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疾病(2003.07.31)
推拿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云南省中医医院杨云才等观察了推拿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推拿前均颈椎牵引,牵引重量在第1疗程均为4kg,根据患者情况第2疗程可适当增加重量,最大重量为6kg。牵引后行推拿治疗。基本治疗:⑴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后方,以冬青膏为介质,用一指禅、拿法、按法、揉法等作用于患者颈项部,重点作用于风池、天柱、哑门、风府等穴。⑵用滚法、按法、拿法作用于患者双侧肩背部,重点施术于肩井、天宗、风门等穴。⑶用滚法、一指禅、拿法、按法作用于患者上肢(或双上肢),重点按揉肩内陵、曲池、外关、合谷等穴。⑷用拳击法振大椎2~4次,推拿及抹法作用于双侧肩部,结束治疗。对伴头昏、头痛者加头面部操作,对双下肢酸软者加按摩肝俞、肾俞及下肢部治疗。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麻木、疼痛消失,体检叩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及霍夫曼氏征(-)。显效:上、下肢麻木、疼痛基本消失,但偶感颈项部胀痛及上、下肢麻木疼痛。有效:症状有所减轻,但体检仍有叩颈试验、臂丛神经牵引试验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或弱阳性。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结果:本组48例,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3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结论:推拿为主治疗本症,使颈椎正常排序得以恢复,促进椎间盘的修复或回纳,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详见《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24卷1期1页
, 百拇医药
快速埋线治疗肩颈肌筋膜炎
肩颈肌筋膜炎是肩颈部肌肉及其深浅筋膜等结缔组织的炎症,常累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等,属中医痹症范畴。埋线疗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将羊肠线植入穴内形成局部慢性吸收,使针刺的刺激性持久,共起温经散寒、活血消肿、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据悉,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新医科的唐红梅等医师采用快速埋线疗法治疗本病,并与中药加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以疼痛改善为指标比较了其疗效。首先,他们将本院新医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肩颈肌筋膜炎患者161例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50例,然后,将经药物特殊处理的羊肠线(1.0~2.0cm)投入特制的注射针头内,将其植入治疗组患者的如下穴位:阿是穴、天宗、肩外俞、肩中俞、天柱、风门、曲垣、风池(用快刺法进针,待有酸胀感时,上下提插数次)。15天埋线1次,2、3次为1疗程,嘱患者埋线3天内禁洗澡。给对照组服用祛风除湿、温经活血的中药水煎剂并加用尼美舒利片。结果发现,治疗组经快速埋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根据上述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快速埋线对肩颈肌筋膜炎有明显的效果,且疗效优于口服常规相关中西药物。此外,该疗法痛苦小、简便易行,若有对该疗法感兴趣者,可查阅《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5月第7卷第11期。
中药加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卫生院王国良观察了中药加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用地龙散,药物组成为:地龙10g,黄柏10g,归尾10g,桃仁10g,红花10g,官桂6g,麻黄6g,甘草6g,苏木20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经气闭阻,络脉不畅加枳壳10g,川断10g,香附10g,玄胡20g;经脉损伤,瘀血内停者加枳壳10g,地鳖虫10g,炙乳香6g,炙没药6g;兼肾虚者去官桂、黄柏,加山萸肉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5g,五加皮15g;兼风寒湿痹者去官桂、黄柏、麻黄,加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3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治疗组并用1.5~2.0毫针针刺双手威灵穴(第2、3掌骨中点,第1指伸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和精灵穴(第4、5掌骨中点,第4指伸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快速刺入,得气后,泻法捻转3~5次,同时嘱病人活动腰部,做前、后、左、右移动,弯腰下蹲,用力咳嗽等动作,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痊愈:治疗后腰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活动改善。无效:针刺及中药治疗3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治疗组80例,治愈6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40例,治愈16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据此认为,中药活血化瘀,针刺可疏通经络、通畅气血,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26~127页
