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名医秦伯未
秦伯未(1901~1970年),字之济,号廉斋,上海市浦东人,出身儒医世家。祖父笛樵,名乃歌,工诗辞古文,余事攻医,活人甚众,著有《读内经图纪》、《玉瓶花馆丛书》、《俞曲园医学笔记》等。父锡祺,伯父锡田,均精医通儒。秦伯未出此门庭,耳濡目染,幼年即好读经书,凡经史子集、诸家医典、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涉。秦伯未以此深厚之国学基础,为后来医学造诣奠定了基石。
秦伯未初学医于曹颖甫,1919年入丁甘仁创办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进一步探求歧黄之术。毕业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并创办上海中医书社和中医学社。解放后,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成员,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等。他在创办中医学院,编写中医学院教材,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诗云:“拼将热血勤浇灌,期卜他年一片红”。足见其致力于中医事业之苦心。
秦伯未治学谨严,博学多闻,在中医教育界、理论界有很高的声誉。生平著述甚丰,有《秦氏内经学》、《金匮要略简释》、《中医临证备要》、《实用中医学》、《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内经知要浅释》、《内经类证》、《治疗新律》、《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等数十种。
秦伯未不仅是现代著名医学家,又是集诗书画印一身的文化艺术家。他早年即加入柳亚子创立之南社,其诗律之细,构思之速,常为人所赞颂,有“南社题名最少年”之誉。三十岁即有《秦伯未诗词集》印行。四十岁时将其增订补辑为《谦斋诗词集》七卷,共344首。其诗词形式活泼,笔势新奇,文辞清淡素丽。秦伯未书法宗赵子谦,行笔工整。蝇头小楷亦浑匀流丽。对小篆、北魏书也下过一番功夫,其隶书推崇杨藐翁,上海城隍庙大殿上有一副对联,即是他早年墨迹,其笔力跃然可见。秦伯未绘图也颇见功力,善画梅、兰、竹、菊,尤喜画荷,特有不少吟绘荷花的诗画。他欣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清净”的品格,常以之告诫学生:“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秦伯未曾以淡雅之荷图作为再版《中医入门》之封面。秦伯未对金石铁笔十分喜爱,早有《印谱》行世。今将秦伯未诗联选介如下:
《咏怀诗》
明珠出东海,媚与月争辉。
嗟彼绝世珍,问谁将怀归?
裹以七锦襦,络以五采丝。
一朝得重价,宁复有贱时。
抱才勿用叹,真赏且相期。
会当待际遇,亦应坚操持。, 百拇医药(单健民)
秦伯未初学医于曹颖甫,1919年入丁甘仁创办之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进一步探求歧黄之术。毕业后,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并创办上海中医书社和中医学社。解放后,历任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成员,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农工民主党第七届中央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务长等。他在创办中医学院,编写中医学院教材,培养中医、中西医结合人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诗云:“拼将热血勤浇灌,期卜他年一片红”。足见其致力于中医事业之苦心。
秦伯未治学谨严,博学多闻,在中医教育界、理论界有很高的声誉。生平著述甚丰,有《秦氏内经学》、《金匮要略简释》、《中医临证备要》、《实用中医学》、《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内经知要浅释》、《内经类证》、《治疗新律》、《中医入门》、《谦斋医学讲稿》等数十种。
秦伯未不仅是现代著名医学家,又是集诗书画印一身的文化艺术家。他早年即加入柳亚子创立之南社,其诗律之细,构思之速,常为人所赞颂,有“南社题名最少年”之誉。三十岁即有《秦伯未诗词集》印行。四十岁时将其增订补辑为《谦斋诗词集》七卷,共344首。其诗词形式活泼,笔势新奇,文辞清淡素丽。秦伯未书法宗赵子谦,行笔工整。蝇头小楷亦浑匀流丽。对小篆、北魏书也下过一番功夫,其隶书推崇杨藐翁,上海城隍庙大殿上有一副对联,即是他早年墨迹,其笔力跃然可见。秦伯未绘图也颇见功力,善画梅、兰、竹、菊,尤喜画荷,特有不少吟绘荷花的诗画。他欣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身清净”的品格,常以之告诫学生:“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秦伯未曾以淡雅之荷图作为再版《中医入门》之封面。秦伯未对金石铁笔十分喜爱,早有《印谱》行世。今将秦伯未诗联选介如下:
《咏怀诗》
明珠出东海,媚与月争辉。
嗟彼绝世珍,问谁将怀归?
裹以七锦襦,络以五采丝。
一朝得重价,宁复有贱时。
抱才勿用叹,真赏且相期。
会当待际遇,亦应坚操持。, 百拇医药(单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