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药前沿 > 科技巡行
编号:10248779
研究发现:调整饮水氟浓度可降低龋齿发病率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21日 科学时报
     本报贵阳8月20日讯 一项由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牙病防治基金会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宝山主持,由地球化学工作者与医学工作者紧密合作完成的“中国部分城市和地区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与口腔健康相关性研究”经过4年多时间努力,目前在贵阳通过了由北京大学教授、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前全国牙防组组长卞金有主持的专家审议。

    专家组认为,该研究所提供的水氟等数据及提出的“应当在我国积极慎重推进饮水加氟这一公共卫生措施”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实际意义。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体各组织和器官都含有氟。人体氟的过量摄入会导致氟斑牙和氟骨症,适量氟的摄入对于保证硬组织的正常发育,提高牙齿对龋病的抵御能力又是必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我国居民的龋病都呈逐年恶化的趋势。

    面对这一窘境,饮水氟化这一公共卫生措施重新提到了日程上来。 饮水氟化防龋的效果在国外已得到充分证实。但是在中国是否需要这项措施?中国人的生理特征和饮食结构与外国人的差异会否影响饮水氟化的效果?为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在中国城市推行饮水氟化防龋这一公共措施之前,对中国城市居民氟的摄入水平、氟与口腔健康关系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郑宝山等人开展的此项研究是第一次对我国城市居民氟的主要摄入来源、饮用水氟含量与口腔健康的相关性进行的系统研究。

    他们在1995年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对全国11个省市中的33个城市(城区)和33个农村的居民进行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对全国50个大中城市供水氟含量的检测,证实我国城市供水氟浓度普遍偏低,70%的调查城市水氟浓度每升低于0.3毫克,90%的调查城市供水氟含量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氟含量范围的下限每升0.5毫克;饮用水氟含量是我国城市居民氟总摄入量的主要控制因素,我国各城市居民氟摄入量的差异主要决定于饮用水氟浓度的差异。

    此项研究的结果显示,应当在我国积极慎重推行调整饮用水氟浓度这一公共卫生措施,在普遍推行之前应当开展更广泛深入的研究并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予以推广。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缺氟与过量氟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用其利避其害。

    龋病是我国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成人中55.72%18岁~64.75%74岁的人至少有一个龋齿。如果能够成功地推行饮水氟化措施,可以减少成人龋齿平均约1颗。

    由于这项研究所提供数据具有可比性,行程之广,采集数据之多,在同类研究中也少见。特别是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说明了调整饮用水氟浓度到适宜范围的有益作用,为低氟饮用水加氟这一公共卫生措施在中国的推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熊和生), 百拇医药