, 百拇医药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浙江临海市中医院的马向明观察了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用小针刀,患者卧位,在第3横突尖部(压痛点)常规消毒,用汉章牌1~3号小针刀从第3横突尖部进针,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作和肌肉走行方向垂直铲剥,将肌肉从骨面上铲起,当觉得针刀有松动感时就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敷上创可贴。嘱患者于2~5天后作弯腰屈背活动。一般手术1次,如未愈,在10日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并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为:熟地黄20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炒杜仲10g,补骨脂10g,泽泻6g,山药15g,白茯苓15g,狗脊15g,川续断15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服,连服15日。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腰痛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所治疗的168例患者中,治愈136例(1次手术治愈96例,2次手术治愈25例,3次手术治愈1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2%。据此认为,六味地黄汤加减方柔肝补肾,强筋壮腰,结合小针刀剥离术,攻补兼施,使瘀去生新,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29页
, http://www.100md.com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胁痛
浙江永康市中医院的吕伟胜观察了《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胁痛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用复元活血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尾10g,红花6g,炮山甲6g,甘草6g,酒大黄30g,桃仁12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气滞为主加广郁金9g,香附15g,泽兰叶15g,青皮10g,陈皮10g;血瘀为主加紫荆皮10g,酒制玄胡10g;局部肿胀明显加泽泻15g,车前子(包)15g,木通6g,生苡仁30g,茯苓皮30g;痛引腰背者加小茴香6g,杜仲15g;病程迁延、血肿变硬加王不留行子9g,炮山甲8~12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5日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痊愈:自觉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但劳作后或阴雨天疼痛明显。无效:症状无改善。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所治疗的56例患者中,1个疗程痊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2个疗程痊愈13例,好转9例,无效8例;3个疗程痊愈3例,好转7例,无效7例;4个疗程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据此认为,复元活血汤加味方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用其治疗胁痛,疗效满意。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30页
, 百拇医药
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敷、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门诊部晏宏伟、孔淑敏观察了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消肿定痛膏,药物组成:赤芍、红花、生胆南星、蒲黄、旋覆花、苏木、生大黄、生半夏、土蟞虫。制备:按一定比例研细末备用。用法:本组确诊后立即用冷水或碎冰块冷敷患部,每隔10分钟拿起离开患处约1~2分钟,30分钟后外敷消肿定痛膏,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热敷患处。对照组直接外敷消肿定痛膏,每日换药1次。两组均15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疼痛、肿胀、压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障碍明显改善。有效:疼痛、肿胀、压痛减轻,关节活动障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结果:本组150例,治愈27例,显效116例,有效7例;对照组150例,治愈14例,显效112例,有效24例。治疗3日后肿胀例数中,本组150例,轻度12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150例,轻度30例,中度80例,重度40例。结论:消肿定痛膏止血活血,消肿止痛,行气散瘀,疗效满意。详见《新中医》2003年35卷3期36页
, 百拇医药
推拿为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云南省中医学院医学系刘来贵观察了推拿为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⑴患者俯卧位,先用滚法施于股后侧、腘窝、小腿后侧,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然后在腘窝周围涂上冬青膏(药物组成:凡士林、冬青油、冰片、薄荷油等),以一指禅推法和拇指按揉法治疗委中穴及其周围2分钟,掌擦法施于腘窝部20次,以透热为佳。⑵患者仰卧位,在腘窝处垫一枕头,先以滚法施于大腿股四头肌约2分钟,然后在膝周涂上冬青膏,分别以一指禅推法及拇指按揉法施于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鹤顶、梁丘、内外膝眼,约10分钟,最后施掌擦法于膝前、内、外侧各20次,使膝部有温热感。⑶患者仰卧位,作膝关节的伸屈活动5次,幅度由小到大,控制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日1次。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结果:本组86例,显效52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冬青膏具有解痉止痛,滋润皮肤,减少推拿对患者肌肤的磨擦等作用。对膝部进行全方位的膏摩推拿治疗,可全面改善血液循环及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膝部炎症的消退。详见《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24卷1期7页, 百拇医药
