,惟作块则参性未发,而清肺之药已得力,过腹中而参性始发,病自获痊。此等法,古人亦有用者,人自不知耳。
(《洄溪医案》)
编者按:此证上实下虚,如徒与清痰降火,则必碍其肾气之虚,专与固摄潜纳,又犯壅补助痰之戒。徐氏以清肺消痰之品,送下人参小块,使消补两种药力相继而发,这种服法是值得研究的。
此外,读案中还应注意的,是炮制法。中医中药的炮制法极为复杂,前人医案中对炮制有极讲究者,如陈莲舫医案中有人乳拌香附、人乳拌于术、鸭血炒丹参、元米炒西洋参、鳖血炒丝瓜络、玫瑰露炒竹茹等,甚至有用鲜稻叶露代水煎药者。但也有不讲究者,如张锡纯主张用生药,认为炮制反使药物失去本性,故其医案中皆为生药,如生石膏、生赭石、生山药、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孰是孰非,可以讨论。, http://www.100md.com(黄 煌)
〔案1〕
吴西
患疟,寒微热甚,旬余不愈。孟英诊之,脉滑而长,疏大剂白虎汤与之。渠兄濂中云:沈、顾二君,皆主是方,屡服无效。孟英索方阅之,汤虽白虎,而石膏既少且煨,兼不用米,因谓其兄曰:汤虽同,君药未重用,而去米,加花粉、竹茹等,其力不同科矣。濂仲大悟,服之寻愈。此可以见服药不可徒有汤头之名也。
, http://www.100md.com
(《王孟英医案》)
编者按:既用古汤方,当遵原法炮制,白虎汤石膏必用生石膏,且应加粳米同煎。
〔案2〕
江
脉弦迟,汤水不下膈,呕吐涎沫,此阳结,饮邪阻气,议以辛热通阳,反佐苦寒利膈,用泻心法。
人参 附子 干姜 先煎一杯,入姜汁四分。
川连 黄芩 半夏 枳实
滚水煎,和入前药服。
(《临证指南医案》)
编者按:汤剂的煎法有时比较复杂,有先煎者,有后下者,有烊后兑入者,还有用沸水泡后混入者。本案根据药物性能的不同,采取热药先煎,凉药泡服的方法,即《伤寒论》附子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的麻沸汤渍之意,“寒热异其气,生熟异其性,药虽同行,而功则各奏”(《伤寒贯珠集》)。
, 百拇医药
〔案3〕
上腊严寒生产,受寒必甚,当时瘀露未畅,脐下阵痛,迄今五月未止。阅所服药,皆宗产后宜温之例,固属近是,惜未考经穴经隧耳。譬诸锁则买矣,何以不付以匙?买者不知,卖者当知,病者不知,医者当知,致远途跋涉,幸遇善与人配匙者。
肉桂二钱 细辛五分
研末,饭丸,匀五服,每晨一服。
(《柳选四家医案·张仲华医案》)
编者按:丸剂是固体剂型,有便于服用、便于携带的优点,慢性病可用,急性病也可用。徐灵胎《洄溪医案》中有黑神丸救瘀血昏厥案,即是用于急救。本案所用肉桂、细辛,为辛温药,含有较多的挥发油,适宜丸服。用米饭作赋形剂,比较实用,但只能少量暂时使用,否则易于霉变。张仲华医案中用丸剂较多,如用肉桂、龙胆草研末治呕血,大黄、槟榔、黑牵牛研末治马脾风重症,肉桂、琥珀、甘遂研末治产后癃闭,当归龙荟丸治肝火大便不通,小便热痛,大黄廑虫丸治经闭等,可以参阅。此外,叶天士医案、周小农医案、王旭高医案中用丸剂也较多。
, http://www.100md.com
〔案4〕
痰嘶气喘,平其大半,热势起伏,退而复作,时下多疟,须防传疟。
白萝卜汁一杯 鲜薄荷汁半杯
二味煎浓,去上沫,加入冰糖三钱,烊化姜汁一滴,冲服。
(《柳选四家医案·王旭高医案》)
编者按:煎膏剂不仅适用于体虚久病者常服,也有用于小儿,如本案就是。本方配伍简单,制作方便,功能清热化痰,是治疗小儿咳喘的一张家常煎膏剂。
〔案5〕
陈 37
脉左虚涩,右缓大,尾闾痛连脊骨,便后有血,自觉惶惶欲晕,兼之纳谷最少,明是中下交损,八脉全亏。早进青囊斑龙丸,峻补玉堂关元,暮服归脾膏,涵养营阴,守之经年,形体自固。
, 百拇医药
鹿茸生切薄另研 鹿角霜另研 鹿角胶盐汤化
柏子仁去油烘干 熟地九蒸 韭子盐水浸炒
菟丝子另磨 赤白茯苓蒸
补骨脂胡桃肉捣烂蒸一日揩净炒香
上溶膏炼蜜为丸,每服五钱,淡盐汤送。
(《临证指南医案》)
编者按:此为传统的膏丸,即浓煎收膏后,再加蜂蜜做成丸剂,有效成分高,体积小,容易吸收,便于久服,适用于补益方剂。徐灵胎评此案说:“久痢纯虚连及腰肾,此方可用,又为膏丸,尤合法度,耳食之人以此作煎方,大无理矣”。
〔案6〕
, 百拇医药
观察毛公裕,年届八旬,素有痰喘病,因劳大发,俯几不能卧者七日,举家惊惶,延余视之。余曰:此上实下虚之证,用清肺清痰饮,送下人参小块一钱,二剂而愈。毛翁曰:徐君学问之深,固不必言,但人参切块之法,此则聪明人以此炫奇耳。后岁余,病复发,照前方加人参煎入,而喘逆愈甚。后延余视,述用去年方而病有加,余曰:莫非以人参和入药中耶?曰:然。余曰:宜其增病也。仍以参作块服之,亦二剂而愈。盖下虚固当补,但痰火在上,补必增盛,惟作块则参性未发,而清肺之药已得力,过腹中而参性始发,病自获痊。此等法,古人亦有用者,人自不知耳。
(《洄溪医案》)
编者按:此证上实下虚,如徒与清痰降火,则必碍其肾气之虚,专与固摄潜纳,又犯壅补助痰之戒。徐氏以清肺消痰之品,送下人参小块,使消补两种药力相继而发,这种服法是值得研究的。
此外,读案中还应注意的,是炮制法。中医中药的炮制法极为复杂,前人医案中对炮制有极讲究者,如陈莲舫医案中有人乳拌香附、人乳拌于术、鸭血炒丹参、元米炒西洋参、鳖血炒丝瓜络、玫瑰露炒竹茹等,甚至有用鲜稻叶露代水煎药者。但也有不讲究者,如张锡纯主张用生药,认为炮制反使药物失去本性,故其医案中皆为生药,如生石膏、生赭石、生山药、生白芍、生龙骨、生牡蛎等。孰是孰非,可以讨论。, http://www.100md.com(黄 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