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王今觉
姓名:王今觉
出生年月:1942年4月
职称: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
学医时间:1960年学徒,1962年入北京中医学院
从医时间:43年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临床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及疲劳综合征、干燥综合症等各科疑难病。
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华佗,陶弘景,孙思邈,傅青主,王清任,蒲辅周等。
最喜欢的中医药书籍:四大经典,扁鹊心书,本草经集注,千金方,医林改错等。
印象最深的格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用药如用兵。
最常用处方:旋覆代赭汤,补肝丸,升阳除湿汤,羚羊钩藤汤,补阳还五汤等。
最常用中药:当归,香附,黄芪,地黄,苡仁,大黄,茵陈,郁金等。
主要学术成就:发现并总结提出“望目辨证”诊断法,形成独特的“望目辨证”方法与理论,通过望诊白睛特徵与白睛血络特徵辨析脏腑病位及证候。
倡导“辨病证医药学”,主张“辨病证论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汲取了埋藏于本草文献中的宝贵、丰富精华,形成本草学派的临床医学理论思想和方药特点。
长期从事《中华本草》筹备与编纂研究,历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筹备组成员、文献与临床专业编委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组组长;发掘出失传四百馀年的元代李东垣《用药珍珠囊》及其明代手抄本孤本,追溯出流传广泛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明代珍本,解决数百年来诸多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出版独著、合著各三部,发表论文三十馀篇;1989年获卫生部“孙氏鼓励医学科研奖励基金”三等奖。
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和建议:让中医教育从儿童开始;中医教育要突出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师承教育优势,使学习中医的医学生扎实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开设中医传染病院;设立中医学预防医学研究机构和诊断学研究机构,提高疗效,继承并发展中医理论;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收集研究临床检查资料,实现中医诊断治疗数字化、现代化。, 百拇医药
出生年月:1942年4月
职称:研究员、主任医师、教授
学医时间:1960年学徒,1962年入北京中医学院
从医时间:43年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临床擅长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及疲劳综合征、干燥综合症等各科疑难病。
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华佗,陶弘景,孙思邈,傅青主,王清任,蒲辅周等。
最喜欢的中医药书籍:四大经典,扁鹊心书,本草经集注,千金方,医林改错等。
印象最深的格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用药如用兵。
最常用处方:旋覆代赭汤,补肝丸,升阳除湿汤,羚羊钩藤汤,补阳还五汤等。
最常用中药:当归,香附,黄芪,地黄,苡仁,大黄,茵陈,郁金等。
主要学术成就:发现并总结提出“望目辨证”诊断法,形成独特的“望目辨证”方法与理论,通过望诊白睛特徵与白睛血络特徵辨析脏腑病位及证候。
倡导“辨病证医药学”,主张“辨病证论治”,临床诊断治疗用药汲取了埋藏于本草文献中的宝贵、丰富精华,形成本草学派的临床医学理论思想和方药特点。
长期从事《中华本草》筹备与编纂研究,历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筹备组成员、文献与临床专业编委和中国中医研究院课题组组长;发掘出失传四百馀年的元代李东垣《用药珍珠囊》及其明代手抄本孤本,追溯出流传广泛的《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明代珍本,解决数百年来诸多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出版独著、合著各三部,发表论文三十馀篇;1989年获卫生部“孙氏鼓励医学科研奖励基金”三等奖。
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意见和建议:让中医教育从儿童开始;中医教育要突出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师承教育优势,使学习中医的医学生扎实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开设中医传染病院;设立中医学预防医学研究机构和诊断学研究机构,提高疗效,继承并发展中医理论;运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收集研究临床检查资料,实现中医诊断治疗数字化、现代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