云南省中医医院杨云才等观察了推拿为主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推拿前均颈椎牵引,牵引重量在第1疗程均为4kg,根据患者情况第2疗程可适当增加重量,最大重量为6kg。牵引后行推拿治疗。基本治疗:⑴患者取坐位,术者位于患者后方,以冬青膏为介质,用一指禅、拿法、按法、揉法等作用于患者颈项部,重点作用于风池、天柱、哑门、风府等穴。⑵用滚法、按法、拿法作用于患者双侧肩背部,重点施术于肩井、天宗、风门等穴。⑶用滚法、一指禅、拿法、按法作用于患者上肢(或双上肢),重点按揉肩内陵、曲池、外关、合谷等穴。⑷用拳击法振大椎2~4次,推拿及抹法作用于双侧肩部,结束治疗。对伴头昏、头痛者加头面部操作,对双下肢酸软者加按摩肝俞、肾俞及下肢部治疗。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效标准:临床治愈:麻木、疼痛消失,体检叩颈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及霍夫曼氏征(-)。显效:上、下肢麻木、疼痛基本消失,但偶感颈项部胀痛及上、下肢麻木疼痛。有效:症状有所减轻,但体检仍有叩颈试验、臂丛神经牵引试验及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或弱阳性。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结果:本组48例,2个疗程后,临床治愈3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结论:推拿为主治疗本症,使颈椎正常排序得以恢复,促进椎间盘的修复或回纳,使临床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详见《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24卷1期1页
, 百拇医药
快速埋线治疗肩颈肌筋膜炎
肩颈肌筋膜炎是肩颈部肌肉及其深浅筋膜等结缔组织的炎症,常累及斜方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等,属中医痹症范畴。埋线疗法是一种针刺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新方法,将羊肠线植入穴内形成局部慢性吸收,使针刺的刺激性持久,共起温经散寒、活血消肿、舒筋通络、解痉止痛的作用。
据悉,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新医科的唐红梅等医师采用快速埋线疗法治疗本病,并与中药加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以疼痛改善为指标比较了其疗效。首先,他们将本院新医科病房及门诊收治的肩颈肌筋膜炎患者161例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50例,然后,将经药物特殊处理的羊肠线(1.0~2.0cm)投入特制的注射针头内,将其植入治疗组患者的如下穴位:阿是穴、天宗、肩外俞、肩中俞、天柱、风门、曲垣、风池(用快刺法进针,待有酸胀感时,上下提插数次)。15天埋线1次,2、3次为1疗程,嘱患者埋线3天内禁洗澡。给对照组服用祛风除湿、温经活血的中药水煎剂并加用尼美舒利片。结果发现,治疗组经快速埋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 百拇医药
根据上述临床对照研究结果,可以认为,快速埋线对肩颈肌筋膜炎有明显的效果,且疗效优于口服常规相关中西药物。此外,该疗法痛苦小、简便易行,若有对该疗法感兴趣者,可查阅《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5月第7卷第11期。
中药加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浙江金华市婺城区洋埠镇卫生院王国良观察了中药加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用地龙散,药物组成为:地龙10g,黄柏10g,归尾10g,桃仁10g,红花10g,官桂6g,麻黄6g,甘草6g,苏木20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经气闭阻,络脉不畅加枳壳10g,川断10g,香附10g,玄胡20g;经脉损伤,瘀血内停者加枳壳10g,地鳖虫10g,炙乳香6g,炙没药6g;兼肾虚者去官桂、黄柏,加山萸肉10g,菟丝子10g,枸杞子15g,五加皮15g;兼风寒湿痹者去官桂、黄柏、麻黄,加桑寄生15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3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治疗组并用1.5~2.0毫针针刺双手威灵穴(第2、3掌骨中点,第1指伸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和精灵穴(第4、5掌骨中点,第4指伸肌腱桡侧凹陷处取穴),快速刺入,得气后,泻法捻转3~5次,同时嘱病人活动腰部,做前、后、左、右移动,弯腰下蹲,用力咳嗽等动作,留针2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痊愈:治疗后腰痛消失,腰部活动自如。好转:腰痛减轻,活动改善。无效:针刺及中药治疗3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治疗组80例,治愈65例,好转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对照组40例,治愈16例,好转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据此认为,中药活血化瘀,针刺可疏通经络、通畅气血,针药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26~127页
, 百拇医药
