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块是怎么回事?
有些人会在洗澡等时无意中发现一侧睾丸特别大,这种情况大多是睾丸肿瘤。因为睾丸肿瘤早期没有什么临床症状,所以大多为病人所忽视。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无痛性逐渐增大的睾丸肿块,随着肿块不断增大,会渐觉沉重,在劳动、行走时加重。有时患者因睾丸肿瘤内出血、坏死或血管栓塞等而突然疼痛,并伴有发冷、发热、红肿等症状。有时被误诊为睾丸炎或附睾炎。
睾丸肿瘤并不多见,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5%,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的3-9%。其中98.5%为生殖细胞恶性肿瘤。间质细胞肿瘤少见,约占1.5%。由于肿瘤位于体表,相对来说发现较早。睾丸肿瘤的发生与隐睾有密切关系,国外报道有10-15%系隐睾所致,国内统计表明隐睾占25%左右。睾丸下降不全或异位时发生肿瘤的机率是正常人的20-50倍,而且一侧发生隐睾者,对侧也易发生肿瘤。这是因为隐睾时睾丸所处环境比阴囊内要高2-4°C。由于温度升高后,睾丸出现萎缩,生精发生障碍,内分泌紊乱,容易发生恶变。
其它引起睾丸肿瘤的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而这一时期正是雄激素水平的高峰,说明分泌失调与睾丸肿瘤有一定关系。虽然外伤不是睾丸肿瘤的直接原因,但外伤后的组织变性萎缩等很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大约10%的肿瘤病人可追踪出外伤史。睾丸肿瘤与遗传的关系尚不明确,但有的统计数字表明16%的睾丸肿瘤患者有近亲的肿瘤病史。许多病毒性疾病,如麻疹、天花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并发睾丸炎后,睾丸细胞变性容易发生癌变。
, 百拇医药
不同年龄组的睾丸肿瘤类型有很大区别,如10岁内多见胚胎瘤、胚胎癌、畸胎瘤;50岁以上以精原细胞癌多见;青壮年肿瘤类型较多,包括畸胎瘤、精索细胞瘤及功能性肿瘤(间质细胞瘤等)。
睾丸内肿块应与附睾硬结相区别,后者多为良性肿物,还应与睾丸和附睾炎症、结核、血肿、积液或囊肿、梅毒等区别。
检查时应取立位双手触诊,手法要轻柔,要注意双侧睾丸大小、形态、质地、光滑程度、粘连和重量等有无异常。还应以透光试验检查睾丸鞘膜积液。腹腔内睾丸癌变可表现为腹部包块。睾丸肿瘤晚期如有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转移症状,如腹部肿块、咳血等表现。大部分非精原细胞瘤可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甲胎蛋白。测定其血中含量,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诊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被称为"瘤标"。治疗后"瘤标"会自然下降至正常。若不下降或日后随诊再次增高,则说明仍有残余肿瘤转移灶或复发。在怀疑睾丸肿瘤时,除了测定"瘤标"外,还应做B型超声、X仄ⅲ茫约觳楹土馨驮煊暗龋私庵琢隼┥⒊潭龋员阒傅贾瘟啤?br>
睾丸肿瘤的治疗近年来有明显的进展。肿瘤类型不同,诊疗也有差异。精原细胞瘤对放射线敏感,所以睾丸切除后,可辅以放射治疗,治愈率可达95%。有远处转移者再加用化学治疗。非精原细胞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在切除睾丸肿瘤后,进行腹部淋巴结清除术,再辅以化学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及顺铂,三者可同时使用。肿瘤过大不能切除时,首先应化学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可使大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得以治愈。
中医将睾丸归属于"肾",认为是肝郁气滞,久之气血凝滞,结聚而成肿块。多采用活血化瘀、化瘀利湿等法治疗,并配以化学治疗。, 百拇医药
睾丸肿瘤并不多见,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5%,占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的的3-9%。其中98.5%为生殖细胞恶性肿瘤。间质细胞肿瘤少见,约占1.5%。由于肿瘤位于体表,相对来说发现较早。睾丸肿瘤的发生与隐睾有密切关系,国外报道有10-15%系隐睾所致,国内统计表明隐睾占25%左右。睾丸下降不全或异位时发生肿瘤的机率是正常人的20-50倍,而且一侧发生隐睾者,对侧也易发生肿瘤。这是因为隐睾时睾丸所处环境比阴囊内要高2-4°C。由于温度升高后,睾丸出现萎缩,生精发生障碍,内分泌紊乱,容易发生恶变。
其它引起睾丸肿瘤的发病年龄多在青壮年,而这一时期正是雄激素水平的高峰,说明分泌失调与睾丸肿瘤有一定关系。虽然外伤不是睾丸肿瘤的直接原因,但外伤后的组织变性萎缩等很可能是肿瘤发生的基础。大约10%的肿瘤病人可追踪出外伤史。睾丸肿瘤与遗传的关系尚不明确,但有的统计数字表明16%的睾丸肿瘤患者有近亲的肿瘤病史。许多病毒性疾病,如麻疹、天花和流行性腮腺炎等并发睾丸炎后,睾丸细胞变性容易发生癌变。
, 百拇医药
不同年龄组的睾丸肿瘤类型有很大区别,如10岁内多见胚胎瘤、胚胎癌、畸胎瘤;50岁以上以精原细胞癌多见;青壮年肿瘤类型较多,包括畸胎瘤、精索细胞瘤及功能性肿瘤(间质细胞瘤等)。
睾丸内肿块应与附睾硬结相区别,后者多为良性肿物,还应与睾丸和附睾炎症、结核、血肿、积液或囊肿、梅毒等区别。
检查时应取立位双手触诊,手法要轻柔,要注意双侧睾丸大小、形态、质地、光滑程度、粘连和重量等有无异常。还应以透光试验检查睾丸鞘膜积液。腹腔内睾丸癌变可表现为腹部包块。睾丸肿瘤晚期如有转移则会出现相应的转移症状,如腹部肿块、咳血等表现。大部分非精原细胞瘤可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甲胎蛋白。测定其血中含量,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诊有重要参考价值,因此被称为"瘤标"。治疗后"瘤标"会自然下降至正常。若不下降或日后随诊再次增高,则说明仍有残余肿瘤转移灶或复发。在怀疑睾丸肿瘤时,除了测定"瘤标"外,还应做B型超声、X仄ⅲ茫约觳楹土馨驮煊暗龋私庵琢隼┥⒊潭龋员阒傅贾瘟啤?br>
睾丸肿瘤的治疗近年来有明显的进展。肿瘤类型不同,诊疗也有差异。精原细胞瘤对放射线敏感,所以睾丸切除后,可辅以放射治疗,治愈率可达95%。有远处转移者再加用化学治疗。非精原细胞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在切除睾丸肿瘤后,进行腹部淋巴结清除术,再辅以化学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及顺铂,三者可同时使用。肿瘤过大不能切除时,首先应化学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可使大部分晚期肿瘤患者得以治愈。
中医将睾丸归属于"肾",认为是肝郁气滞,久之气血凝滞,结聚而成肿块。多采用活血化瘀、化瘀利湿等法治疗,并配以化学治疗。,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