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浙江临海市中医院的马向明观察了小针刀配合中药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用小针刀,患者卧位,在第3横突尖部(压痛点)常规消毒,用汉章牌1~3号小针刀从第3横突尖部进针,以刀口线和人体纵轴线平行刺入,当小针刀刀口接触骨面时,作和肌肉走行方向垂直铲剥,将肌肉从骨面上铲起,当觉得针刀有松动感时就出针,以棉球压迫针孔片刻,敷上创可贴。嘱患者于2~5天后作弯腰屈背活动。一般手术1次,如未愈,在10日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并用六味地黄汤加减,药物组成为:熟地黄20g,山萸肉10g,牡丹皮10g,炒杜仲10g,补骨脂10g,泽泻6g,山药15g,白茯苓15g,狗脊15g,川续断15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300ml,分2次服,连服15日。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腰痛减轻,功能活动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所治疗的168例患者中,治愈136例(1次手术治愈96例,2次手术治愈25例,3次手术治愈1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2%。据此认为,六味地黄汤加减方柔肝补肾,强筋壮腰,结合小针刀剥离术,攻补兼施,使瘀去生新,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疗效显著。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29页
, http://www.100md.com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胁痛
浙江永康市中医院的吕伟胜观察了《医学发明》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胁痛的临床疗效。具体方法:用复元活血汤,药物组成为:柴胡15g,天花粉10g,当归尾10g,红花6g,炮山甲6g,甘草6g,酒大黄30g,桃仁12g。在治疗中随症加减:气滞为主加广郁金9g,香附15g,泽兰叶15g,青皮10g,陈皮10g;血瘀为主加紫荆皮10g,酒制玄胡10g;局部肿胀明显加泽泻15g,车前子(包)15g,木通6g,生苡仁30g,茯苓皮30g;痛引腰背者加小茴香6g,杜仲15g;病程迁延、血肿变硬加王不留行子9g,炮山甲8~12g。具体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5日为1疗程。所采用的疗效标准为:痊愈:自觉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好转:疼痛减轻,但劳作后或阴雨天疼痛明显。无效:症状无改善。经治疗后结果如下:所治疗的56例患者中,1个疗程痊愈26例,好转14例,无效16例;2个疗程痊愈13例,好转9例,无效8例;3个疗程痊愈3例,好转7例,无效7例;4个疗程痊愈3例,好转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1%。据此认为,复元活血汤加味方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用其治疗胁痛,疗效满意。详见《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年第19卷第3期第130页
, 百拇医药
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敷、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
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门诊部晏宏伟、孔淑敏观察了消肿定痛膏配合冷(冰)、热敷治疗急性软组织扭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均用消肿定痛膏,药物组成:赤芍、红花、生胆南星、蒲黄、旋覆花、苏木、生大黄、生半夏、土蟞虫。制备:按一定比例研细末备用。用法:本组确诊后立即用冷水或碎冰块冷敷患部,每隔10分钟拿起离开患处约1~2分钟,30分钟后外敷消肿定痛膏,每日换药1次,换药时热敷患处。对照组直接外敷消肿定痛膏,每日换药1次。两组均15日为1疗程。疗效标准:治愈:疼痛、肿胀、压痛完全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疼痛、肿胀、压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障碍明显改善。有效:疼痛、肿胀、压痛减轻,关节活动障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结果:本组150例,治愈27例,显效116例,有效7例;对照组150例,治愈14例,显效112例,有效24例。治疗3日后肿胀例数中,本组150例,轻度120例,中度25例,重度5例;对照组150例,轻度30例,中度80例,重度40例。结论:消肿定痛膏止血活血,消肿止痛,行气散瘀,疗效满意。详见《新中医》2003年35卷3期36页
, 百拇医药
推拿为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云南省中医学院医学系刘来贵观察了推拿为主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⑴患者俯卧位,先用滚法施于股后侧、腘窝、小腿后侧,上下往返操作约2分钟,然后在腘窝周围涂上冬青膏(药物组成:凡士林、冬青油、冰片、薄荷油等),以一指禅推法和拇指按揉法治疗委中穴及其周围2分钟,掌擦法施于腘窝部20次,以透热为佳。⑵患者仰卧位,在腘窝处垫一枕头,先以滚法施于大腿股四头肌约2分钟,然后在膝周涂上冬青膏,分别以一指禅推法及拇指按揉法施于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阿是穴、鹤顶、梁丘、内外膝眼,约10分钟,最后施掌擦法于膝前、内、外侧各20次,使膝部有温热感。⑶患者仰卧位,作膝关节的伸屈活动5次,幅度由小到大,控制在患者能忍受的范围内。日1次。疗效标准:显效: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有效: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结果:本组86例,显效52例,有效3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结论:冬青膏具有解痉止痛,滋润皮肤,减少推拿对患者肌肤的磨擦等作用。对膝部进行全方位的膏摩推拿治疗,可全面改善血液循环及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膝部炎症的消退。详见《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年24卷1期7页,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X > 胁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